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人類生命中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良好的睡眠是人體機能的“加油站”。若長期睡眠不好,人體就會産生一系列的軀體症狀和精神疾患。
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精神科主任醫師範勤毅介紹,長期睡眠不好會對人體造成多種影響,導緻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等,影響工作和學習效率;會使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導緻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還會對情緒造成影響,出現焦慮、抑郁、做事情興趣感下降等。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的睡眠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臨床上通常将睡眠障礙分為失眠症、睡眠相關呼吸障礙、過度嗜睡障礙、晝夜節律睡眠障礙、異态睡眠、不安腿綜合征等。”範勤毅醫生說,失眠症是最常見的睡眠障礙。幾乎每個人都曾有過失眠的經曆,但并不是說失眠了,就是患上失眠症了。當失眠每周出現三次以上,引起的症狀維持三個月以上,且一定影響到白天的生活時,才稱之為失眠症。這部分人群一定要盡早就醫。同時也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失眠就給自己扣上失眠症的帽子,越是在意失眠,越容易引起精神緊張,這樣更會導緻晚上睡不好。
範勤毅醫生表示,良好睡眠有以下标準:一是睡眠時間足量,睡眠時間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睡6小時就能恢複體力,完成一天的活動,而有些人則可能需要8小時的睡眠才能從疲勞中恢複過來。二是睡眠應是連續的、穩定的,不能是一天24小時中拼湊起來的幾個小時,夜間醒來的次數也不宜超過2次。三是睡醒後感覺神清氣爽,精神飽滿,如果醒來後感覺困倦、乏力、煩躁,出現不能集中精力、工作能力下降等情況,就說明沒有睡好。
如何獲得好睡眠?範勤毅醫生建議,避免熬夜,保持固定的生物節律,每天在固定的時間上床休息,按時起床;睡前4~6個小時,避免喝濃茶、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飲品;避免夜間運動、外出活動,睡前不要過度用腦等;上床後不要再看手機、聽廣播、看報紙等。
來源: 人民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