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内容:
正數和負數的意義
二、 學業要求:
理解負數的意義,會用正數和負數表示具體情境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三、教學目标:
1. 通過生活實例認識,引出負數,使學生體會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學生能夠自己列舉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生活實例,提高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2. 通過生活實例分析,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進而歸納出負數的概念。理解負數的意義(實際意義和數學意義),提高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3. 通過具體實例分析,理解0的不同意義,說明實例中0的含義,提高分類思維能力。
4. 在熟悉的情景中,會用正數、負數表示具體相反意義的量,提高數學應用能力。
四、重點與難點:
(一)重點
1.在實際示例中,歸納理解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況能力;
2.理解正數、負數、零的概念生成過程,提高學生對于知識認知深度。
(二)難點
1.正數、負數、零的概念生成過程及理解深度;
2.在熟悉的情境中,會用正數、負數、零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并能解釋實際意義;
3.通過實例分析,理解零是正數、負數的“基準”,滲透分類讨論思想。
(三)核心理解
1.充分聯系實際生活,從生活現象中觀察分析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然後用數學的方式表達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抽象概括出正數、負數以及零的概念;列舉生活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并解釋現象背後的數學意義。
2.正數、負數、零的認識與理解,本身就是分類的過程,注重分類讨論思想的灌輸,分類的标準是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理解相反意義和分界線的意義尤為重要。
五、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Ø 問題1 哪位同學知道這些圖片介紹的是什麼内容?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教師補充說明數的産生與日常生活、生産實踐的關系,感受數的擴充的必要性.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受數的産生和發展離不開生活和生産的需要。通過對于圖片的觀察,能夠解釋具有相反意義的量,注意到負數的出現,解釋負數的實際意義。類比“反義詞”,提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并且盡量讓學生概括“具有相反意義的量”
Ø 問題2 請同學們觀察一下:水面之上與水面之下,零上與零下,收入與支出,地上與地下的分界線是什麼呢?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正負數的分界線的實際意義,為0的意義理解打基礎。
Ø 問題3 請同學們閱讀本章的引言.你能嘗試着回答一下其中的問題嗎?
師生活動:學生思考并嘗試解釋.對于其中的問題(1),如果本地氣溫有低于0℃的情況,可以選擇自己所在地區的氣溫狀況進行描述.
設計意圖:引言中的問題,有的學生憑生活經驗可以回答,有的不能回答。讓學生閱讀并嘗試回答,一方面讓他們感受在生活、生産中需要用到負數,另一方面讓他們知道,要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學習新的數的知識,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得實際問題與數學表達建立關系,體現數學表達的簡約和方便。
(二)觀察感知,理解概念
Ø 問題4 根據小學的知識,你能指出上述例子中哪些是正數,哪些是負數嗎?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給出正确答案後,教師給出正數、負數的描述性定義:
大于0的數叫做正數,在正數前加上符号“一”(負)的數叫做負數.
Ø 問題5 閱讀下面這段文字,你能舉例說明什麼叫一個數的符号嗎?
師生活動:學生閱讀,舉例。(隻要學生能舉出與教科書上不同的例子,并說明它們的符号就表明他們看懂了這段話.)
教師:一般地,正數的符号是“十”,負數的符号是“一”.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閱讀教科書,以培養他們的讀書習慣.通過學生舉例,可以檢驗他們對這段課文的理解情況.因為“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是一種規定,所以老師直接說明,學生記住就可以了.基本上已經給出負數的定義。
3.例題示範,學會應用
例1(1)一個月内,小明體重增加2kg,小華體重減少1kg,小強體重無變化,寫出他們這個月的體重增長值;
(2)某年,下列國家的商品進出口總額比上年的變化情況是:美國減少6.4%,德國增長1.3%,法國減少2.4%,英國減少3.5%,意大利增長0.2%,中國增長7.5%.寫出這些國家這一年商品進出口總額的增長率。
師生活動:教師提問:你是怎麼理解問題(1)的?
如果學生回答不完善,再追問:這個問題中,哪些詞表明其中含有相反意義的量?小華體重減少1kg,你認為應該怎樣表示他的體重“增長值”?
師生合作回答上述問題.估計學生解釋體重“增長值”的意義時會出現困難,教師可以在學生解釋的基礎上補充總結:體重增長值可能是正的,也可能是負的,體重增長值為負數,相當于體重減少.
教師:你能仿照第(1)題的解答,自己解決第(2)題嗎?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問題情境,使學生學會用正數與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方法,通過師生合作,突破用正數、負數表示指定方向變化的量這一難點.通過不斷追問,引導學生逐步理解題意,重點是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詞。加深對于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理解,通過例題設置應用将實際問題與數學問題建立起聯系。
Ø 問題6 你能從例題的解答過程中,總結一下如何用正數、負數表示實際問題中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嗎?
師生活動:學生總結,師生共同補充、完善.要總結出:
(1)先找出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詞,如“增加”和“減少”、“零上”和“零下”、“收入”和“支出”、“上升”和“下降”等;
(2)選定一方用正數表示,那麼另一方就用負數表示;
(3)實際問題中,有時需要描述指定方向變化的量,如本例中,進出口總額“減少6.4%”要表示為“增長-6.4%”,這就是說,增長量是一個負數實際上是減少了,也可以說成是“負增長”;
(4)當數據沒有變化時,增長率是0.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及時總結,提煉出可以指導解答其他同類問題的一般性結論.一般而言,我們習慣上把“上升”“盈利”“增加”“收入”等規定為正,把與它們相反的量規定為負。将實際問題數學化,數學的表達方式簡單,并且可以進行計算。
Ø 問題7 請同學們自己舉出一個能用正數、負數表示其中的量的實際例子,并給出答案。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剛剛總結出的結論解決問題.應用知識,加深理解。
4.鞏固概念,學以緻用
練習:教科書上練習,鞏固知識,學以緻用
設計意圖:鞏固性練習,同時檢驗用正數、負數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的掌握情況.
5.歸納小結,反思提高
師生共同回顧本節課所學内容,并請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1)你能舉例說明引入負數的必要性嗎?
(2)你能用例子說明負數的意義嗎?
(3)有人說,增加一個負數就是減少一個正數,減少一個負數就是增加一個正數.你能舉例說明嗎?
6.布置作業
同步訓練題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