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60分教育
“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這兩句詩中的騎是“ji”還是“qi”?很多人都不知道正确答案。
“語文”是學生學習的“三大主科”之一,語文又是我們民族語言和曆史的傳承,對于學生而言意義非凡,但是随着時代的不同,語文教材上的一些課文和一些“字”的讀音也在發生着改變。
這與很多家長在他們那個年代時候學習的讀音完全不同,這也給家長輔導功課帶來了不便,前不久,有時候很可能會給學生帶來“誤導”,前不久,就發生了一件這樣的事情。
紅塵一騎妃子笑,是“ji”還是“qi”?前不久,一位家長在輔導孩子語文功課的時候,和孩子在古詩《過華清宮》絕句上産生了很大的“分歧”,詩中有這樣一句“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其中的“騎”字。
媽媽明明記得它的讀音是“ji”而孩子卻說是“qi”,為此母子二人産生了分歧。媽媽很确定地說,自己上學的時候明明學的就是“ji”,自己本科畢業,小的時候就是這麼學的一定不會有錯。
但是,當她看到課本上的注音就有點懵了,因為和孩子說的一樣的确讀“qi”并且孩子很确定地告訴媽媽,老師也是這麼教的,但是媽媽卻認為是“注音”錯了,并且還問了其他家長。
家長們也很疑惑,有的說聽老師的,有的說是注音有問題,所以老師也教錯了,于是這位媽媽更有底氣了,他告訴兒子,老師教錯了,這個字就讀“ji”讓兒子聽自己的,準沒錯。
家長把“qi”改成“ji”,老師怒了:不懂别亂教沒想到,隔天放學,老師就在群裡@了這位媽媽,詢問“您是不是教孩子,紅塵一騎ji妃子笑”了?這位媽媽胸有成竹地說,沒錯,老師我覺得是課本印錯了,所以,教孩子改了過來。
老師很負責任地告訴這位媽媽,并不是課本上的注音錯了,而是這個字的發音,很早之前,就已經改成了“qi”,老師很生氣發怒地說:“家長在輔導功課的時候一定要負責任,不懂别亂教”。
可以先問問老師,或者是自己多做一些功課,并且,作為家長也要信任學校和老師,避免誤導孩子,這番話讓這位家長很“沒面子”,本來覺得自己掌握了真理,沒想到現實很打臉。
現如今教材上很多字的讀音,都和家長小時候學習的有很大出入,家長在輔導時如果遇到有分歧的地方要多求證,最主要的是不要影響到了孩子的學習。
語文書上的這些字的讀音都有出入,家長要注意除了杜牧的《過華清宮》中的“ji”改成了“qi”,還有杜牧的《山行》裡面有一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的這個“斜”字,小的時候我們常讀“xia”,而這個字也早在2006年的時候改成了“xie”。
家長在輔導孩子功課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産生誤導,要與時俱進,還有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其中“鄉音無改鬓毛衰”的“衰”字,我們小的時候讀“cui”,現在新課改念“shuai”。
其實,新課改以後,為了學生方便好記,也怕他們經常弄錯弄混很多字的讀音都改了過來,像《敕勒歌》中的“籠蓋四野”野字出現兩次,以前的教材上也是兩個讀音現在也成了“ye”。
如今,不僅是古詩詞裡面有很多字的讀音改了過來,很多多音字的讀音也都進行了統一,主要是因為時代在進步,語言也要發展和完善,人們已經不再生活在古人的年代,很難理解那樣的語言環境。
這樣,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經常讀錯,新課改也是為了照顧大多數學生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所以在課本上進行了統一,這樣家長在輔導功課的時候就要認真,不然孩子很可能會因為一時的誤導,考試出錯。
要知道,考試的時候會有很多,拼音填空,多音字填空這樣的題,如果被家長誤導很可能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
個人的一點小觀點:有些古人留下的詩句,改動以後,念起來就不那麼朗朗上口了,并且還缺乏了一絲“意境”,個人覺得傳統的東西應該被傳承,不應該為了方便記憶而擅自更改,同時,家長在輔導孩子的時候也不能随便教,以免對孩子學習造成影響。
近日探讨話題:你上學的時候“紅塵一騎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騎”是什麼讀音?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