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百善孝為先行孝即是積德

百善孝為先行孝即是積德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6 05:24:23

百善孝為先行孝即是積德?這句話的意思是:所有的善行首先講求的是孝,但隻看心中有沒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為,如果考究行為的話,那麼窮人家就沒有孝子了所有的惡行中最惡的就是淫,但隻能看他的行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話,這世間就沒有完美的人了,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百善孝為先行孝即是積德?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百善孝為先行孝即是積德(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迹)1

百善孝為先行孝即是積德

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迹,論迹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所有的善行首先講求的是孝,但隻看心中有沒有孝,而不能考究他的行為,如果考究行為的話,那麼窮人家就沒有孝子了。所有的惡行中最惡的就是淫,但隻能看他的行為,而不能看他的心,如果看心的話,這世間就沒有完美的人了。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這句話的典故出自于晚清近代著名文學品評家王永彬所作的儒家通俗讀物《圍爐夜話》。原文如下:

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

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所以淫是萬惡之首。

孝是指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裡的長輩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種穩定倫常關系的表現。

人類還是很脆弱的。當五雷轟頂、山呼海嘯、風雨飄搖的時候,我們終于發現了天地的存在。天地也有自己的身體、自己的節奏、自己的呼吸、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脾氣,它并非是任我們宰割的對象。在我們哆哆嗦嗦、戰戰兢兢的時候,狂熱的頭腦有所冷靜,邪惡的心靈有所澄明,麻木的軀體有所感覺。當天地突然現身的時候,我們吃驚的發現,天地一直在我們的頭頂,一直在在我們的腳下。

大象無形、大音稀聲、大智不言。電閃雷鳴,狂風大作,摧枯拉朽,我們發覺所謂人類的力量是如此的渺小,我們的發明和成就如其說是出自征服自然的欲望,不如說出自對自然的恐懼。所謂飛機大炮、坦克汽車、核彈衛星,居然不能給我們帶來任何安全感。既然這樣,我們得承認,敬畏生命首先得敬畏天地,敬畏神明。“舉頭三尺有神明”意味着在人類的法則之上,還有一個自然的法則。這個法則如同恐怖的達魔斯之劍,懸在頭頂。我們相信這個法則是正義的,不容違反的,而且與人類法則是同構的。它不屬于任何人,因此就屬于任何人。

當一個人在同類當中失去一切的時候,他隻擁有天地。當一個人對人類法則失去信任感的時候,他隻信任天地法則。這個時候,天地法則存在于心中,成為一種信念,律人律己。舉頭三尺有神明,人不得作惡,放縱自己的心與行。

人間未必有公正的清官,天地絕對有公正的神明,所以我們必須誠心正意,三省吾身,俯仰天地,無愧人生。天地的絕對公平還在于,他不僅考察我們的行為,還考察我們的動機,并且在二者之間采取合理的相對主義立場,保持一種有張力的平衡。如,我們知道: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但何謂“淫”何謂“孝”,我們替天地做了一個細則: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迹,論迹寒門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迹不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這句話,我不認為人類在天地法則面前又耍了滑頭,恰恰相反,他不是在亵渎,而是更加謙卑的請天地神明體諒人類道德底線的實際尺度和個人能力的現實局限。

擴展資料:

儒家《孝經》開宗明義章曰:「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由此可見中華文化孝的觀念不隻於孝順父母而已,孝順父母隻是孝道的開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