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食物作為五谷雜糧中的一種,從古至今一直是深受人們的喜愛。豆類食物品種繁多,各有各的益處,紅豆被李時珍認為是“心之谷”,可以利尿消腫,而綠豆能降血壓,黃豆則對大腦神經益處很大。豆類以其多樣的口感成為人們用來均衡營養的優選,民間甚至有着“每天吃豆三錢,何須服藥連年”的說法。
吃豆為什麼好?《本草綱目》中記載了許多種豆類,如白豆、黃豆、扁豆等,豆類不僅有藥用價值,其營養價值同樣十分豐富。豆類的主要營養價值是蛋白質含量較高、脂肪中等、碳水化合物相對較少,豆類中的營養物質能夠滿足人體所需的八種必需氨基酸。
大部分豆類的油脂含量都比較低,同時它們脂肪酸的組成模式又能夠提供充足的能量以及提高細胞的活性,因此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多吃豆可以讓人體細胞更為活躍。
豆類中還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維生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E等。此外豆類中豐富的礦物質也對人體有很大的益處,而且不同豆類含有的礦物質不盡相同,如黃豆中富含鐵,芸豆中含有鈣等,因此食用雜豆能夠補充人體的多種礦物質需求。
但要想獲得最好的豆類營養價值且保證口感的話,最佳的食用時節是在夏天。因為豆類的成熟期就在夏季,此時食用豆類不僅保證新鮮口感還能消暑,更有俗語說“夏天吃豆,勝過吃肉”,那麼夏季吃些什麼豆好呢?
夏天應該吃什麼豆?
綠豆中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脂等元素,而且口感清香綿密,有清熱解毒功效,當屬夏季消暑佳品。
在夏季熬一鍋綠豆湯,不僅甜美可口還清熱解暑,在炎炎夏日還可以補充水分,尤其是對戶外工作的人來說,是非常好的解暑飲品,而且比冰汽水、冰鎮啤酒等要健康得多。
與綠豆湯相似的一款名為綠豆牛乳冰,同樣是一道美味又有營養的飲品,隻需将綠豆提前泡開再以冷水煮開至軟爛,和牛奶及冰塊一起用破壁機或者絞肉機等打成糊糊過濾即可,做法簡單快捷,輕松就能獲得一杯消暑解渴的健康飲品。
此外還有一款十分受歡迎的綠豆制品,即是綠豆糕。這是一款傳統的小吃,綠豆糕具有祛暑止渴、利水消腫等功效。而且它形狀規範整齊,外表色澤淺黃,不僅美觀内裡組織還很細潤緊密,口味更是清香綿軟而且不粘牙,在炎炎夏季一塊綠豆糕配上一杯清茶很是惬意的。
綠豆糕的制作方法也不複雜,将綠豆去皮浸泡3-4小時,中間換幾次水,泡開的綠豆放蒸鍋40分鐘左右,再打成綠豆泥并過篩,過篩後将綠豆泥倒入鍋中,加白糖黃油,中小火炒至不粘鍋不沾勺,綠豆泥能夠抱團的狀态後放涼,最後将晾涼的綠豆泥分成合适的大小,搓圓壓成糕狀就可以了。
說了綠豆,紅豆自然不能被忽略。夏季的氣溫炎熱且多雨,人體在此環境下很容易積濕導緻脾虛,而紅豆能理氣、通經,其中富含的鉀、鎂、硒等成分更可以補氣健脾、利水去濕,因此夏天食用紅豆是很有益處的。
夏天炎熱人們很容易食欲不振,軟爛的涼粥是很好的選擇,紅豆薏米粥正好滿足要求并且做法簡單,隻需要将薏米與紅豆洗淨提前泡發,放入鍋中大火煮開再轉中小火慢炖,至紅豆微開花熟軟即可,是極為簡單的一道美食,在濕熱的夏季既對人體有益又能滿足口腹之欲。
同樣的,陳皮紅豆湯也是不錯的選擇,而且做法較之紅豆薏米粥更為簡單,隻需将紅豆煮好後放入陳皮和冰糖,陳皮紅豆湯就做好了。
除了紅豆和綠豆,豌豆同樣在夏季正成熟,這是吃豌豆的最佳時節。豌豆在夏季也很受歡迎,它可以清熱、解毒,尤其是對糖尿病患者十分有益。此外豌豆還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以及促進消化來降低腸胃的負擔。
在日常生活中,豌豆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白水煮熟。但其實将豌豆稍微加工一下就可以變得更加美味,例如豌豆涼粉,不僅保留了豌豆的營養價值,在炎熱的夏季更是一道消暑美食。
豌豆不僅好吃營養,還因富含豐富維生素A而具有美容功效,比如可以潤澤皮膚。此外豌豆富含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
豆類中除了以上三種常見的豆子,還有芸豆也是不可忽視的營養食品。芸豆又叫四季豆、刀豆等,其中富含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鉀含量比紅豆還高,可以健脾胃的效果讓它在沒什麼食欲的夏季擁有一批粉絲。
甜甜蜜蜜的蜜汁芸豆就是不錯的食物,将白芸豆洗淨後提前用清水浸泡一個晚上,并準備聖女果幹和冰糖備用。将浸泡好的豆子連浸泡的水一并倒入鍋内,煮40分鐘至1小時,中途加入冰糖與聖女果幹同煮,晾涼後調入蜂蜜。這款美食放在冰箱中冷藏以後味道更佳。
豆類營養價值高,各有各的益處,如紅豆補心、綠豆補肝、白豆補肺。豆類食物雖然很有營養,但食用過量、烹饪方式不正确,也有可能對人體造成損害,那麼怎樣避免對人體造成損害呢?
怎麼正确食用豆類?在烹饪毛豆、蠶豆和豌豆等豆類時,采用水煮的方法是最優的選擇,因為水煮的方法容易從裡到外徹底熟透,而常見的炒制方法雖然使外面熟了,但内部則可能沒熟透。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的研究表明,新鮮的豆類含有皂苷、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和凝血素等有毒的植物化學物,這些植物化學物被人體攝入後就會破壞紅細胞,影響造血功能甚至是發生中毒。
有的兒童在食用蠶豆後會出現黃疸症狀,就是因為這部分兒童體内的紅細胞被破壞而導緻了嚴重貧血。因此在讓兒童食用毛豆、蠶豆和豌豆時,一定要确定已完全煮熟,這樣才可以使其中的植物化學物被完全破壞,避免不良反應的出現。
再如大豆,早在1991年日本科學家就有了相關研究,研究表明過量攝入大豆會影響甲狀腺功能而造成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因此在食用豆類時不僅要注意制作方法、選擇好豆子種類,也要控制攝入量。
總結
豆類中的營養物質,尤其是鉀元素含量很高,比如每百克幹黃豆中含有1530毫克鉀,因此在平時可以多喝點豆漿,如黃豆漿、黑豆漿都是很好的選擇,但對于腎病患者需要注意攝入量。
參考資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