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很多時候你之所以會覺得很累,是因為你背負了太多的負擔。
其實,有些事情太過較勁,隻會給自己添堵。
人生很短,沒必要浪費寶貴的時間去糾結,凡事看淡一點,一切便會豁然開朗。
看淡得失,寵辱不驚。
《易經》中有一句話叫“動則得咎”,意思是說隻要你選擇做事情,就會有得失。
人這一生,不可能事事盡如人意,想要有所得,必然會有所失。
人生,其實就是一邊得到,一邊失去的過程。
古時候,有一個貪财的人,背着一大袋金子乘船。
卻不料途中發生了意外,當船駛到河中央的時間,突然就翻起了大風浪。
眼看着船快要被風浪打翻,船夫趕緊勸那個人扔掉他那袋沉重的金子保命。
但是他卻一意孤行,不聽船夫的勸告,緊緊抱着那袋金子不放手。
最後,他連同那袋金子一起沉入了河裡。
有時候,我們太過于執着一樣東西,往往更容易因小失大。
就像亦舒說的:
“失去的東西,其實從來未曾真正地屬于過你,也不必惋惜。”
世間萬物,有得必有失。
過度在意得失,想要的越多,反而失去的越多。
有得有失才是人生,切忌忿忿不平。
如若事事過于在意得失,便會因得不到的東西而掙紮痛苦。
有一句話說得特别好:
幸福永遠不取決于你擁有多少,而取決于你看淡多少。
放下得失心,便是自在人。
正如電影《卧虎藏龍》中說的:
“當你握緊雙手,裡面什麼也沒有;當你打開雙手,世界就在你手中。”
看淡名利,知足常樂。
古人雲:“遍閱人情,始識疏狂之足貴;備嘗世味,方知淡泊之為真。”
看遍了人情的冷暖,才認識到曠達灑脫的可貴;
嘗遍了世間的種種滋味,才知道了清心恬淡的真切。
淡泊是一種人生處世态度,一種把功名利祿、地位權勢、欲望置之度外的灑脫和恬靜。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的故事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詳。
陶淵明生性淡泊,看清官場上的同流合污,爾虞我詐後,不願屈服在官場的險惡之中,毅然放棄了功名利祿,舍棄了錦衣玉食的生活。
辭官歸隐,選擇了一種與世無争的清靜田園生活。
他是這樣描寫自己辭官後的生活: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箪瓢屢空,晏如也!”
簡陋的家四壁空蕩蕩,不能遮蔽烈日風雨;
粗布短衣上打滿了補丁,盛飯的籃子和喝水用的瓢裡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雖然生活清貧,但是他的内心卻豐盈富足。
正如白居易說的:“我心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功名利祿,皆是浮雲。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人啊,總不能什麼都想要。
學會知足,摒棄貪欲,才能讓自己的心卸下包袱,向美好的生活出發。
《菜根譚》裡有言:
“得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間煙霞俱足;會景不在遠,蓬窗竹屋下風月自賒。”
樂趣處處都有,時時都有,就要看你有沒有這個清風明月的心境。
生命匆匆,放下不必要的利益糾結,淡泊名利,知足常樂不失為一種富有。
看淡感情,順其自然。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納蘭容若的這句詞,讓人很是感慨。
曾經那麼親密的兩個人,為什麼到後來會漸行漸遠。
《你的孤獨,雖敗猶榮》裡面寫道:
“那些你曾經以為很要好的朋友,那些你曾以為會一直陪伴走下去的人,不知道何時就在路途中走散了。”
小說《故鄉》裡面,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魯迅和閏土之間的情誼。
少年時期,兩個人因為年紀相仿,很快便一拍即合,成為了好朋友。
閏土性格開朗活潑,給魯迅講了很多高牆大宅内見不到的趣事,魯迅聽得津津有味。
兩人情同手足,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
後來,閏土回鄉下了。兩人再次相見,已相隔二十多年
魯迅見到閏土時,激動的站起來說“閏土哥,你來了?”
閏土卻恭敬地叫了一聲“老爺”。
這稱呼一出口,魯迅就知道,他們之間的感情已經回不去了。
曾經兩小無猜的兩個人,如今情分越來越淡,這中間沒有分歧,也沒有背闆。
僅僅是因為彼此走過的路,經曆的人生不同,慢慢成為兩條不再相交的平行線。
有一句話說得很真實:
曾經的無話不說好朋友,最後漸行漸遠,因為你們慢慢活成了彼此不能理解的樣子。
有人說,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告别的旅程。
我們身邊的人,就如枝頭的花,來了又去,去了又來,年年歲歲,周而複始。
有些感情,走着走着就消散了,世上從來沒有後悔藥可吃。
那麼,該看淡的,就看淡吧,各自安好,順其自然。
佛說:人生都是過客,何須那麼執着。
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與其耿耿于懷,終日愁眉不展,不如學會釋懷,看淡看遠。
看淡得失,得之淡然,失之坦然;
看淡名利,摒棄貪欲,知足常樂;
看淡感情,各自安好,順其自然。
就像林清玄說的那樣:
“一塵不染不是不再有塵埃,而是塵埃讓它飛揚,我自做我的陽光。”
心大了,大事就小了;
心小了,小事就大了。
凡事看淡一些,把多餘的負擔扔掉,才能把心騰出來,迎接更多的美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