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塘夜色、螢火亮晚,蒲扇邀涼、涼食敗火,掩扉思倦、卧席聽蟬,這是盛夏的趣事,在暑天最熱時,不意間帶來無言的清涼詩意。
大暑時,螢火蟲卵化而出,古人認為螢火蟲是腐草變成的,所以螢火蟲又名“燭宵”、“耀夜”,是大暑迎接立秋的詩意之蟲。
于是被中國的古典文人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寫在詩裡,而螢火蟲的形象,也就進入了古詩詞,讓後人傳唱不休。

夏螢
宋-朱淑真

熠熠迎宵上,林間點點光。
初疑星錯落,渾訝火熒煌。
著雨藏花塢,随風入畫堂。
兒童競追撲,照字集書囊。
夏夜螢火蟲在林間花塢中上下飛舞,如同星光點點的美景,畫堂外兒童競相捕捉,用來囊螢作燈夜讀

浣溪沙
宋-張元幹

山繞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
水晶樓下欲三更。
霧柳暗時雲度月,露荷翻處水流螢,
蕭蕭散發到天明。
夏夜靜谧,散發納涼,湖光山色,極堪賞玩。詞人于水晶簾下觀賞既久,乃從四周靜境中看出動勢。覺湖波之撼城,察山影之浸湖;雲遮月則柳暗如霧,荷翻露則細光如螢。靜谧世界中變化紛呈,在在醒心娛目。

四字令·蘭湯晚涼
宋-李彭老

蘭湯晚涼,鸾钗半妝,
紅巾膩雪初香。擘蓮房賭雙。
羅纨素珰,冰壺露
月移花影西廂。數流螢過牆。

蔔算子·五月八日夜鳳凰亭納涼
宋-葉夢得

新月挂林梢,暗水鳴枯沼。
時見疏星落畫檐,幾點流螢小。
歸意已無多,故作連環繞。
欲寄新聲問采菱,水闊煙波渺。

南歌子
宋-周邦彥

寶合分時果,金盤弄賜冰。
曉來階下按新聲。
恰有一方明月、可中庭。
露下天如水,風來夜氣清。
嬌羞不肯傍人行。
揚下扇兒拍手、引流螢。

夜泊黃灣
宋-施樞

移近黃灣泊短篷,野雲垂地一溪風。
渚香吹散荷花雨,幾點流螢出葦叢。

宮詞
明-朱權

翡翠空間雲母屏,宮娥夜坐數流螢。
月華淡淡清無暑,笑把瑤笙學鳳鳴。

夏夜舟中
明-張羽

畫舫暮來過,風傳《子夜歌》。
簟紋涼更淨,荷氣夕偏多。
落月斜筝柱,流螢拂扇羅。
此中無限意,其奈曙鐘何。

夏日田園即事
明-蔣山卿

斜陽倏西下,片月已東出。
雞犬各還家,柴荊晚飯畢。
鄰舍語依然,兒女相牽率。
鳴蛙水上喧,流螢花外疾。
夜色向沉沉,曠望彌蕭瑟。

畫堂春·小軒無事日初長
清-李文藻

小軒無事日初長。閑吟帶草生香。
榴花簇簇映斜陽。半吐紅妝。
月色暗侵簾幕,風來宛似潇湘。
流螢輕透點羅裳。無限凄涼。

消夏雜詩
清-溫倩華

晚風庭院納涼時,戲撲流螢繞短籬。
生小情懷猶未減,阿娘嗔說太嬌癡。

踏莎行-夏夜遊玄武湖
近現代-陳逸雲

湖上輕風,洲邊疊翠。
行雲似月光初墜。
亂荷深處蕩扁舟,流螢暗度蛙聲碎。
羅袂微涼,風香無際。
憑欄自有潇潇意。
莫将人面比芙蕖,芙蕖應笑人憔悴。

涼夜溪坐甲乙
近現代-宗遠崖

坐傍溪林路,無眠入夜分。
竹風涼自襲,荷氣遠猶聞。
暗藉流螢照,吟随促織勤。
村雞知作息,翹首海東雲。

阮郎歸·海河逭暑
現代-寇夢碧

七分水色二分燈,一分微月明。
橹枝伊軋夜禽驚,風來秋暗生。
聽墜露,坐流螢。幽花眠未醒。
淡雲來往月無聲,心平潮也平。

夏夜即景
近現代-費墨娟

一鈎新月上窗棂,團扇輕搖出畫屏。
自笑癡情猶未改,也随弟妹撲流螢。

攤破浣溪沙·夏夜
現代-周燕婷

架上薔薇倦晚紅,天街涼漸露初濃。
可有流螢供扇撲,月朦胧。
深院誰家圓舞曲,楚雲湘水各無蹤。
第四橋邊人影靜,夜朦胧。

自題消夏山居圖
現代-金鑒才

夏山如鑄鐵,松色入雲青。
花盡漁津失,峰危鳥迹零。
深居無俗侶,映卷有流螢。
欲問桃源事,綠天已滿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