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楊金祝 記者 羅田怡 攝影報道
綠樹成蔭的院子裡,三五個老人坐在長廊上閑聊,旁邊路過的老人熱情地上前打招呼,微風拂過送來陣陣花草的清香,走進金堂晚霞社會養老服務中心,一幅溫馨的家園場景緩緩展開。
一邊是“浮生偷得半日閑”的田園生活,一邊是養老院内護理人員的愛心關懷。與高檔化、高新化的成都養老院相比,金堂縣的幾家養老服務中心又是如何打動老人們的呢?
6月25日,由省民政廳、省老齡辦組織的“養老院服務質量萬裡行活動”成都行的第二站,封面新聞記者來到了山清水秀的金堂縣,實地探訪了當地幾家各具特色的養老服務中心。
有求必應
三兄妹将養老院當成了家
今年82歲的張先新老人照例起了一個大早,吃過早飯後,他在書法室和兵乓球室轉了轉。來到金堂晚霞社會養老服務中心已經2年多,對這裡的一草一木以及每一個設施早已了熟于心。對于自己精心挑選的這個“家”,他很是滿意。“這裡空氣清新,負氧離子高,周圍環境好,價格也實惠。”
更重要的是,在這裡他還有家人的陪伴,他的兩個親妹妹也住進這家養老院,并且三人住的房間是挨着的,“這種感覺很好,平時吃飯的時候妹妹會敲門喊道:哥,走去吃飯了,這種感覺就像在自己家一樣。”
為了給晚年生活找到一個滿意的“家”并不容易,他和兩個妹妹從重慶的養老院一直看到成都,最終選擇了金堂的這家養老院。
最令張先新感動的是,考慮到養老院周圍散步地方少,老人們建議周圍能不能建一條小型的道路,供散步使用。沒過多久,老人們驚喜地發現養老院建築群周圍新修了一條520米的紅色通道,遠遠望去就宛如一條紅色的綢帶。
不僅如此,道路兩邊還有綠油油的草地,還新種了36株桂花樹和56株黃桷蘭,老人們散步有了好去處,大家親切地稱這條路為“幸福路”。“我們已經把這裡當成家了!”張先新老人說,雖然三兄妹在養老院裡生活,但經常會有家人、學生過來看他們,飲食起居也有人照顧,這樣的晚年生活很舒心。
“一畝三分地”
田園生活讓特困老人更有歸屬感
走進趙家養老服務中心,最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門口的一畝三分地,可供采摘的豇豆挂滿枝頭,服務中心内的老人正在采摘收獲的喜悅,一籃子冬瓜擺放在田間小路的正中。
舉目望去,這裡的所有蔬菜都是由老人們親手栽種。
與一般的民辦養老院不同的是,趙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入住老人主要為特困老人。目前養老院共設有床位246張,現已入住特困老人197名,社會代養老共4人,其中的特困老人由金堂縣政府出錢資助進行集中供養。
76歲的特困老人羅吉寶也是其中之一,自去年3月來到養老中心後,迄今已待了1年多時間了。“在這裡生活很好,吃穿住行都很滿意。”羅吉寶一邊回答記者提問,一邊臨摹書法字帖,這是他為數不多的愛好之一。
護理人員告訴記者,對待像羅吉寶這樣的特困老人,由政府的集中供養,養老中心會定期為他們理發、清洗衣物、整理床鋪,并在每季度定期換新衣物,與就近的鄉鎮衛生院簽訂合作協議,保障他們的身體健康。
閑來無事,老人們除了滿足自己業餘的興趣愛好外,還會在田間勞作。“真正讓老人享受到老有所養、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護理人員告訴記者。接下來,中心将進一步創新服務模式,增加日常和節日活動,真正讓老人們感受到“家”的安全感和歸屬感。
快闆唱出晚年生活
每月20号還能集體過生日
夕陽西下,金堂縣三星養老院内卻是一番熱鬧的場景。綠樹下、涼亭裡,老人們随着音樂跳起舞來,或三五成群喝茶聊天,或拿起話筒亮出自己的歌喉。
在一條古色古香的長廊裡,幾位打着快闆的老人格外吸引眼球。仔細一聽,在铿锵的快闆聲裡,原來藏着一幅綠水青山的美好生活畫面。“金堂山下敬老院,空氣迷人醉人間,林間溪水流潺潺,目觀溪水背靠山……”
73歲的劉華玉老人介紹,今年是他待在養老院的第十個年頭。大約在三四年前,同在養老院的老人寫了詞,大夥便一起用快闆唱出晚年的幸福生活。現如今,每天下午,大夥都會相約長廊一起打快闆。“我很喜歡現在的生活,哪兒都不去了,就在這裡了。”
除了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環顧整個養老院,接待室、餐廳、洗衣房等服務區域也是一應俱全,每個房間有獨立的衛生間,還強化了防鼠防蚊等措施。
“養老院在設施的改造過程中,服務理念也在不斷地提升。”該養老院負責人彭梅介紹,現在養老院的服務在同步提高。她透露,每月的20号,工作人員還為集體為老人過生日,讓老人們感覺到家的溫馨與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ihxdsb,3386405712】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