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7 16:18:09

作者:平兒,我不是《紅樓夢》裡的平兒,我是聊曆史的平兒。若要轉載,請聯系我授權哦~~~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34曾經滄海難為水)1

元稹是我國古代著名詩人,他的名詩句很多,如"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垂死病中驚坐起,暗風吹雨入寒窗""惟将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我今因病魂颠倒,唯夢閑人不夢君",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

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他的經典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所出自的詩,全篇如下。

離思五首·其四

唐代: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曾經經曆過浩瀚無邊的大海,就再也看不上别的水,除了巫山的雲以外,别的雲都不能算是雲了。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34曾經滄海難為水)2

"滄海"在古代有兩種常見的意思,一種是指大海,因為大海一望無際、顔色青蒼,故稱為滄海;還有一種是指東海。目前,比較主流的的翻譯方法,是把滄海翻譯為大海,直觀易理解。但是,由于"巫山"是指具體的某山(盡管曆史上曾經出現在中國各地),因此,如果考慮到跟"巫山"對偶的話,還是理解成東海更好。當然,好在不論是将"滄海"理解為"大海"還是"東海",區别都不大。

在這裡,詩人元稹言在此而意在彼,用"滄海之水"和"巫山之雲"來代指曾經的愛情。那段愛情刻骨銘心,以至于後來的感情都比不上了。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34曾經滄海難為水)3

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孟轲,在其著作《孟子·盡心上》中說:"觀于海者難為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意思是,看過大海的人,不容易對别的水感興趣;在聖人的門下遊學的人,不容易對别人的言論感興趣。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34曾經滄海難為水)4

可以推斷,元稹的名句"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很大可能是從《孟子》裡化用而來。雖然元稹談論的是愛情,孟子談論的是學問,二者的主題不同,但是句式邏輯卻極度相似。

可見,這種句式邏輯是經過反複驗證的,易于讀者接受理解,再加上"深情光環"的加持,流傳廣泛也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從花叢裡走過的時候,我也是腳步匆匆,懶得回顧,一半是因為我修道,另一半是因為你,太過愛你所以對别的花都不感興趣。

"取次"在這裡是"匆匆路過""倉促經過"的意思,北宋著名詞人晏幾道的《鹧鸪天·十裡樓台倚翠微》中也有"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莺取次飛"之句,元稹的好基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白居易的《洛橋寒食日作十韻》中也有"遇客踟蹰立,尋花取次行。連錢嚼金勒,鑿落寫銀罂"之句。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34曾經滄海難為水)5

"半緣修道半緣君"其實非常值得玩味。以下僅僅說說我個人的看法和感受,就不引用一些名人的說法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自己去查。

首先,在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我會想到倉央嘉措的"不負如來不負卿",因為句式真的是很像了,不同的是,元稹的重點是"半緣君",而倉央嘉措最終還是負了卿。

其次,我想,令大家倍感疑惑的是,元稹為什麼要把"半緣修道"扯進來,不能說"不緣修道隻緣君"嗎?按道理來說,這樣寫是更能突出元稹對愛人的真心思念的,但是,元稹本身也是修道之人,如果寫成"不緣修道隻緣君"的話,難免少了一點真誠。因為元稹他本身就修道,可是卻自己在作品中寫不是因為自己修道,會讓人覺得他很虛僞,為了塑造自己癡情的形象,不惜撒謊

這就好像,一個人娶了美女回家,他卻說我娶她不是因為她漂亮,哪怕事實确實如此,說出來别人還是不會相信的,隻會說他"不知妻美LQD"。

渺滄海之一粟是誰寫的(34曾經滄海難為水)6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你也遇到過這樣的愛情嗎?

參考資料:

江西人民出版社《孟子》

本文配圖來源于網絡,如果侵權,請聯系我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