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曆史的探索中,總能發現一些讓我們現代人所無法理解的事兒。比如,發掘大汶口遺址時,考古專家們就在出土的遺骸上,發現了一個詭異的現象,讓人覺得這是不可能的。到底是什麼現象呢?今天小編就來給您講述一下事實的經過,揭露這背後到底有什麼鮮為人知的秘密。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片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1959年6月,在山東泰安的大汶河附近,考古專家們發掘了一處新石器時代的遺址,距今4000-5000年,并将其命名為大汶口遺址。在幾個月的發掘和清理過程中,發現墓葬130多處,房屋遺址60多處,并出土的各種文物累計2000多件,有各種石器,如石斧,石鏟等,還有一些造型精美的彩色陶豆,背壺陶碗等。但最讓專家們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在發現的大部分墓葬遺骸的牙齒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而且還十分詭異……
當時專家們正在發掘墓穴,發現大部分墓穴中都還有保存下來的遺骸,因此在清理時也都格外小心。其中一位專家從泥土挖到了一個頭骨,然後蹲在地上,拿着毛刷子仔細地清理它上面的碎土,讓頭骨的輪廓慢慢地顯現出來,發現它的眼睛,鼻子,以及嘴巴等部位清晰可辨,并且口腔内還有牙齒。
專家們在清點頭骨的牙齒時,驚奇的發現,它上齒的兩顆側門牙沒有了。一開始還以為是在發掘的時候給遺漏了,可後來經過仔細的尋找,根本就沒有發現遺漏的牙齒。與此同時,專家們又發現了十幾個頭骨,而且它們也都缺了上齒的兩顆側門牙。這一發現讓專家們都感到很疑惑,為什麼他們都沒有側門牙呢?是先天性缺失,還是後來被拔掉了呢?
專家們在進一步的發掘中,又出土了二十幾個頭骨,而這些頭骨的門牙,也差不多,也都被是拔掉了。對于這個結論,專家們感到不可思議,為什麼他們這麼多人都要忍痛拔牙呢?
經過深入的研究,專家們在史料中找到了一些蛛絲馬迹。南北朝時期,有個人就沒有門牙,因此人們都稱他為“習鑿齒”,目的就是為了表現一種“無牙之美”。看到這些資料後,專家們也就推測,當時的大汶口居民,或許就是為了體現一種另類的美,才将側門牙都給拔掉了。
随着頭骨發現的越來越多,專家們的疑惑也越來越大,最後在通過科學的鑒定下,發現這些被拔牙的頭骨有男性的,也有女性的,其中男性的拔牙年齡在19-21歲,女性的拔牙年齡在18-19歲,而那些沒有被拔牙的頭骨年齡在12-15歲。由此可見,當時大汶口居民拔牙多在成年之後,故此,專家們就推測拔牙可能是大汶口居民的一種成年禮。
可最近幾年,專家通過更深入的研究,發現大汶口居民拔牙的“愛美說”和“成年說”有些站不住腳。最簡單的解釋是:牙齒作為人體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如果沒有了兩側的門牙,既不方面進食,也不方面說話,這一點想必掉過牙的讀者都深有體會。因此,古人是不可能單純的為了美,或者是為了成年禮,就把牙齒給拔掉了,這樣搞不好還會因為傷口感染,或者無法進食而最終喪命。
有專家就推測了另一種可能,在大汶口居民拔牙的背後,一定有一種更深層的驅動力,那就是某種信仰,或者簡單的說就是為了祭祀的需要。牙齒是人身體上最堅硬的東西,同時也就是最寶貴的東西,大汶口居民用牙齒向神靈獻祭,以求獲得神靈的眷顧,同時也能得内心和精神上的一種慰藉和滿足。
小編要說的是,身體的健康是重要的,能進食填飽肚子也是重要的,但對于大汶口居民來說,也許精神上的“食物”才是最重要的,為此也就不惜獻出自己的牙齒或者是生命。
我們和五千年前的大汶口居民相比,也許最缺的就是精神和信仰。在生活的和工作的雙重壓力下,我們早已不在乎自己内心的精神世界是否得到了滿足,或許通過對大汶口文化的研究,能讓我們重新找回自己丢失的自我,讓精神也得到一種慰藉和滿足。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曆史撰稿人:劉立江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