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說說岩溶和喀斯特這兩個詞的異同。
在一些文獻論著中,在各種詞典(紙本和網絡詞典)中,都有說明:岩溶和喀斯特意義相同,用法相同,等值等義,并行使用,可以互相替換,具體使用哪個詞全看個人的習慣或興趣。它們是同一個事物的兩個名稱,如同土豆和馬鈴薯,西紅柿和番茄一樣,它們都是同一個東東的不同稱呼。
水對可溶性岩石的溶解及其結果統稱為岩溶(喀斯特)。這是它們的最簡單的定義。可溶性岩石多指碳酸鈣岩即石灰岩(或簡稱灰岩)。岩石的溶解過程稱為岩溶地質作用。溶解的結果稱為岩溶地貌或簡稱岩溶。
以上就是它們的相同之處。在大同下仍然有小異。它們的差異也還是值得說道說道的。喀斯特是一個外來音譯詞,從字面上看,看不出任何意義,它的含義是另外規定、賦予給它的。岩溶是有字面意義的,從語義學(語法)角度看,它是一個文言文主謂句(極簡主謂句),它的直接意思是岩石溶解。比起喀斯特這樣一個呆闆、空洞無物的詞而言,岩溶更顯得内容豐富、動态十足,更富有表現力。
所以,在具體用法上,兩者還是有一點差别的。岩溶具有動詞性,在需要強調、突出岩石溶解的動态、變化、過程等語境場合時,使用岩溶一詞就比較合适,比較準确。本賬号的文章會根據語義表達的需要,靈活選用其中的某個詞。
總體來說,如果沒有特别需要,則一般會用喀斯特一詞,因為它畢竟是世界通用的科學術語,更具普遍性。而岩溶則具有中國特色,且在表達上有某種優勢。選用哪一個隻取決于場合語境的需要。它們互相替換,應當沒有切換方面的障礙。
另外,我善意地勸說大家,應當以積極主動的心态,樂于接受、樂于學習新事物的精神,去學習、理解、掌握和使用岩溶、喀斯特這兩個基本概念,這是為了看懂、為了欣賞到桂林山水的美麗;當然,更是為了看懂天底全部的喀斯特地貌景觀,并進而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看懂所有的自然景觀。
常說讀萬卷書行萬裡路,這兩件事都是在學習,在增長知識閱曆。所以,旅遊也離不開學習。學習與旅遊互相促進互相提高。而且為了旅遊而進行的學習,能夠使自己以更高的境界去旅遊,并獲得更豐富的旅遊體驗,更有效地增長閱曆,開闊眼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