埙,是用陶土燒制的一種吹奏樂器,也是中國最古老的吹奏樂器之一,迄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曆史,在半坡村仰韶文化遺址出土的陶哨就是埙的原始雛形。
埙的形狀或園、或扁,音色優雅、渾厚。
陶埙在古代主要為誘捕獵物所用,是中國最古老的閉口吹奏樂器。陶埙在八音中是屬土音,最早文獻記載始于《詩經》“如埙如篪”,還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詩句。在周代奴隸制社會已相當流行,秦漢以後用于曆代宮廷雅樂。
據考古學家考證,埙産生于史前時代,距今上限7000年。埙分為頌埙和雅埙。所謂雅埙,指體積大(“大如鵝卵,謂之雅埙”《三禮圖》),在雅樂中應用;所謂頌埙,指體積小(“小者如雞子,謂之頌埙”《三禮圖》),常在雅樂之外的其他宮廷音樂中應用。
白鹿原上的手工制作技藝項目傳承人趙軍是陶埙制作的第四代傳人,也是市級非物質文化的傳承人,他制作的陶埙一直采用原始工具和純手工的制作方法,要用經過一年以上的醒土,工序上經過選土、和土、揉踹、捏胚、整形、開孔、磨光、燒制等八大工序和上百道小工序才能完成,形狀各異、圖案精美古樸,使陶埙這種古老的樂器煥發了生機。
“陶埙是樂器裡最可憐的。曆史最悠久,卻沒有專業的演奏培訓。”趙軍說。
這位對陶埙充滿“憐惜”的關中漢子是白鹿原上陶埙制作的第四代傳承人,今年33歲。
他是最年輕的非遺傳承人之一,
因為喜愛,所以堅持
因為情懷,所以嚴謹和創新。
11月18日華商網全民亂拍二十多位攝友在版主那些花兒的帶領下來到白鹿原上趙軍的陶埙制作作坊
用鏡頭記錄陶埙的制作過程和演奏。
埙以它那特有的神韻,獨占八音之土,曾在普通百姓中廣為流傳,也是宮廷樂隊的重要組成部分,用于合奏或獨奏。然而到清朝末年,人們除了在欣賞宮廷雅樂時還可偶或一聞埙樂外,幾乎不記得還有埙這樣一種樂器了。到了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在公演中埙樂幾絕于耳。
古人将埙的聲音形容為立秋之音,更使我們體會到一幅朦胧而另人神往的藝術畫面:秋天是金黃色的,是冷靜的,是另人深思的,時光流逝,又有一種淡淡的悲凄和感傷。秋風掃落葉的現實,又使人平添幾分愁緒。這就是埙的聲音,這就是立秋之音。
1993年,中國第一位民族管樂碩士劉寬忍與當代作家賈平凹出版了《廢都》的埙樂專輯。這次音樂家與作家的聯袂,讓更多的人首次通過文學作品熟悉了埙,了解了埙,影響頗為深遠。
“埙,表面上看很普通,但它放射出的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它透射出的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與華夏文明的精髓,未來發展,不可估量……”
圖片來源:華商論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