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
俗話說:秋風起,蟹腳癢;菊花開,聞蟹來。每年秋天,膏滿黃肥的大閘蟹必定能占據一席。中秋佳節将至,相信很多人的餐桌美食少不了它。大閘蟹好吃,怎麼才能“吃好”呢?在享受美味之前,最好了解清楚與吃蟹相關的飲食常識,這樣既能滿足口腹之欲,還能兼顧健康。
吃螃蟹的五大禁忌
一忌吃生蟹醉蟹:螃蟹的體表、鰓及胃腸道中布滿了各類細菌和寄生蟲等,食蟹時一定要蒸熟或煮透,一般水開後要再加熱15分鐘才能起到殺菌作用。傳統的食蟹方法是清蒸并佐以姜醋汁,這種吃法是科學的,既保證螃蟹體内的細菌、寄生蟲被殺死,還能确保螃蟹的原汁原味不被破壞。
有些人喜好食用生蟹、醉蟹,覺得那樣味道更鮮美,但蟹體内附着的各種病毒、細菌和寄生蟲也會趁機進入人體内,可能會引起食物中毒,出現腹瀉、腹痛和嘔吐等症狀。醉蟹雖然浸了黃酒、白酒,但螃蟹本身還是生的,酒類是無法徹底殺菌消毒的。若醉蟹中所含的肺吸蟲囊蚴進入人體并發育為成蟲産卵後,嚴重的還可至人的大腦、皮膚、肝髒等其他器官寄生。所以,這兩種吃法應舍棄。
二忌吃死蟹:螃蟹死後,其體内的細菌會迅速繁殖、擴散到蟹肉中,分解蟹肉中的氨基酸,産生大量有害物質,因此食用死蟹可能誘發嘔吐、腹痛、腹瀉。除此之外,垂死的蟹也最好别買。另外,蟹肉中富含組氨酸,當螃蟹死亡後,一些含組氨酸脫羧酶的細菌可在适當條件下使蟹肉中的組氨酸脫羧基形成大量組胺。組胺是一種緻敏物質,能使小靜脈和毛細血管擴張,促進黏膜、腺體分泌增多,導緻過敏症狀,嚴重的還可能會引起循環衰竭。
三忌吃久存熟蟹:存放的熟螃蟹極易被細菌污染,因此螃蟹宜現蒸現吃。萬一吃不完,剩下的螃蟹一定要保存在冰箱中,并在下一餐時吃完,吃時須回鍋再煮熱或蒸透。隔夜蟹建議不吃,回鍋加熱雖可殺滅病原微生物,卻不能破壞毒素,仍然存在危險性。
四忌吃蟹腮、蟹胃、蟹腸、蟹心:螃蟹的蟹腮、蟹胃、蟹腸、蟹心這四個部位不要吃。打開蟹殼時,兩側的灰白色條狀、柔軟的部位就是蟹的鰓條,它是螃蟹的呼吸器官,直接和外界接觸,容易積攢污物和重金屬等。位于蟹殼前半部、眼睛下方的三角形部位是蟹胃,一條黑色條狀物是蟹腸,這兩個部位是螃蟹的消化器官,裡面裝着食物和代謝物,也有積攢污物的可能。蟹心,俗稱“六角闆”,位于蟹黃或蟹膏中間,呈六角形,被人們認為是螃蟹“最寒”的部位。此處是循環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留有較多血液,其血液成分與人體有較大差異,容易引起免疫反應。
五忌吃太多:螃蟹中含的蛋白質和蟹黃中含的膽固醇比較高,一次過量食用不利于人體消化吸收。按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寶塔”中的推薦,水産品的适宜攝入數量是一次吃40-75克(可食部分),相當于帶殼的螃蟹100-188克,且一周内最好不超過3次。188克的帶殼螃蟹,大概相當于一個4兩重的大号螃蟹。
吃螃蟹的最佳搭檔為生姜、醋、酒
北京中醫醫院門診科主任王國玮說,腸胃功能不好的人應少吃或不吃海鮮。中醫認為海産品多為大寒之品,可以導緻脾胃受傷,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腸胃疾患。因此,吃海鮮時最好别忘了三個最佳搭檔:生姜、醋、酒,例如吃螃蟹或大閘蟹時一定要蘸着姜末和醋。因為姜具有溫中散寒和解毒的作用,醋能祛除蟹肉的腥味,而酒亦有殺菌、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的功效。這三者聯合起來不僅可以保護腸胃,對于治療過食海鮮造成的痢疾也很有效果。
螃蟹這四個部位千萬别吃
一是蟹胃,蟹胃俗稱“蟹尿包”,在其背殼前緣的中央,是似三角形的骨質小包,内有污泥;
二是蟹腸,是由蟹胃通到蟹臍的一條黑線;
三是俗稱“六角闆”的蟹心;
四是俗稱“蟹眉毛”的蟹腮,即長在蟹腹部如眉毛狀的兩排軟綿綿的東西。這些部位的“蟹肉”既髒又無食用價值,還易引起食物中毒。
(來源:人民好醫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