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辨析專題訓練題?1.颠撲不破 牢不可破,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成語辨析專題訓練題?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1.颠撲不破 牢不可破
【詞義】
颠撲不破:颠:跌倒。撲:撲打。無論怎樣摔打都破不了。比喻言論、學說等牢固可靠,永遠不會被駁倒推翻。
牢不可破:牢:牢固。破:打碎。非常堅固,不可摧毀。
【辨析】
兩者都有“很堅固,不會被破壞”的意思。“颠撲不破”側重“絕對正确,無可辯駁”,多用于真理、學說、原則、原理或者事實等方面。而“牢不可破”側重“非常堅固,無法摧毀”,多用于觀念、習俗、制度、友情、團結或聯盟等方面。
【例句】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産力,這誠然是颠撲不破的道理。
②在長期的革命鬥争中,他們結成了牢不可破的戰鬥友誼。
2.點鐵成金 畫龍點睛
【詞義】
點鐵成金:原指用手指一點使鐵變成金的法術。比喻修改文章時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就使它變得很出色。
畫龍點睛:原形容梁代畫家張僧繇作畫的神妙。後多比喻寫文章或講話時,在關鍵處加上精辟詞語,使内容更加生動傳神。
【辨析】
兩者都有“使文章内容變得出色”的意思。“點鐵成金”适用範圍是修改文章時,使文章變得出色的方法是稍稍改動原來的文字。而“畫龍點睛”适用範圍不僅僅是在寫文章時,也可以用于說話時,使内容更加傳神的方法是在關鍵處加上精辟詞語。
【例句】
①據說此人手眼通天,有點鐵成金的本領,三年級小學生的詩作,經他潤色後也能發表拿稿費。
②一個好題目常常對作品有畫龍點睛之妙,激發人們閱讀的興趣。
3.東鱗西爪 吉光片羽
【詞義】
東鱗西爪:原指畫龍時龍體被雲遮住,隻是東邊畫一片龍鱗,西邊露一隻龍爪,不見龍的全身。比喻零碎、不全面。
吉光片羽:吉光:古代神話中的神獸名。片羽:一片羽毛。原意指吉光身上的一片羽毛。比喻殘存下來的珍貴事物。
【辨析】
兩者都有“不全”的意思。“東鱗西爪”側重“零碎、不全面;零星片斷,不完整”,适用範圍較廣。
而“吉光片羽”側重“殘存下來的珍貴事物”,如殘餘僅見的文章、書畫類的藝術珍品、遺址文物等,體現珍貴性,适用範圍較窄。
【例句】
①戲劇作為一種文體類型,是一個千姿百态的存在,但它不是各種戲劇品的東鱗西爪或雜亂無章的堆砌。
②《漢簡》是在我國河西走廊發掘的珍貴文物,吉光片羽,乃無價之寶。
4.東山再起 死灰複燃
【詞義】
東山再起:東晉時,謝安退職後在東山做隐士,以後又出來做了大官。後用以比喻隐退後複出任職或失敗後重新上台。
死灰複燃:死灰:燒餘的灰燼。複:再,重新。熄滅的灰又重新燒了起來。原比喻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或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
【辨析】
兩者都有“失勢的人重新得勢”的意思。“東山再起”指隐退後複出任職或失敗後重新上台,主語是人不能是物。
而“死灰複燃”現常比喻已經消失了的惡勢力或事物又重新活動起來,含貶義,主語可以是人、組織,也可以是事物。
【例句】
①為了振興經濟,在總統特别力邀下,原已歸隐田園的他終于東山再起,主掌經濟部。
②轉型經濟促使人們觀念更新,催生了一些新的道德觀念、道德标準,同時也使一些腐朽、落後的觀念和行為死灰複燃。
5.動中肯綮 洞若觀火
【詞義】
動中肯綮:動:常常。中:切中,打中。肯綮:引申為要害或關鍵。比喻常常切中要害或抓住問題的關鍵。
洞若觀火:洞:透徹。形容觀察事物明白透徹、非常清楚。
【辨析】
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動中肯綮”強調的是切中要害或抓住問題的關鍵,側重要害或關鍵處。
而“洞若觀火”強調觀察事物明白透徹、非常清楚,側重觀察得透徹清楚。
【例句】
①翰林學士談論古昔政治得失,人物臧否,動中肯綮。
②王老師對國際形勢看得很明白,洞若觀火。
6.獨具匠心 别出心裁
【詞義】
獨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具有獨到的想法或創造性。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設計、籌劃。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指想出的辦法與衆不同。
【辨析】
兩者的側重點不同。“獨具匠心”強調具有獨到的想法或創造性,多指技術或藝術方面有創造性,側重巧妙的心思。
而“别出心裁”強調另有一種構思或設計,側重與衆不同。
【例句】
①此套紀念章設計獨具匠心,寓意深刻。
②此次新聞報道的方式别出心裁,把曆史鏡頭、現實鏡頭連續播映,把賽場内的比賽和賽場外的活動同時報道,使人耳目一新。
7. 斷章取義 以偏概全
【詞義】
斷章取義:指不顧全篇文章或談話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與原意不符。
以偏概全:以:用。偏:片面。概:概括。全:全部。用片面的觀點看待整體問題。指觀察和處理問題不全面。
【辨析】
兩者的側重點不同。“斷章取義”側重引用與原意不符。
而“以偏概全”側重看問題片面、不全面。
【例句】
①他引用那篇文章時,掐頭去尾,斷章取義,影響很惡劣。
②判斷事情如果過于狹隘武斷,以偏概全,猶如以管窺天,往往會影響個人的判斷與學習能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