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1世紀以後,我國中小學教材問題頻發,令家長憤怒,令國人憤慨。面對這種情況,國家相關部門雖也出手整頓過,但從整頓效果上看,收效甚微。不僅如此,有些問題還愈演愈烈,比如這次的人教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事件就是一個典型。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了我國中小學教材問題接連出現呢?筆者認為,同這四個原因密切相關:國際國内大環境趨于複雜、教材編輯過于壟斷、教材編輯趨于圈子化、教材編輯趨于商業化。下面一一分析之。
一、國際國内大環境趨于複雜
衆所周知,進入21世紀後,伴随着中國的迅速崛起,美國對中國的打壓也不斷升級,中美之間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在這個方面,始于2018年的中美貿易戰就是這種情況的典型體現。與此同時,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對中國的文化侵略、文化滲透也日益加劇。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深受美西方價值觀念洗腦的許多中國的所謂的文化精英和美西方在中國明裡暗裡扶植的許多文化代理人也紛紛地跳了出來,大肆造謠、污蔑、抹黑中國。這類人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被國内有正義感的人們所稱之為的“公知”。
由于這類人中的大多數在國内都有比較高的社會地位,所以,他們往往也把持着某方面文化傳播的主導權,因此導緻一段時間以來,國内輿論曾出現過許多否定中華文化,否定我們所選擇的道路、體制的聲音,而且這種聲音一度曾甚嚣塵上。正是在這種日益趨于複雜化的國際國内大背景下,中小學的教材問題也接連發生。先是有新疆的“毒”教材問題,後來有人教社不斷抽換革命文化色彩、社會主義文化色彩很濃的課文的問題,到現在大爆發的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問題等等。可以說,這些問題的出現無一不是同當下這種複雜的國際國内大環境在我們的教育領域裡的集中體現。
二、教材編輯過于壟斷
大家知道,建國以來,人教社是我國教材編輯、出版、發行的唯一個國家指定的國家級的教育出版機構。近幾十年來,在“一綱多本”的理念的指導下,一些有實力的地方出版機構雖然也逐漸地加入了這個行列,但始終未能改變人教社一家獨大的局面。我們知道,教材是國家意志的體現,是國家教育方針的體現。因此,就這個方面而言,人教社作為一家國家指定的國家級教育出版機構,具有這種地位無可厚非。
但是,壟斷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其好的一面就是能保證把國家意志、國家政策貫穿始終。其不好的一面就是,壟斷時間過長,如果沒有外部新鮮血液注入,容易養成壟斷者的自大、傲慢,乃至不知不覺地變味。我們的人教社就是如此。伴随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伴随着經濟大潮的不斷洶湧,效益至上的經營觀也漸漸地浸入了人教社的肌體。由于人教社在教材編輯方面的壟斷地位,所以,面對這種不斷入心入腦的效益至上觀,外人根本無從察覺。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才導緻人教社的教材問題隐藏十年之久而不被外人覺察。
三、教材編輯趨于圈子化
這可以說是壟斷必然産生的現象,換句話說,任何壟斷,如果時間過長,圈子化不可避免。在這一點上,人教社的教材編輯同樣如此。這裡,我們不妨舉網上近日爆出的兩個典型例子。
一個是人教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的主創者和美術設計者。從這兩天網上爆出的材料看,人教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的主創者是一個叫吳勇的人;同時我們看人教社小學數學教材的封底上印着的教材的美術設計者是一個叫呂旻的人。這兩個人有關聯嗎?從近日網友挖掘出來的材料看,這兩個人不僅有關聯,而且關聯還十分緊密。大家不妨先看看下邊這張圖:
圖中人物的關系十分清楚,筆者不再贅述。筆者這裡要補充一點的是,這次插圖事件的主要人物吳勇是何方神聖呢?公開資料顯示,這個人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圖中的呂敬人是其就讀于清華美院的老師,另外,據說吳勇曾獲過一些美西方的美術創作大獎。據此,人教社小學數學教材插圖者的人物關系、人物圈子不是明明白白地顯示了出來嗎?
