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母嬰

 > 寶寶血常規結果分析

寶寶血常規結果分析

母嬰 更新时间:2024-06-22 18:48:51

寶寶感冒發燒了,心急火燎的趕到醫院,卻被要求先做個血常規,看着血檢單上的各種“天文符号”,不少家長都會一臉懵。這樣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其實,血常規可以用來輔助判斷孩子到底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繼而進行針對性治療。我們今天就來好好說一說,隐藏在血常規裡的那些秘密!

寶寶血常規結果分析(寶寶血常規裡藏着的2個秘密)1

感冒發燒時,我們主要看的是白細胞,因為白細胞就像人體的護衛軍,當細菌入侵人體,白細胞“大軍”就會前來助陣,與病毒、細菌搏鬥。其中,醫生最關注的當屬白細胞裡淋巴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指數變化,這是為什麼呢?

細菌的宿命天敵——中性粒細胞

中性粒細胞為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細胞,就像吞噬細胞部隊裡最勇猛的戰士,不僅跑得快,吞噬能力也很強。一旦細菌進入人體胡作非為,中性粒細胞就開始不斷擴充軍隊,奔赴前線,與細菌同歸于盡。所以細菌感染的情況下,一般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數量均明顯升高。

強大的病毒獵手——淋巴細胞

病毒比細菌更狡猾,“善僞裝”,中性粒細胞發現不了它們,這時就要靠淋巴細胞出來迎戰了。但淋巴細胞不會選擇主動犧牲,而是産生對應的抗體,将病毒和被感染的細胞全部殺死并清除出去。

所以,如果是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提示寶寶細菌感染的可能性更大;如果隻是淋巴細胞絕對值和百分比升高,白細胞總數沒有明顯增加,提示寶寶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更大。此外,還需要結合臨床症狀進行診斷。

看到這,相信聰明的爸爸媽媽已經注意到了,白細胞大軍對抗細菌和病毒的過程,其實就是人體免疫系統在發揮作用。無論是面對普通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感冒,還是虎視眈眈的新冠病毒,有一個關鍵點不能忽視:提升免疫力,提高寶寶對細菌病毒的抗感染能力!

在這個過程中,寶寶自身的“修煉”很重要,營養均衡、不過分消毒、充足睡眠都很重要。

同時,關鍵的營養更能有效“激活”免疫系統,以寶寶出生起就要開始補充的維生素A為例,不僅可以提高吞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将入侵的細菌吞噬殆盡,還能增強淋巴細胞的活性,促進抗體合成和分泌,奮勇出擊打擊病毒,全面提升機體免疫系統的戰鬥力!

其實,免疫系統第一道黏膜屏障的穩固,更離不開維生素A的作用。具體來說,維生素A可維持皮膚和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上皮細胞的形态完整和功能健全,并促進黏膜局部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的合成,細菌和病毒難以突破黏膜防線,寶寶感染的風險自然降低。

此外,維生素D也是調節免疫功能的重要營養素,AD同補還能完善特異性免疫功能,有效提升寶寶自身的免疫力。

受胎兒期儲備不足、膳食來源有限、感染性疾病消耗多、家長重視程度不夠等多種因素影響,中國兒童維生素AD缺乏的問題已非常普遍,中國6月齡到14歲兒童,維生素A缺乏率高達47.98%,維生素D缺乏也超過50%,因此國内權威指南建議寶寶出生後應及時補充維生素AD制劑(如伊可新),至少堅持補充到3歲,建議可延續至青春期,為寶寶免疫系統完善和各項生長發育提供關鍵支持。

當然,除了每天一粒伊可新補充維生素AD,鐵、鋅等營養也不容忽視,每日膳食都要保證營養攝入均衡,這樣才能将免疫系統全面搭建起來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母嬰资讯推荐

热门母嬰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