滴滴準備上市的聲音由來已久,市場也希望通過招股書來看見一個更加真實的滴滴。
文 | 礦小妹
網約車又有新故事了。
7月20日,螞蟻金服确認上市。僅隔一天,财新報道稱,滴滴正與投行洽談,計劃最快年内公開發行。同時,其目标估值超過6000億港币(約800億美元,5396.4億人民币),有望成為近年來香港市場規模最大的IPO交易之一。
另外據财新報道,接近滴滴高層的人士透露,目前滴滴資金狀況仍然充沛,賬面現金超過500億元,但投資人方面有退出訴求。
事實上,成立已經8年的滴滴,在各路資本的加持之下,迅速成長為能夠和Uber叫闆的網約車龍頭。
據IT桔子不完全統計,滴滴已經完成了18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巅峰時估值超過500億美元。在經曆了多年的“跑馬圈地”後,滴滴已經燒掉了數百億,但仍未實現盈利。
相比較,螞蟻金服手中握着支付寶、餘額寶等國民級産品估值才達到2000億美元,滴滴的估值将近螞蟻金服的一半。超過800億美元的估值,滴滴撐得起來嗎?
資本巨頭助推800億美金估值作為網約車行業的佼佼者甚至“獨角獸”,滴滴可以算得上是被各種資本青睐的“團寵”。
成立于2012年的滴滴,颠覆了傳統的打車方式,利用移動互聯網的特點,将線上線下融合,完成了一個乘客與司機緊密相連的閉環。
創新的模式,巅峰行業的可能性,讓資本看到了這一行業的發展。礦小妹梳理滴滴的融資曆程,可以說,在中國沒有一家創業公司,集齊了BAT、國外科技巨頭、頂尖基金以及國資股東。
從滴滴誕生,金沙江創投合夥人朱嘯虎成為滴滴的第一位投資者,他投了滴滴300萬美元;B輪騰訊、經緯中國投資1500萬美元;C輪華興新經濟基金、騰訊投資、中信産業投資1億美元;D輪騰訊、淡馬錫等投資7億美元;D 輪紅杉資本、高瓴資本入股;F輪新浪微博基金入股。
此外,還有蘋果、中國人壽及螞蟻金服、招商銀行及軟銀中國等強大資本入局。可以說,資本是滴滴背後強大的力量,助推了滴滴的前進和成長,當然也一步一步推高了滴滴的估值。
那麼應該如何看待滴滴的高估值?
英文中有個詞叫做“Duck principle(鴨子法則)”,講的意思是鴨子在水面上遊泳,你看到它時覺得水波不驚,但是它在水面之下的雙腳,卻像槳一樣高速運轉。不把眼光透到水面之下,你根本看不到事實真相。
如果對滴滴800億美金的估值沒有太多的感覺的話,我們用國外最大的網約車公司Uber(優步)作比較,上市前估值為1200億美金。
對于投資人來說,國外的Uber所營造出的網約車的出行夢,給了滴滴最好的故事素材,因此,投資人願意往裡砸錢,燒出一條光明大道。
經過“燒錢大戰”“補貼大戰”以及合并快的和Uber中國後,滴滴在國内的市場份額一度超過90%,達到了幾乎壟斷的地步。
所以無數投資人選擇相信滴滴的故事,相信這家公司可以大而不倒,可以在虧掉上百億後賺回來。
不過,并非所有基金都能忍到現在不退出。
2019年,美國兩家網約車巨頭相繼IPO,卻雙雙暴跌不止。Lyft上市前的估值為243億美元,而今市值僅有93億美元,跌幅超過50%;Uber上市之初估值高達1200億美元,最新市值僅剩564億美元,較上市之前縮水53%。
投資人的耐心或許也到頭了。一位投資人透露,此前市場上就已經有投資人在轉讓滴滴老股,IPO原本是一個很好的退出渠道,但順風車事件後,滴滴的IPO似乎就被無限期擱置了。
創業多年未盈利“2009年就成立的Uber,從來沒有盈利過.....預計在可見的未來,運營支出會顯著增加,可能不會實現盈利。”這是Uber招股書中的一句警示。
