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漢語等級什麼時候可以考

漢語等級什麼時候可以考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5-12 15:07:39

漢語等級什麼時候可以考(漢語水平考試會有啥變化)1

2020年7月12日,匈牙利羅蘭大學按當地疫情要求順利組織實施“漢語水平考試(HSK)”,263人參加。圖片來源:漢考國際

漢語等級什麼時候可以考(漢語水平考試會有啥變化)2

二○一九年十月一日,泰國宋卡王子大學普吉分校成功舉行“少兒漢語考試(YCT)”,考生總計一千九百七十八名。圖片來源:漢考國際

日前,《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标準》(GF0025-2021)(下稱《标準》)由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作為國家語委語言文字規範自2021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

教育部發布的消息稱,作為國家語委首個面向外國中文學習者、全面描繪評價學習者中文語言技能和水平的規範标準,《标準》的發布實施,是語言文字規範标準體系進一步完善的重要标志,将為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标準》的發布背景是什麼?對國際中文教師和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有什麼具體影響?對“漢語水平考試(HSK)”會帶來哪些變化……為此,本報記者采訪了《标準》課題組首席專家、北京語言大學劉英林教授以及“漢語水平考試(HSK)”負責人李佩澤。

中文正在成為國際性語言,《标準》應時而生

記者:《标準》的出台背景是什麼?

劉英林:中文正在成為國際性語言,越來越多的國家将中文納入國民教育體系,越來越多的外國大學開設中文課程,參加“漢語水平考試(HSK)”的人數成倍增加。随着學習需求不斷擴大,廣大學習者、教育者迫切希望研制和出台一套科學規範、包容開放、便于實施的标準,對中文學習、教學、測試與評估各環節進行指導。從上世紀80年代起,我國陸續出台了一些國際中文教育标準,但随着國際中文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需要對現有标準進行升級完善,并以此為基礎進一步構建國際中文教育标準體系。

2017年,30多所院校和科研機構的近100位各領域老、中、青三代專家組成課題組。課題組曆時3年多,在國際中文教育領域既有标準、規範和大綱的基礎上,廣泛調研、深入研究、科學論證,研制完成《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标準》(GF0025-2021)。

記者:《标準》相較以往出台過的各類規範标準,有哪些創新之處?

劉英林:《标準》集成創新形成了國際中文水平“三等九級”新體系、新範式,是統領國際中文教育标準體系的頂層設計。

除此之外,《标準》還在以下三方面進行了創新:一是自主創新音節、漢字、詞彙、語法“四維基準”等級量化标準國際新規則,具有以中文為特色、充分體現中華文化特點的體系優勢,自成一體、獨具風格。每一級中文水平等級标準具體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使各國多樣化的中文教育目标清晰、有據可依。二是首創“3 5”規範化新路徑,言語交際能力、話題任務内容、語言量化指标,輔以聽、說、讀、寫、譯5種語言基本技能,将定性描述與定量指标相結合,準确詳細刻畫學習者的中文水平。三是堅持問題導向,直面國際中文語法教學“老大難”問題,開創“語法等級大綱”,與“三等九級”中文水平體系形成有效對接,增強和優化語法教學與測試的針對性、有效性。

漢語水平考試增加高等,調整為“三等九級”

記者:《标準》出台後,會給漢語水平考試帶來哪些變化?對國際中文教師和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有哪些具體影響?

李佩澤:《标準》是國際中文教育标準體系的頂層設計,指導學習、教學、測試與評估各環節。“漢語水平考試(HSK)”是由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主辦的國際标準化中文考試,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國際知名考試品牌,并形成了以HSK為龍頭,“少兒漢語考試(YCT)”“商務漢語考試(BCT)”等在内的國際中文測試體系。

值得一提的是,HSK成績是來華留學和從事與中國相關工作的必要條件,也是日本、韓國、泰國、越南、新加坡、埃及等國考查學習者中文水平的标準。截至2020年底,HSK已在全球156個國家設立1207個考點,累計服務各類考生4000多萬人次。

如果說《标準》是國際中文教與學循序漸進水平不斷提高的規範參照,那麼“漢語水平考試(HSK)”就是測量外國中文學習者各階段水平是否達标的實踐工具。因此,《标準》将從理論、思想、實踐等各方面,為以HSK為龍頭的國際中文系列考試高質量發展提供動力,為考試的設計、命題、實施、評分等各環節提供總體指導。

記者:結合新出台的《标準》,HSK考試會在哪些方面做出改革?

