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是肛腸科常見疾病,而在所有的肛瘘病人中,有大約5%的是結核性肛瘘,它尤其常見于青壯年男性。由于目前對于此類肛瘘并沒有完全統一的治療标準,因此,病人常常在不同的醫生那會得到不同的治療方案,加上對于手術的恐懼,經常讓病人感到無所适從。他們常常都會問同一個問題:我的肛瘘一定要做手術才能治好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下什麼是結核性肛瘘。顧名思義,結核性肛瘘就是結核杆菌在肛門周圍組織形成的特異性感染,最常見的原因是吃了帶結核杆菌的食物或吞下了帶結核杆菌的痰液, 細菌經消化道帶至肛門附近的皮膚, 最終形成感染竈而發病。當然,也有少數是通過血液循環到達肛門而引起感染發病的。
結核性肛瘘的症狀與普通肛瘘有所不同:它發作的時候局部紅腫一般并不非常明顯, 疼痛也相對不那麼劇烈, 膿腫也需要較長時間才會出現破潰, 而且潰口肉芽組織會顯得比較蒼白, 周圍皮膚多呈黯黑色;這種肛瘘的外口較多, 開口大且不規整、離肛門口也比較遠, 外口邊緣常凹陷呈卷曲狀,部分伴有皮下潛行空腔及組織缺損, 瘘管分支較多, 膿液稀薄,顔色呈淡黃色,常常伴有米泔水樣及幹酪樣分泌物;肛腸科醫生做肛門指診時會發現這種瘘管的管道寬, 走向跨度大, 不規則, 内口較大, 邊緣不整齊, 不符合普通肛瘘的走向和分布規律。需要注意的是,雖然結核性肛瘘多為全身結核感染的一個部分,但在臨床上,我們常常發現大多數結核性肛瘘患者并沒有明顯的全身結核感染症狀,往往是我們通過臨床觀察局部情況結合病理活檢後、常規術前檢查才發現及确診的。
那麼,結核性肛瘘該如何治療呢?必須要手術才能治愈嗎?
目前臨床對于結核的治療主要存在三種方案:手術治療、局部治療和抗結核治療。具體采用哪種方法,則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定,但無論如何,抗結核治療永遠是基礎,對于部分病人來說,尤其是在手術沒有治愈的把握時, 或有其他原因患者不能耐受手術時,通過早期、聯合、适量、全程、規律的全身抗結核治療,是可以讓肛瘘達到一種相對理想的穩定狀态的,也就是平常說的“帶瘘生存”,在這種狀态下,肛瘘可能幾年、幾十年不複發,對生活基本沒有什麼影響。但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手術則是必須,或者是最優的選擇。有研究對先手術還是先行抗結核治療再行手術上進行了對比,發現先行抗結核在行手術治療,患者術後的恢複情況會更好,複發率也更低,從而證實了,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先行抗結核治療會相對更好,更安全。當然,對于局部症狀明顯,需要盡早局部手術處理的患者,則是另當别論了。至于手術方式的選擇,這是肛腸科專科醫生的事,必須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去定,包括切開引流、挂線、置管沖洗及局部藥物治療等等。
總之,一句話,結核性肛瘘是可以手術的,但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必須要手術。如何治療,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去定,如果需要手術,手術的時機和手術方式的選擇将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的好壞。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到正規醫院的肛腸科就診就顯得尤為必要了。
肛瘘示意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