從企業的長期來看,企業必須盈利,沒有盈利模式的企業必定是昙花一現。成立11年的Uber至今還在虧損泥潭中,2019年,Uber虧損了85億美元。
和Uber一樣,滴滴也正在虧損的泥沼中掙紮。2019年2月,滴滴創始人程維在内部信表示,2012年至2018年,滴滴至今尚未盈利,6年裡虧損390億元,其中2018年就虧損高達109億元,未來能否盈利不好說。
事實上,程維也早已做好了繼續虧損的心理準備。2017年12月程維接受《财經》采訪時表示:“美國網約車大概是36%的利潤,在中國遠沒有這麼多,而且今天我們并沒有在中國市場把賺錢當成目标,很多錢最後又返給車主和乘客或者投入長期發展當中了,滴滴會長期保持很低的毛利。”
不過,一直宣稱虧損的滴滴在今年表示自己盈利了。在今年五月初,滴滴總裁柳青在接受 CNBC采訪時表示,“其核心業務(網約車業務)已經盈利”。滴滴目前在中國的網約車訂單量已經恢複到了疫情前的60%至70%,是2月份訂單量低點的五倍。
但是要明确的是網約車業務并不等于滴滴整體,滴滴網約車包含出租車、快車、專車、順風車等多種模式,因此各個模式的盈利模式也不盡相同。
接近滴滴核心管理層的人稱,整個2017年滴滴出行隻有兩個部門盈利,一個是順風車,一個是代駕。
在滴滴順風車沉寂的前段時間,高德打車、首汽約車、曹操出行等都在搶奪滴滴的業務。面對市場的挑戰,滴滴也選擇用拓展新業務的方式應對。隻是,滴滴的新業務們又有哪個能成為新的護城河呢?
滴滴的未來在哪?巴菲特看企業價值時一直在提“護城河”,護城河就是一種結構,巴菲特甚至極度冷血地說——“CEO遠遠不是護城河”。
對于滴滴來說,奔跑了8年,燒了上百億,依舊沒有燒出自己的盈利業務和競争壁壘。
據艾媒咨詢發布的《2017-2018中國網約專車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在網約車活躍用戶量分布上,滴滴占比63%。
我國反壟斷法規定,一個經營者的相關市場份額達到二分之一或者兩個經營者的相關市場份額合計達到三分之二的,可以推定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
“滴滴是否涉嫌行業壟斷,還要看相關市場如何界定”,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即使滴滴在市場中擁有壟斷地位,但是當市場趨于飽和時,滴滴一旦提價超出人們可承受的範圍,消費者可能就會尋找更加實惠的替代品。
更為緻命的是,貝恩公司發布的《2019年亞太區出行市場研究報告》指出,網約車、共享單車、B2C共享汽車三大領域的發展,屬于“嚴重放緩”狀态。
也就是說,靠網約車起家的滴滴已經快碰到天花闆了。
除了面臨市場的天花闆,滴滴還需要面對來自各方的威脅。高德地圖、美團、曹操專車、上汽,甚至一些地方交運公司都在進軍網約車。
滴滴也深知網約車的護城河太低,因此這幾年也在不斷拓展新的業務,探及業務的邊界。
從外賣、跑腿、貨運等服務,又跨界保險領域;旗下品牌小桔車服也在業務上縱深布局,車源、金融、充電站等車後市場;以及在無人駕駛、智慧交通等領域大力布局。
隻是這些業務還都處于起步階段,很難在業務中占據相當的比重。同時,新的業務帶來了新的燒錢需求,滴滴需要更多的錢來打這場持久戰。
有趣的是,在IPO的消息傳出不到2天後,滴滴副總裁李敏在朋友圈表示,IPO不是滴滴當前最優先的事項,公司目前暫無相關計劃。
這已經是第N次鬧出類似的烏龍事件了,但不可否認的是,滴滴準備上市的聲音由來已久,市場也希望通過招股書來看見一個更加真實的滴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