李佩澤:“漢語水平考試(HSK)”自1984年開創以來已走過37年,經曆了基礎、初中等、高等“3等11級”的HSK1.0和“一級到六級”6個級别的HSK2.0兩個階段,即将迎來“三等九級”的HSK3.0新階段。

《标準》正式實施後,HSK考試将依照《标準》,結合外國中文學習者整體情況進行優化調整。首先,HSK将進一步強化“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考試理念,堅持考教結合、循序漸進。其次,HSK将進一步在考試内容上突出中文特色,加強對中文語音、漢字、詞彙、語法的綜合考查。第三,HSK将繼續以科技為引領,大力發展模拟診斷、居家網考、大數據和雲服務等智慧學習與測評技術,不斷滿足全球中文學習者的多樣化需求。此外,HSK将在保持現有6個級别穩定性的基礎上,增加HSK高等(七級到九級),優化調整為“三等九級”。

将推動多類型、多樣化教學資源的開發

記者:《标準》出台後,國際中文教師和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者應該如何應對?

李佩澤:《标準》出台後,将有利于國際中文教師明确中文教學整體和各階段的目标要求,幫助他們結合當地情況,系統、持續,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例如,一名教師初到外國某小學教中文,她/他可依據《标準》和HSK考試迅速了解、定位該校中文教學水平,從而科學地制定自己的教學計劃。

同時,《标準》也為外國中文學習者标定了系統科學、循序漸進學好中文的路徑。比如,一名外國高中生希望到中國留學,她/他可通過《标準》和HSK考試明确自己的中文水平,并與來華留學的中文水平要求對标,再根據自身水平與要求的差距,制定學習計劃,努力達成目标。

記者:《标準》出台後,會給國際中文教育教材帶來什麼變化?

李佩澤:經過70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以我國出版為主、各國本土出版為輔的國際中文教材,已形成種類繁多、使用廣泛、質量上乘的局面。國内外專家和教材編者已就國際中文教材編寫的理念、原則和方法形成共識,《HSK标準教程》《長城漢語》《當代中文》《快樂漢語》《體驗漢語》等大量通用教材尤其是主幹教材建設發展迅速。《标準》出台後,在未來一段時間内,這些教材仍将作為國際中文教材的重要組成部分繼續使用。

但随着國際中文教育規模的擴大、教學的深入,各國對中文教材的需求呈現出體系化、多樣化、本土化和特色化。有的希望教材系統全面,既包括中文字詞句和篇章,又囊括視、聽、說、讀等教學方式,有的希望能提供分級閱讀等補充教材,有的希望教材突出本土和當地特色,還有的希望提供漢字、語法等專門教材。《标準》的出台将對未來國際中文教育教材的科學化、體系化、規範化發展産生重要影響。

希望中外相關專家和各界,在繼承現有教材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圍繞《标準》編寫開發新一代國際中文教材、課程和教學資源。

《标準》的出台也将推動多類型、多樣化教學資源的開發,如國際中文教育常用字典、詞典及中文音節庫、字庫、詞庫、語法庫等。面對“互聯網 ”時代國際中文教育的新變化,《标準》還将為各種新模式、新平台的構建提供重要依據,也将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相結合,指導研制國際中文在線教育和智慧教育标準,不斷完善和構建國際中文教育标準體系。(記者 趙曉霞)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4月09日 第 11 版)

來源: 海外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