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0 21:21:09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順治帝第三子,生母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1

康熙帝

執政初期,國内國際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嚴峻局勢,他堅持大規模用兵,以實現國土完整和統一。康熙帝少年時就挫敗了權臣鳌拜,開始真正親政。九年,肅正朝綱,恢複内閣制度,頒布《聖谕十六條》。成年後,康熙二十年,平定三藩之亂;澎湖海戰,統一台灣;挫敗沙俄侵略軍,簽訂《尼布楚條約》,确保中國對黑龍江流域的主權;三征噶爾丹,并取得勝利;創立“多倫會盟”取代戰争,聯絡蒙古各部。在政治上加強中央集權;标榜仁政,籠絡漢族士人,同時注意休養生息,發展經濟。但是康熙帝晚年倦勤,出現吏治敗壞的現象。另外,衆位皇子因為廢太子事件而争奪皇位,對康熙帝晚年政治産生了不良影響。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有學者尊之為“千古一帝”,也有學者尊稱其為“千年一帝”。康熙六十一年農曆十一月十三日崩于暢春園,終年69歲。廟号聖祖,谥号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葬于景陵。傳位于第四子胤禛。

康熙大帝上位史挫敗四大輔臣

在曆史上,鳌拜确實是一個飛揚跋扈的權臣,根本不把年少的康熙放在眼裡,但就是這個少年天子,最終卻把不可一世的鳌拜抓進了大牢。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2

鳌拜畫像劇照

鳌拜這個人,仗着自己掌握着兵權,于是便為所欲為,一次朝賀新年的時候,他竟然穿着黃袍,要知道在清朝那個時候,黃袍是帝王才能穿的。而且,鳌拜确實有不臣之心,有一次鳌拜生病在家,康熙皇帝去他家裡探望病情。可是讓人想不到的是,侍衛竟然在鳌拜床下發現竟然有一把鋒利的刀。當時場面十分尴尬,可是康熙當時十分機智地說,這隻是滿洲的一種故俗,大家不用感到驚奇。康熙的話頓時讓場面得到了緩解,不然真的難以預料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情。

鳌拜的這種驕橫跋扈,自然讓康熙十分不爽,雖然康熙當時隻有十幾歲,但他已經開始想着怎麼除掉鳌拜,收回屬于自己的權力。他派人在滿族貴族裡挑選了一些身體強壯的少年,讓他們每天練習摔跤,并讓他們擔當自己的貼身侍衛。鳌拜以為這隻是少年天子貪玩的把戲,并沒有怎麼放在心上,殊不知他後來就栽在這群練摔跤的少年們的手裡。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3

鳌拜劇照

康熙八年的時候,康熙跟索額圖一起制定了一個計劃,那就是想辦法讓鳌拜的親信離開京城,然後派忠心的人掌握了保護京城的軍隊。時機成熟後,康熙下了一道聖旨,招鳌拜進宮商量事情,鳌拜并沒有發現這是一個陷阱,結果他一腳踏進内宮裡,一群少年侍衛就沖了上來,把他壓在了地上。鳌拜雖然十分勇猛,力氣也比較大,但畢竟上了年紀,奮力反抗也沒能站起來,就這樣鳌拜就被少年康熙生擒了。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4

鳌拜

鳌拜被抓後,不少大臣都建議康熙立即處死鳌拜,可康熙念着往日為清朝立下的功勞,免去了他的死刑,隻将鳌拜關押了起來,不過沒過多久,鳌拜就死在了關押他的地方。

接下來,康熙就開始收拾鳌拜的其他黨羽,不少人被殺或者被免官。從鳌拜的倒台,其實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一個權臣不管他有多大的權力,如果皇上不是完全糊塗的人或者軟弱的傀儡皇帝,隻要皇帝想收拾你,總能想到辦法讓你倒台的。鳌拜運氣不好,恰好康熙不僅不是一個糊塗的人,反倒是雄才大略,通過幾個回合的博弈,最終鳌拜被康熙收拾掉,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鳌拜雖然手握天下的兵權,但這最終并沒有幫上他什麼忙,反倒隻讓他更加目中無人,輕視年少的康熙皇帝,最終這也加速了他的滅亡。

