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聚是一團火 散作滿天星

聚是一團火 散作滿天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5 12:24:33

聚是一團火 散作滿天星(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1

資料片

在薩爾圖區星火村,星火一次變電所在紅牆綠樹的掩映下靜靜矗立,這裡就是“工作有激情、人人是火種、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星火精神的發源地。

沿着“星火牆”走到一牆之隔的“老星火”舊址,陽光灑在灰色的開關場地面上,如一張泛黃的黑白老照片,定格住那段艱苦卓絕的英雄歲月。

三十多年前,同樣在這方熱土上,一根扁擔守護大慶萬家燈火。

那是在建所之初,荒原深處的星火一次變電所地勢低窪,冬季設備基礎凍脹,嚴重威脅着電網安全運行。20多名星火人就是靠人拉肩扛,一根扁擔擡土墊場。扁擔壓折了,就換一根粗杠子繼續幹,3000多平方米的開關場,硬是墊高了30公分,解除了安全風險。

半個世紀以來,從舉世聞名的石油大會戰到高速度、高水平拿下大油田;從一部列車電站到如今的電網如織、電流滾滾,從當年荒原深處的一燈如豆到今天的萬家燈火,從創業到崛起,幾代“星火人”懷揣着為油保電的赤子肝膽,與石油結緣,為城市助力。

周麗琴還有一年就退休了,她把青春最美好的時光都奉獻給了星火,她的父親是會戰時期被大慶會戰工委授予“最講認真的人”的全國勞模周占鳌。作為講認真的傳承人,周麗琴還清楚地記得林工——第一任技術員林子成的樣子。

“無論白班夜班,一有空他就夾着一卷設備圖紙到崗上,把值班員召集到一起,對照設備一個開關、一個把手地講原理、講結構,一有時間就跟在職工後面攆着問,我教的題會沒會,整沒整直溜?沒整直溜的追着給你講,一遍又一遍直到完全掌握。”

在林師傅的言傳身教下,星火湧現出了記錄“萬字無差錯”的萬軍,“心中有數,手上有準”的周慶軍,“背畫系統圖”的喬木等一批青年技術骨幹。寶劍鋒從磨砺出,星火一次變在短短的兩年時間裡,就實現了從大慶市到黑龍江省再到東北電管局“紅旗變電所”的“三級跳”。

30多年來,一代又一代星火人繼往開來,傳承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和會戰優良傳統,在工作中逐漸孕育形成的“工作有激情,人人是火種,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星火精神響徹油田内外,每名星火人心中都有“嚴細精準的塞尺精神、團結和諧的線圈原則、自我加壓的風扇作風、無私奉獻的電容品格。”時至今日,星火一次變電所已經實現安全運行12000多天。

“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正是幾代星火人一生的堅守與承諾。

大慶日報記者孫娜

鍊接

1976年,大慶油田從那時起開創了連續27年原油5000萬噸高産穩産的世界壯舉。

石油是國家的經濟命脈,電力是國民經濟建設的“先行官”。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時的大慶油田決定在石油産量最大的老油區,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設兩座電壓等級為110千伏的變電所,1981年12月,星火一次變由此應運而生。

從那時起,星火一次變電所在油田電網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就從未改變,直到現在他的轄區供電量仍占油田年供電量的40.2%,所帶油水井33000多口,原油産量占油田原油年産量的46.5%。

記者手記

“星火精神”是城市最初的創業火種,是我們城市記憶裡最閃亮的“星光”。

30多年前大慶這片土地上,“星火人”用“星火精神”傳承了大慶的“創業薪火”,也為城市精神内涵注入最初的“火種”。

今天的大慶人要接過創業的“薪火”,用創業的“星星之火”燃起城市轉型振興的“燎原之勢”。大慶城市發展背後是每一個“星火”的奉獻與支撐,用“星火精神”傳承“創業薪火”,奏響城市轉型振興最強音。

今天的每一個大慶人都應該是“星星之火”,用滿天星光照亮城市前行的道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