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接着學習《禮記》,昨天内容的結尾我們提到了“自媒”是“非禮”的核心判斷标準,今天我們就着重來看一看“非禮”的問題。
諸葛亮的矜持
熟悉《三國演義》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劉皇叔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諸葛亮的做法從本質上來說其實是在維持“禮”的底線-矜持,講“禮”的人是不能夠自己推薦自己,更不可以自媒的。
與三顧茅廬相反的故事叫做毛遂自薦,這個詞語今天怎麼看都是一個褒義詞,但是在春秋戰國時代那是典型的“非禮”,所以毛遂自薦以後曆史上就再也沒有毛遂的身影了,一直要到近幾年國家為了旅遊項目的開發,各地才開始大肆宣揚毛遂故鄉。
孔子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意思就是有人主動找我,我就出來做事情,沒有人找我,我就深藏自己,不抱怨,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在這樣的觀念下,不但人才不能夠主動推銷自己,少男少女都不可以自由戀愛,必須要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否則就是缺乏應有的矜持,這個類比是孟子講的,他的下文是:“古人不是不願意做官,但必須通過合乎禮儀的途徑,否則豈不是和自由戀愛一樣了!”
自由戀愛與毛遂自薦都是自我推銷,沒有以禮自防的表現,一個人如果輕易的向欲望屈服,在古人看來就是不夠矜持,算是嚴重的“非禮”的行為。今天我們電視裡的選秀節目、相親姐妹、應聘節目都是如此,所以隻能逼得正人君子們“非禮勿視”了。
禮與野
“禮”的反面是“野”,在古代自由戀愛也叫作野合,今天的我們已經從“禮儀之邦”的規則與束縛中脫離出來,所以“野合”這個詞我們今天怎麼看都充滿了低級的惡趣味。
在《史記》中就記載:孔子是野合的産物。很多學者從現代人的角度去解讀孔子的出生,這實在是無聊的很,“野合”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孔子的父母隻是沒有經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已,實在是沒有草堆裡那點事情。
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就更能體會自我推銷在古人眼裡是多麼可恥的一件事情了,在禮制下所有人的積極上進都隻能表現在對“道”的追求上,《莊子》把這個内容講解的最為透徹說:聖王之治一定是君王自己尋死覓活不想幹,但是大家都死纏爛打架着他幹。
漢朝承接了秦與東周,在出仕為官的層面上非常照顧君子的矜持,當時選拔人才用察舉制:地方官有責任區發掘人才,推薦給中央。但隋朝以後所有局面都變了,隋朝的人才制度叫做科舉,科舉之下君子的矜持被打擊的體無完膚,也從此刻開始人們必須學會自我推銷。
科舉與皇權
隋唐以後社會上皇權意識加強,人們不再考慮君子與文人的矜持,而轉變思路重點關注皇帝的面子,在科舉剛出現的時候很多真正有氣節的人是羞于應考的,沒皮沒臉的家夥卻蜂擁而至。用經濟學原理解釋,這就是劣币驅逐良币的逆淘汰機制,久而久之,政府裡還能剩下幾個正人君子呢?
那些保持氣節的君子,不參加科舉不是簡單地不做官的問題,而關乎到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在這裡面就有很大一批人本身就窮,卻很有政治抱負,可惜放不下臉去參加科舉,一輩子都在糾結與貧困中渡過,晚唐詩人李商隐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人物,一輩子都生活在在考和不考之間。
然而這還不是最要命的事情,更要緊的是科舉制度與科舉内容的錯位,制度上鼓勵大家“非禮”削尖腦袋的自我推銷,但是内容上卻偏偏是儒家經典,尤其是“禮學”,這讓很多古代知識分子認知失調。
好了,關于“非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的内容就到此結束吧,今天的内容您隻需記住三點:第一、毛遂自薦的故事在古代其實是“非禮”行為的典型,并不被人們推崇;第二、“禮”的反面是“野”,在古代自由戀愛也叫作野合;第三、科舉制度與科舉内容出現了錯位,讓很多人認知失調。
謝謝賞閱,您的關注是對“王庶文講壇”最大的鼓勵。“王庶文講壇”緻力于中西方文化、曆史、美文、詩詞創作,謝謝您的支持。#國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