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甘肅慶陽鎮原方言

甘肅慶陽鎮原方言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0-05 09:59:23

鎮原方言屬于隴東方言,并深受陝西關中語言的影響,自西周開始,關中方言被稱為“雅言”。《詩譜》載:“商王不風不雅,而雅者放自周。”由于陝西曾經是周秦漢唐四大朝代的國都,關中方言曾經是當時的官方語言,而鎮原距關中較近,境内發現的三岔鎮大塬、周家莊遺址、開邊鎮解放等多處周代遺址及出土的綠松石管飾、貝币、玉戈等文物就足以證明鎮原在西周、秦漢時期的經濟、文化受關中影響極大,現時鎮原人在婚喪嫁娶中仍然推行周禮,如喪事的背服中的“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就出自先秦《詩經》中的作品。尤其是宋代鎮原與關中西部聯系尤為密切,元明兩代鎮原又歸屬陝西行省,正是由于行政地理在千百年的曆史變遷中不斷趨于一體化, 鎮原方言才沉澱出自己的個性。也正因為這兩種方言的過渡,使鎮原方言内部特征變得十分複雜,它既保留有隴東語的底層因素,又兼備了關中官話的特點,因而形成了獨具一格的語言風貌。它所包含的方言詞彙也不例外,既有與關中方言的交叉,又不乏與隴東語的融合,還有一些則是兩種方言皆未有的。如“曹”“噧”(音xiè),等詞便是鎮原方言詞彙特有的,在其他鄰近方言區均沒有此方言詞,然而這些字皆出自古漢語之中。

甘肅慶陽鎮原方言(鎮原方言中的曹)1

鎮原北石窟驿景區

一、“曹”字

“曹”(音cao)字在《辭海》《詞源》和《古漢語詞典》中有多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等、輩,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們”。又如:爾曹(你們),兒曹(孩子們),吾曹就是我們。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在《戲為六絕句》詩中就留下“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的名句,意思就是說,王勃等四人的文章是他們那個時代的體裁,現在一些人輕薄地批判恥笑他們,将來你們這些人身死名滅之後,王、楊、盧、駱的文章,卻會象萬古不廢的江河永遠流傳下去。

第二種解釋是古代分科辦事的官署或部門。《資治通鑒》中就有“品其名位,猶不失下曹從事。”如:古時将官署中的幹事人員稱為曹幹,将一般官員稱為曹掾,唐、宋時期設立的地方司法機關被稱為法曹。并把官署中分類所管理的事務稱為曹務。另外古時一些官職也稱為曹。如:将機關負責人稱為曹主,部屬各司的官吏稱為曹郎,将屬官稱為曹官等等。中國明、清兩代各部司曹的通稱為部曹,源于漢代曹史的簡稱,相當于郡守的總務長。

第三種解釋是兩曹。據《說文》中解釋為古代指訴訟的原告、被告兩方。

第四種解釋是指雙方,班、組。這種解釋在古代記載比較多,如《楚辭·招魂》中“分曹并進”的曹字為“偶也”,《史記·黥布傳》中“率其曹偶”的曹字為“輩也”,《詩·大雅·公劉》中“乃造其曹”的曹字為“群也”。

第五種解釋是姓氏。

說起鎮原方言“曹”字幾乎成了代名詞,鎮原方言中的“曹”一直代表“我”和“我們”。如:曹(我)今兒吃的是面條。曹(我們)聯合起來對付他。“我哩泾川,曹鎮原,日媽鬼在四川。”順口溜就形象地說明了這幾個地方人有代表性的方言。

二、“咥”字

“咥”(音die)為普及常用詞, 咥字為什麼終嫌粗俗欠雅呢? 在吃的意思上, 咥字表達的不是細嚼慢咽式地吃, 而是狼吞虎咽式地吃, 所以終嫌粗俗欠雅, 而這正表現了古人飲食的豪爽性和黃土高原人的直爽與豪放。

一是咥噬(咬食;吞吃)。《廣雅·釋诂三》“咥,齧也”,這裡的齧(ni), 是咬的意思。《易·履卦》: 是以“履虎尾,不咥人。亨。”高亨先生分析說:“履虎尾不咥人者,險而不兇之象也。亨即享字, 古人舉行享祀,曾筮遇此卦,故記之曰亨。”易履卦又載: “眇能視, 跛能履, 履虎尾,咥人兇。”高亨先生據此分析說: “按能并讀為而。眇而視, 跛而履者, 無其能而為其事也。履虎尾者, 自緻于險境也。咥人者, 遘大禍也。眇不能視而視焉。跛不能履而履焉。終以視不明而履于虎尾。又以履不捷而及于虎口。其兇甚矣。”

