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識與能力之重要考點?一、命題規律德育模塊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德育内涵、德育基本矛盾、德育過程及其一般特點、德育原則、德育方法、德育途徑和德育模式等幾個方面主客觀題型皆可考查,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教育知識與能力之重要考點?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一、命題規律
德育模塊的考點主要集中在德育内涵、德育基本矛盾、德育過程及其一般特點、德育原則、德育方法、德育途徑和德育模式等幾個方面。主客觀題型皆可考查。
二、複習策略
(一)梳理考點,區分對待
科二考綱裡明确要求考生掌握的德育知識點主要有德育内涵、中小學德育、德育過程、德育原則、德育方法、德育途徑、德育模式等。關于德育内涵方面,大家隻需掌握廣義上的德育包括哪幾個方面、德育的個體功能和德育的目标;關于中小學德育大家了解下即可;關于德育模式,大家需要了解德育各個模式的代表人物及其觀點,尤其是德育的認知模式、體諒模式和社會模仿模式是需要着重掌握的;關于德育方法,各位需要掌握每一種方法的内涵,其中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與情境陶冶法的貫徹要求是需要重點把握的;關于德育原則,大家需要理解九個德育原則的内涵,重點把握長善救失原則、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疏導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的貫徹要求;關于德育過程,大家需要掌握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與基本特點,尤其是德育過程的一般特點是需要特特别重視的。
(二)尋找主線,理解記憶
其實德育模塊是一條主線的,那就是德育過程的内涵——知、情、意、行(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與道德行為)。這條主線貫穿着整個德育,如德育方法中說服教育法即從道德認知入手、情感陶冶法即從道德情感入手、實踐鍛煉法即從道德意志出發、榜樣示範法與獎勵懲罰法即從道德行為出發;如德育模式中認知模式即從道德認知入手、體諒模式即從道德情感入手、社會模仿模式即從道德行為入手、價值澄清模式即從道德認知入手等等。
(三)習練結合,融會貫通
“習”是一個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過程,“練”是一個從朦胧狀态到熟練狀态的過程。“習”是“練”的基礎,“練”是“習”的檢驗與保障。各位“準教師”在“習”的過程中,需要輔之一定的“練”,将知識點融會貫通,以至胸懷考點,速度答題,高分通過。
三、試題鍊接
1.張校長特别重視學校文化建設,提出“讓學校的每一面牆都開口說話”,以此來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張校長強調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範法
C.鍛煉法 D.說服法
【答案】A
【解析】情感陶冶法,即陶冶教育法,是指教育者自覺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讓學校的每一面牆壁都開口說話”即體現了陶冶教育方法。故本題選A。
2.初二(1)班小王同學在黑闆上畫了個漫畫,并寫上“班長是班主任的小跟班”。班主任馮老師看了,發現漫畫真畫出了自己的特征,認為他有繪畫天賦。于是請他擔任班上的闆報和班刊繪畫編輯,并安排班長協助他。在班長的幫助下,小王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出色的完成了任務,克服了散漫的毛病,後來還圓了他考取美術專業的大學夢。馮老師遵循的主要德育原則是( )。
A.疏導原則 B.教育影響一緻性與連貫性原則
C.長善救失原則 D.嚴格要求與尊重學生相結合原則
【答案】C
【解析】長善救失原則也稱依靠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是指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發揚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克服消極因素,以達到長善救失的目的。題幹中的老師利用小王善于繪畫的愛好克服了他散漫的毛病,故本題選C。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