康熙大帝生平豐功偉績

康熙皇帝不僅能文,而且能武。他自幼習武精于騎射,能百步穿楊,是個神箭手。在圍場狩獵時,他所獲野獸極多,一天竟打死了三百多隻兔子,累垮了三匹馬。康熙皇帝精力旺盛,為他治理好國家提供了保障。康熙14歲開始親政,清除了擅權的鳌拜,将大權緊緊地掌握在自己手裡,每天都要禦門聽政。禦門聽政即皇帝親自主持朝廷會議,和朝廷重臣商議和決定軍國大事。禦門聽政的地點最初在乾清門前,因此稱作禦門聽政。參加禦門聽政的主要是九卿、六部尚書和左都禦使、通政使、大理寺卿,還有大學士參加禦門聽政的還有起居注官。後來,聽政的地點經常變化,有時在中南海瀛台勤政殿,有時在暢春園甯居,有時在避暑山莊澹泊敬誠殿等地。

康熙從14歲親政以來,每天禦門聽政,一年四季,無論冬夏,從不間斷。聽政的時間一般在早上5點左右,因此又稱早朝。康熙從親政之日起,到去世之前,除因生病、三大節、重大變故外,幾乎沒有一天不聽政。北京的冬天很冷,仍堅持在乾清門前舉行最高朝廷會議實屬不易。康熙皇帝親政後,将三級河務、漕運三件大事寫在宮中的柱子上,發誓一定要處理。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5

吳三桂畫像

三藩指三個降清的明将,鎮守雲南的平西王吳三桂、鎮守廣東的平南王尚可喜、鎮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三藩占據要地,擁兵自重,成為清初的三個地方割據勢力,其中以吳三桂實力最強。從順治朝開始,軍費開支浩大,每年入不數出。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6

尚可喜畫像

以順治十七年(1660年)為例,國家正賦收入875萬兩白銀,而雲南一藩就要900多萬兩白銀,竭全國之财尚不足一藩之需。到了康熙初年,财政困難日益嚴重,國家錢糧大半耗于三藩而三藩在自己的獨立王國裡設立稅卡,私行鑄錢,圈占土地,掠賣人口。平西王吳三桂還自行選派官員,無視朝廷。康熙皇帝除掉鳌拜後,三藩成為他最大的心病他要削平三藩,強化皇權。當時,朝廷上絕大多數人反對撤藩,支持撤藩的隻有兵部尚書明珠、戶部尚書米思翰等少數官員。康熙皇帝力排衆議,毅然決然下令撤藩。經過八年的平叛戰争,終于取得了削平三藩的勝利。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7

耿精忠

随後,康熙皇帝着手統一台灣。明天啟四年(1624年),荷蘭人侵占台灣。順治十八年(1661年),鄭成功從荷蘭人手中收複了台灣。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承認南明的正統地位,對抗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抓住鄭經死後,其子鄭克年幼、部屬内江的時機,以施琅為福建水師提督,率軍攻下了台灣,從而統一了中國。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8

鄭經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9

施琅

黑龍江南北大地在皇太極時已經歸屬清朝。清軍入關後,沙俄乘機東進,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占領了雅克薩(今阿爾巴津)、尼布楚(今涅爾琴斯克)、呼瑪爾(今呼瑪)等地。康熙解決台灣問題後,指揮軍隊進行兩次雅克薩自衛反擊戰,取得了勝利。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同俄國在尼布楚簽訂《中俄尼布楚條約》,規定了中俄兩國的東段邊界,劃定以額爾古納河、格爾畢齊河和外興安嶺為界,整個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和烏蘇裡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内,都是中國的領土。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10

康熙時期中國版圖

這是中國曆史上同外國簽訂的第一個平等條約,是康熙皇帝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偉大勝利。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解決了漠南蒙古問題,康熙則進一步解決了漠西蒙古和漠北蒙古的問題,使蒙古成為清朝北部的堅固長城。康熙皇帝說“昔秦興土石之工,修築長城。我朝施恩于喀爾喀,使之防備朔方,較長城更為堅固。”康熙帝六次南巡,治理黃河、淮河、運河、永定河,并興修水利,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康熙皇帝重視文化教育,主持纂修了《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律曆淵源》《全唐詩》文鑒》《皇輿全覽圖》等,總計六十餘種,兩萬餘卷,為中華文化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皇帝病逝前,決定傳位于皇四子胤禛。

康熙一生的錯誤決定廢立太子,造成晚年九子奪嫡

康熙晚年時發生的九子奪嫡事件,不僅在當時民坊之中掀起一陣紛纭議論,宮中流言四起使得各黨派更加緊張慎重,在如今仍能夠出現在人們茶餘飯後的閑談之中,被史書用文字的方式所記錄下來,并且有各式的小說或影視作品呈現了這個曆史事實,使得這個事件廣為流傳開來。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11