《金史》卷十六《本紀第十六·宣宗下》載:“(元光二年 )十一月開封縣境有虎咥人,诏親軍百人射殺之, 賞射獲者銀二十兩, 而以内府藥賜傷者。” “元光”為金宣宗完顔珣的年号, 元光二年系公元 1223年。這一年冬天,作為金都城南京附近的開封縣(今河南省開封市)境發生了虎咥人的事件, 皇帝對此事非常關注,派一百名親軍去射殺老虎, 并對射殺老虎的人賞銀二十兩。老虎吃人的方式是撕下肉來而吞食, 非常殘忍,所以才引起老百姓慌慌不可終日。這樣說來, 虎咥人的咥字,無疑就是狼吞虎咽式地吃。

明倪元璐《袁節寰大司馬像贊》中有“(袁可立)足履虎不咥,身恃之長城。”明馬中錫《中山狼傳》寫一個書呆子東郭先生救狼的事。東郭先生質問狼,我救了你,你“反欲咥我”,狼說像你這樣的人“安可不咥”。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卷九 ·趙城虎》也載:“無何,一虎自外來,吏錯愕,恐被咥齧。”不論是狼還是虎它們吃人的方式均是“狼吞虎咽”式地吃。

在鎮原方言中,咥的意思就是“吃”。常說的就是“咥飯”“咥面”。人們吃飯時互讓對方常說:“咥!咥!”這裡“咥”就是借鑒了虎狼“咥人”之“咥”的意思,因而其意應為“狼吞虎咽”式地吃。但在鎮原這隻用于平輩和比較要好的朋友之間,對長輩和客人是禁用之字。

二是笑的樣子。三千年前古人描寫人笑嘻嘻的樣子,就說過“咥其笑矣”的話。《詩·衛風》中的“不知,咥其笑矣”,《詩經·氓》裡“兄弟不知,咥其笑矣”中的其是何用法,這是啥句式,為什麼“咥”和“笑”不放一堆?“咥其笑矣”的“其”字是什麼意思?“其”在這裡不是代詞,是個助詞,相當於“然”,“咥其”相當於“咥然”,即“哈哈大笑的樣子”。《歧路燈》中的“幾乎把百鴿嘴咥的笑出口來。”又如,咥咥(笑或譏笑的樣子);咥然(笑的樣子)

三是動的意思。影視作品中出現過的見《三槍之拍案驚奇》,咥 die[動] 打,揍,尅(kei),(新人詞彙意思海扁) 的意思,類似揍人的“揍”,咥你,是就是打你一頓的意思。

三、“尻”字

鎮原人把屁股叫尻(音gou)子,其實是北方語的一種常用詞語,陝西、甘肅、甯夏等地方均把屁股叫尻子。屁字從屍從九,九亦聲。“屍”指肉身。“九”是九個自然單數的最後一個,意為“末尾”。“屍”與“九”聯合起來表示“身體的末尾”。意思指的是臀部,也就是屁股。章炳麟《新方言·釋形體》:“今山西平陽、薄繹之間謂臀曰尻子,四川亦謂臀曰尻子,音俏侈(念恥)如鈎,九聲之轉也。”這最後一句話的意思是“尻”字的考音念重了,就變成了鈎字音了。其實是個多義字,當肛門講,還指男子對女子的性行為,周立波《暴風驟雨》中就有“你尻過多少個娘們?”鎮原人“尻蹲子”,意向後跌倒。“尻子客”意陽奉陰違的人。“尖尻子”意坐不住愛動的人。《聊齋志異·狼三則》中:“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說得很明白:“尻,今俗雲溝子是也,今俗雲屁股是也。拆言是二,統言是一。”就是說,尻、溝子、臀、屁股都講的是一回事。清代北京,接生婆在給新生兒“洗三天”的口歌中有“洗洗蛋,作知縣;洗洗溝,作知州。”可見,溝子指屁股不是新造出來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屁股講時,寫成尻子、溝子都對,不過念起來,溝子更順當一些。

鎮原這塊古老的土地,孕育生長了中華民族的漢語言文化,同時也孕育了地域色彩較濃的區域文化。曆史文化的傳承主要靠文字,靠書籍。可是語言的傳承就不僅僅是依靠文字和書籍了。其中很重要的一種方式,就是依靠口耳相傳。所以,至今鎮原鄉村裡農夫老妪嘴裡的很多所謂的方言,土話,其實就是從古代傳承下來的。這些字詞,是我們古老語言的一個民間寶庫,是一塊塊活着的漢語言化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