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衆号:樊登讀書,ID:readingclub_btfx 。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在聞是教育精品微課上,王瑞君老師的《讓孩子成為自己》讓小編印象最刻的就是:每一個孩子都是幾千億個精子優選出的最好的那一個,因此,他的生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生命借助父母而來,愛是生命成長的營養,最好的愛,就是讓他成為他自己!
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屬品,更不是來替父母完成人生缺憾的人,孩子有權利對自己的人生做出選擇,而父母不需要為了孩子而丢失了自己的生活,感受自己,感受當下!
我們生而為人,是一種幸運,小編祝福大家都能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上周末參加朋友的婚禮,許久不見的大學同學見了面。
聊天時自然免不了商業互吹,從怎麼保養頭發到穿什麼鞋好看,誇一通對方眼光品味,順便交流購物心得。
但一向開朗活潑的小言很少出聲,隻偶爾配合地笑笑。
我這才想起,一直以來最開朗最合群的小言已經很久不在朋友圈曬生活了。
以前,小言是我們幾個好朋友中最時尚的人,經常給我們科普品牌和各種護膚化妝産品,我們一直以她為風向标,她說哪個好,我們就攢錢買。
因為這個興趣愛好,小言去做了時尚編輯。她還自己開了個公衆号講穿搭和挑選美妝,積累了一批粉絲。她每天都和我們分享今天漲了多少粉絲,有多開心。
有了孩子後,一切都變了,全家的重心都轉移到孩子身上。
養孩子花銷大,那就減少個人支出。時間不夠,就降低了公号的更新頻次。
後來,孩子要上早教,要報各種班,她漸漸有心無力,放棄了公号。
再後來,她辭去了時尚行業的工作,轉投其他行業。
小言苦笑着說:“雖然現在的狀态不如以前,但是隻要孩子好,一切都好。”
孩子好,一切都好。
你是不是覺得這句話似曾相識?
一開始是“隻要孩子好,一切都好”,“孩子是我唯一的希望”,後來逐漸轉變成“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
“如果當初不是因為你,我早就怎麼樣。”
“爸爸媽媽砸鍋賣鐵,也要給你怎麼怎麼樣。”
有人說,家人,尤其是親子關系,應該要像樹林,彼此的根系在地面之下支撐,而地面之上又能夠各自成長共擔風雨。
而不是把所有的希望,所有的精力和寄托都放在孩子身上,逐漸失去了自已的追求和夢想。
papi醬在3月8日國際婦女節那天,做了一個專門說父母與子女關系的專題,提到了人生的幸福感。
發這個視頻的初衷,源自papi醬去年在微博po了一張和她媽媽的聊天截圖。
她媽媽說,你最近很忙很累吧,媽媽很心疼,你要照顧好自己哦,媽媽現在要去K歌了。
這條微博最高贊的評論說:我媽經常表達我一切都是為你活着,我真的真的很累。
這一次,papi醬描述了她和她媽媽相處的狀态。
過年在家時,她的媽媽會問她有什麼安排,因為自己有個聚會,擔心她在家裡吃飯的問題。即使她已經結婚多年了。
早幾年她媽媽退休時,papi醬給她報了個老年大學,她媽媽覺得,孩子不想在家看到自己。
冬天冷時,家裡有台取暖器,隻要papi醬在家,取暖器一定隻在她的房間裡,媽媽隻會說:“我不冷。”
沒有子女希望父母一直任勞任怨,毫無生活可言。
而當父母說,我的一切都是為了你,給孩子帶來的,更多的是負罪感,因為孩子可能認為你這糟糕的生活都是自己造成的。
papi醬說:“我們都希望對方可以過得開心,過得幸福。
你們的生活不應該隻有子女,尤其是在子女獨立以後,我希望你們的幸福感,不是全都來源于子女,幸福感應該由很多很多的事情組成。可以是養花,和朋友的聚會,吃到好吃的菜,這些所有的東西都可以組成幸福感,而不是僅僅隻有子女。”
是啊,幸福感來源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家庭生活、感情狀态、工作狀态,小到今天晴朗的天氣,一本讓你頗有收獲的好書,一杯可口的奶茶,這些都能組成你的幸福。
就像papi醬說的那樣:你的幸福和快樂并不應該100%來自子女,你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
台灣藝術家汪曉青在某社交平台裡發了一組母子照,引起了大量關注。
從2001開始,汪曉青幾乎每年都會拍一張與孩子的合影,從預産期前一天至今, 18年已經過去。
28歲那年,汪曉青剛到英國念藝術博士,剛上了一兩節課,突然發現自己懷孕了。這個完全不在預期中的孩子,讓措手不及的汪曉青在衛生間大哭了一場。
一向喜歡小孩的汪曉青猶豫了,她是個藝術家,藝術家是一個非常堅持自我的角色,可是身邊的經曆告訴她,很多母親幾乎都是一個犧牲自我、抛棄自我的角色。這跟藝術家實在太沖突了。
這時,她一個36歲的丹麥同學也懷孕了,與她相反的是,這位同學講到寶寶時非常開心。
她決定生下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改變傳統母親的樣貌。
她說:“我想賭一下有沒有可能,他成長為他,我還能是我。”
所以,從2001年預産期的前一天的第一張照片開始,幾乎每年,汪曉青都會和孩子合影,記錄當時當時的心境。
和一歲的寶寶一起按下快門;慶祝受傷的孩子終于可以再一次自己行走;孩子說自己溫柔,喜歡畫畫的孩子成為自己的創作源泉;面對不聽搬遷時的不安;兩人的身高一樣時;她通通用照片記錄下來。
為什麼要花用十幾年的時間來拍這些照片呢?她說:“我想告訴大家,母親不是一個單一、刻闆的犧牲者形象,而是創造者,不但創造了生命,也在親子關系上持續地創造着多樣化的生活體驗。”
這十八年,孩子,也成為了他長成了一個獨立的、能夠接納平等和多元的個體。汪曉青經曆了博士畢業,做原住民文化的研究,參加請願活動,創辦一個繪畫機構,把美好的藝術傳遞出去,她還是她,依舊保持了自我。
“今年,他即将18歲,而我也終于能再次穿下我20歲時的衣服了。自從生産之後我一直都無法再穿回20歲時的衣服,現在可以把這些衣服拉上去,我覺得真的好清爽,也很感動。雖然無法回到二十幾歲的狀态,但做母親的這18年——他終于成長為他,而我依然是我。”汪曉青說。
做母親的這18年,他終于成長為他,而我依然是我。
之前看到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你要搞清楚自己人生的劇本——不是你父母的續集,不是你子女的前傳,更不是你朋友的外篇。
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與其說是一種奉獻,不如說是一種控制。給孩子的,應該是無條件的愛,而不是無條件的犧牲,父母,不該隻是一個犧牲自我,抛棄自我的角色。
因為人生的幸福感不是100%來源于子女,而是你本身。
我希望,我們做了父母以後,也能像汪曉青那樣,将孩子培養成獨立的個體,而“我還是我”。
做好父母,更要做好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