第二個例子是人教版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總編溫儒敏和分冊主編曹文軒的事情。公開資料顯示,兩人都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另據網友扒出來的資料看,兩人還做過鄰居。正是因為有這兩層原因,溫教授就任中小學語文教材總編後,立馬邀請曹教授擔任分冊主編;而這位曹教授據說得到這個邀請後,撇下自己計劃的創作任務,趕緊就任主編。從公開的資料看,這位曹教授不僅是北大教授,還是所謂的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其作品據說獲過很多大獎,其個人收入在中國作家排行榜上也位列第三。
從這個角度看,這位曹教授如果屁股坐正,其編寫的小學語文課本應該是不錯的。但是,據這兩天有些網友扒出的資料看,這位曹教授在編寫小學語文課本的時候,夾帶私活,将自己的許多作品或放進了語文課本中,或安排進了教育部推薦的小學生必讀的課外讀物中。如果這些作品充滿正能量也就罷了,可偏偏有網友扒出曹教授進了小學生必讀課外讀物中的作品充斥着“性”描寫。比如被網友扒出的下邊這首類似兒歌的東西就是這樣。曹教授原文如下:
姐兒生得漂漂的;
兩個奶子翹翹的;
有心上去摸一把;
心裡有點跳跳的。
讀完這樣的東西,我不知道各位心中是個什麼滋味,反正筆者是怒火中燒!想想,這就是所謂的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這就是小學語文課本主編寫給我們的少年兒童的東西!這是在教唆兒童犯罪呢?還是深藏着其他用意?筆者實在感到無以言說。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網友們一片指責聲。可在這個節骨眼上,我們可愛的溫總編出來替曹主編喊冤了,說什麼網民批評曹主編是“别有用心”,是被“網絡戾氣所裹挾”,是“試圖把或燒到統編本語文教材”身上,等等。我們暫且不論溫總編的看法是否妥當,單從溫總編聘請曹教授擔任語文教材分冊主編這件事上,或者單從溫總編敢于站出來替曹主編辯白這件事上,我們想說溫總編和曹主編不是一個圈子裡的,恐怕都難。
把我們上面的分析總括一些,各位讀者不難看出,在中小學教材的編寫上,我們目前能看到的圈子顯然有兩個:一個是經營小學數學教材插圖圈子,這個圈子背後的大佬就是曾經搞過“眯眯眼”模特展的清華美院;一個是中小學語文教材的編寫圈子。前者我們似乎可稱之為“清華美院圈”,後者我們可稱之為“北大語文圈”。
當然,這隻是我們目前能看出來的圈子,至于這背後還隐藏着哪些圈子,則有待網友們再行努力,則有待國家有關部門的調查。我們拭目以待。
四、教材編輯趨于商業化
我們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據企查App顯示,1994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黃強,注冊資本為21.55億元人民币,曾對外投資有13家企業,其中7家公司目前已吊注銷。從1994年人教社走上商業化的路子開始,到現在,從其擁有的市場份額來看,人教社在整個教育出版市場的份額占比超過了50%。這個數字如何理解呢?我們隻要看看我國教育出版規模在整個圖書出版市場中的占比就能理解。就相關媒體報道,我國教育出版規模在整個圖書出版市場中的占比超過60%,從前邊的分析上我們得知,在這個60%中人教社占比就超過了50%!正是由于如此龐大的市場占比,人教社也多年蟬聯全國出版單位總體經濟規模綜合評價第一名。
那麼,人教社主營産品都有哪些呢?從人教社的官媒上課,人教社的主營産品分為教材、教輔、圖書、期刊、電子音像、數字産品六大領域。在這六大領域中,教材闆塊覆蓋了從學前到高校的各個教育階段,從職業教育到普通教育的各個領域。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20年,人教社共發行中小學教材38.87億冊,其中國家統編三科教材為9.25億冊。如果算上其他的闆塊,目前人教社累計各類出版物七萬餘種,發行量超過了750億冊。
這裡,我們不妨以2020年人教社發行的教材總數來算,計算一下人教社2020年的教材發行總收入,其數字會讓你我小民驚掉下巴。我們可以這樣來算:2020年人教社共發行中小學教材38.87億冊,如果按最低10元一本,那就是388.7億元人民币;再加上國家統編三科教材9.25億冊,也按最低10元一本算,就是92.5億元;把這兩項加起來人教社2020年合計總收入就是481.2億元人民币!
再看看人教社的數字教材。據其官方的數據披露,目前人教數字教材用戶數量已經突破了3000萬,而且價格高,銷量廣,利潤豐厚。
最後,再來看一看人教社早已飽受教師學生争議的高價Pad。據了解,這款産品早在2015年人教社就已經生産出來了,2016年便亮相于第71屆中國教育裝備展示會。從展示看,這款産品有兩個配置,售價在3680元到4380元之間。那麼,這個售價是高,還是低?或者剛好合适呢?我等外行不好評價。不過,筆者查了一下相關資料,據業内人士透露,這個售價在2015、2016年還能說得過去,但在同類産品中依然存在着偏高的傾向。可是,到了2020年,這個售價就高得離譜了。為什麼呢?因為其配置很低——還是2015年的配置!
除了以上六大業務闆塊以外,人教社還有一大特色業務——教育培訓。根據金融信息平台Wind數據顯示,2021年至今,人教社共計中标三個地方教師培訓計劃,累計成交額為523.6萬元,其中僅内蒙古自治區教育廳民族學校教師培訓項目成交額就高達398.8萬元。
通過以上分析,我想各位不難看出,今日的人教社早已不是建國初期剛剛成立時的那個人教社了。今日的人教社可謂是财大氣粗,不可一世,傲視窮雄,唯我獨尊。這一點,我們從這幾天媒體披露出來的河南教師彭幫懷的遭遇上看出。據說從2006年開始,到現在16年來,為了糾正中小學教材中的錯誤,彭幫懷多次給人教社寫信,但都如泥牛入海,無聲無息。但是,這位倔強的教師依然沒有放棄,他又走司法途徑,據說,16年來,他打了20多場官司,可是,令人遺憾的是一場都沒赢過!
教材是學生智慧生成的根,是學生三觀形成的根,是學生精神家園成長的根。因此,教材一旦出了問題,則學生的精神盡遭毀滅;學生毀滅了,則國家民族還有未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