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全年均可發病,常見于春夏季節,此病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主要特點為手心、腳心、口腔等部位出現米粒大小的紅斑、水疱及皮疹。水疱及皮疹伴有疼痛感,同時還可以發生在孩子的膝蓋和屁股蛋兒上。部分患兒伴有發熱,少數重症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腦炎、腦幹腦炎、腦脊髓炎等緻命性并發症。
一、手足口病是怎麼流行的?
手足口病最近幾年越來越受到家長的關注,但其實它已經有幾十年的曆史了。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道該病,後來在加拿大、英國等西方國家,都有相同的病例報道。醫生們發現患者以小兒為主,但也有成人發病,他們共同的特點是手、足掌部和口腔内出現紅斑、水疱,由于疼痛明顯,可導緻進食困難。根據皮疹常見的三個發生部位(手、足、口),該病被命名為手足口病。早期發現的手足口病緻病病毒主要為柯薩奇A16型病毒(Cox A16型),1969年美國首次确認腸道病毒71型(EV71型)也是手足口病的緻病病毒。此後手足口病在全世界各個國家出現散發、流行或暴發,罪魁禍首基本上都是柯薩奇A16型病毒和腸道病毒71型。
20世紀70年代中期,保加利亞、匈牙利相繼暴發以中樞神經系統為主要臨床特征的腸道病毒71型感染,僅1975年保加利亞報告的病例就達750例。1994年英國發生由Cox A16引起的手足口病暴發,患兒大多為1~4歲的嬰幼兒,大部分患兒症狀較輕。日本是手足口病發病人數較多的國家,曆史上曾有過多次大規模流行,1969—1970年的手足口病流行以Cox A16感染為主,1973和1978年的兩次手足口病流行則由腸道病毒71型引起。1997—2000年手足口病在日本再度活躍,緻病病毒腸道病毒71型和Cox A16病毒均有出現。在我們國家, 1981年上海曾首次報道本病,此後,北京、河北、天津、福建、吉林、山東、湖北、青海和廣東等十幾個省市均有本病報道。1998年我國台灣省發生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峽炎暴發流行,在6月和10月兩次流行中,共監測到129 106例,大多數患兒症狀輕微,但其中405例為重症病例。
手足口病是一種多發于春夏季節的兒童常見病,全世界各國都有發生,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流行、暴發。絕大多數患兒經過1周左右的時間,手足皮疹自行消退,不留任何後遺症。但應引起警惕的是,極少數患兒(主要為腸道病毒71型感染)可能出現嚴重緻死性并發症,如腦炎、腦幹腦炎、肺出血等。自2008年5月起,手足口病被正式确定為丙類傳染病,足見國家對其重視的程度,同時家長也應有所警覺,如果孩子患上手足口病應引起重視。
二、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主要為小RNA病毒科、腸道病毒屬的柯薩奇病毒(Coxsackie virus) A組16、4、5、7、9、10型,B組2、5、13型,埃柯病毒(ECHO virus)和腸道病毒71型(EV 71),其中以EV 71及Cox Al6型最為常見。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而腸道病毒71型感染則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較大。手足口病患兒唾液、糞便、疱疹液中均含有病毒。人是腸道病毒的唯一宿主,感染了上述病毒後,一部分患兒可發生手足口病,稱為顯性感染者;一部分患兒雖有病毒感染,但沒有任何不适,也沒有手足口病的皮疹,稱為無症狀感染者。感染腸道病毒後,無論是否發病,感染者咽部及糞便都可檢測出病毒,顯性感染者和無症狀感染者均具有傳染性。
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患兒皮膚、黏膜的疱疹液而感染。糞便、疱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被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内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的傳播。所以,手足口病可以通過多種途徑傳染,這就是很多孩子并沒有直接接觸到手足口病患兒卻被感染的原因。
人對腸道病毒普遍具有易感性,顯性感染和無症狀感染後均可獲得特異性免疫力,不再發生此類病毒的再次感染。但是手足口病的緻病病毒種類較多,各型病毒間又無交叉免疫,感染了一種或某型病毒後雖對該病毒有免疫力,但對其他種、型的病毒并無免疫力,所以同一小孩理論上可以多次患手足口病。
腸道病毒适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這也是手足口病春、夏季節高發的原因之一。75%酒精和5%來蘇水不能将腸道病毒殺滅,但高錳酸鉀、漂白粉、碘酒都可滅活此類病毒。此類病毒還可在50℃時被迅速滅活。病毒在4℃時可存活1年,在-20℃時可長期保存,在外環境中病毒可長期存活。
文章來源于北京兒童醫院皮膚科徐子剛醫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