康熙九子

這件事要從康熙四十七年皇帝下令廢太子一事說起。由于嫡長子夭折,身為嫡次子的胤礽便被立為了皇太子。

但在被立為皇太子的胤礽被康熙認為“不法祖德,不遵朕訓”,私自拉黨結派,有失皇太子身份,因此在胤礽三十五歲時廢除了他的皇太子身份。

這是胤礽第一次被廢太子,在此之後各個皇子開始蠢蠢欲動,虎視眈眈地對着皇太子這個位置進行了一系列的行動。

在這些皇子之中,有九個皇子參與了對嫡位的競争,有的阿哥則選擇扶持其中的皇子,加強這個皇子的勢力。因此,這個曆史事件被稱為“九子奪嫡”事件。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12

劇照在康熙四十七年的廢太子事情的一年後,康熙再次立胤礽為皇太子。然而在康熙五十一年時四年前的曆史又重新上演了,胤礽第二次被廢太子。

自此皇太子被幽禁宮中,永遠地遠離了政治舞台,完全退出了對于皇位繼承人的競争。此時擂台上四爺黨和八爺黨兩大勢力,三阿哥主動退出了競争。了解曆史的我們也知道,四爺黨赢得了康熙的青睐,取得了最終的勝利,将雍正推上了皇位。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13

畫像

“九子奪嫡”完整的故事是曲折而漫長的,充斥着勾心鬥角與腥風血雨,一篇文章不足以描寫出所有的細節,想要了解更多的情節應閱讀相關的曆史記載。現在,我們不妨将目光轉向“九子奪嫡”事件背後所呈現的症結,以及其所造成的影響,探究比具體情節更加有意義的問題。

“九子奪嫡”實際上是對于嫡長子繼承制中存在的問題的一次最充分的體現。遍觀整個中國曆史,除了清朝中前期的“九子奪嫡”事件,沒有任何一個朝代在其穩定時期有出現如此明目張膽,并且人數之多的皇子争奪皇位繼承人事件。

曆史事件存在着偶然性,但也同樣是必然的。在嫡長子繼承制經曆了由先秦孕育到兩千多年成熟發展的過程後,終于在封建王朝末期深刻地暴露出這個制度的弊端。

由于在嫡長子繼承制下皇位繼承人是完全公開的,并且擁有着幫助皇上處理部分政務、在皇上外出時代替處理政事以及從軍出征等權力。而這些特殊的權力卻容易引發皇太子與其他利益集團,甚至是與皇帝之間産生矛盾,誘發黨争。

被稱為“國本”的皇太子一舉一動都關乎整個社會的根基是否穩定,當皇太子自身性格及能力不适合作為皇位繼承人并做出某些舉動時,則不利于社會的穩定。而以皇子為核心的黨争的影響力則足以破壞政治的穩定,影響社會的正常生産。

作為這場你死我活的争鬥中的幸存者,雍正深刻地了解這個皇位繼承制度的弊病。因此,為了防止再次出現皇子争奪繼承權的現象,他建立了秘密立儲制度,即繼承權不一定為嫡長子所擁有且不立太子。

皇帝将寫有皇位繼承人的昭告寫好後放于懸于乾清宮正殿的“正大光明”匾額之後,當皇帝駕崩後方可從匾額後取出昭告并宣布皇位繼承人的姓名。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14

劇照,正大光明店

繼承人在取得皇位前沒有特别的政治權力,因此也不會産生黨争。有學者将其命名為“隐姓儲權”,換言之就是有繼承權,但沒有與其他皇子相比特殊的政治權力。

事實上,繼承制度的改變也是清朝時期皇權高度集中的一種體現。皇帝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自主地選擇皇位繼承人,便不會出現萬曆時期“争國本”這樣的事件。同時,皇位繼承人手中沒有過多的政治權力,也就有效地避免了與皇權的摩擦和沖突。

清代愛新覺羅跟玄烨是什麼關系(清史解讀愛新覺羅)15

雍正帝

雍正朝代後的各年代也不完全按照秘密立儲制度選擇皇位繼承人,而是相應具體情況作出了一些改變。“九子奪嫡”事件是皇位繼承制度改變的直接原因,推動着封建王朝下皇位繼承制度的更加完善。

總結

康熙大帝是我國封建王朝當中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一生創造了無數偉績?為後面的乾隆盛世奠定了初步的版圖基礎,當然康熙後期,晚年國家的吏治已經很腐敗了,國家經濟發展相對來說比較緩慢。下一篇章為大家講解為乾隆盛世奠定經濟基礎的雍正帝。他是清朝曆史中最辛苦的皇帝,也是上位最具争議的皇帝。但是他為他兒子留下了一片大好河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