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心髒驟停該怎麼救

心髒驟停該怎麼救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3 23:49:23

據估計,中國心髒性猝死的人數每年約55萬,每日至少1500人心髒驟停1,位居全球之冠。但其中不足1%的人成功獲救2。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尤其是有猝死家族史的人;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做過支架治療的患者;以及心力衰竭患者。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病逐步年輕化。

對于心髒性猝死,掌握無論是為了家人還是身邊的人,我們都應學習心髒驟停的急救知識,掌握力所能及的急救技能。

急救第一

心肺複蘇術(CPR):讓心髒起死回生的急救方法

心髒驟停該怎麼救(心髒驟停科學急救)1

心肺複蘇包括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級生命支持,是指應對心髒驟停時,及時、規範有效地采取一系列恢複自主循環乃至神志的搶救措施。

首先,在進行心肺複蘇前,一定要判斷被救者是否心髒驟停,如發現患者無反應也無呼吸,應該立即實施以下急救措施:

1. 在發現患者倒地時,就應立即撥打當地急救電話(120)。

2. 确定是心髒驟停後,立即展開高質量的心肺複蘇,争取最佳急救時機。選擇患者胸骨下半部為按壓點,以100~120次/分鐘的頻次快速有力地按壓,對于成人按壓深度必須在5-6cm之間。若施救者有能力進行人工呼吸,應按照按壓∶人工呼吸為30∶2進行施救。

3. 反複進行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交替搶救,直到醫護人員到達現場。

注意:胸外按壓、人工呼吸和除顫器使用操作要求較高,應該提前接受專業訓練,以提高被施救者的生存率。

除顫緊随

自動體外除顫(AED):“黃金四分鐘”的救命手段

心髒驟停該怎麼救(心髒驟停科學急救)2

對于心髒驟停患者的救治有“黃金四分鐘”的說法,當患者出現心髒驟停,大腦皮層耐受缺氧時間僅為4分鐘,随後腦部等重要髒器就會因缺氧而發生壞死,心髒驟停大于4-6分鐘,腦組織會發生不可逆的損害,心髒驟停大于10分鐘将腦死亡3。因此,如果現場有除顫器,胸外按壓之後,應盡快使用除顫器。

相比于心肺複蘇的複雜和專業程度,AED的操作更加簡單有效,這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可供非醫務人員搶救心髒性猝死患者,沒有醫學背景的人聽從儀器的語音提示即可操作。

防治先行

植入式心律轉複除顫(ICD):猝死預防性療法,随身攜帶的“心動救護車”

心髒驟停該怎麼救(心髒驟停科學急救)3

對于心髒性猝死的高危人群,除了使用藥物和定期到醫院随訪之外,就是植入ICD,自動識别心跳,如果太慢了可以進行常規起搏,太快了可以進行抗心動過速起搏,最嚴重的情況下可以發出電擊提供除顫治療,及時終止心室顫動,挽救生命。

ICD治療心髒性猝死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明顯減少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發生4。基于此,中國專家開創性地提出了1.5級預防的概念,嘗試在符合SCA一級預防的患者中,再篩選出符合SCA相關4個風險因素的患者【①暈厥或先兆暈厥、②非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NSVT)、③頻發性室性早搏(PVCs)、④左室射血分數偏低(LVEF<25%)】。Improve SCA研究評估了ICD對符合1.5級預防标準患者的療效,結果顯示5,相較于未植入患者,1.5級預防ICD植入組患者全因死亡率降低49%,非缺血性心肌病1.5級預防植入患者全因死亡率顯著降低44%。

雖然中國每年有約55萬人猝死,但ICD植入性預防仍處于較低水平6,ICD的價值遠遠沒有被大多數人所認識。

專家表示,預防心源性猝死,最好的方法是不得心髒病,早診早治,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大多數患者由過度疲勞引起,症狀的出現和嚴重程度與起病緩急、病人耐受情況等,也可能合并有其他疾病,比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通常心源性猝死多見于各種心血管疾病患者,也可能見于所謂貌似的健康人,這種心律失常的隐蔽性和突發性也同樣值得每個人都提高警惕,從源頭上控制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一系列心髒病高危因素。

如果安裝過支架或是發作過心髒病,做心髒彩超時要留意心髒紅綠燈——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這是心髒将血液“射”向全身的一個标準,這個值越高越好,這個值低說明心髒收縮無力,即心衰,發生猝死的風險更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