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9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了河南航空于2012年提出的重整計劃,終止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重整程序。該信息在日前披露後引發公衆關注。
上遊新聞(報料shangyounews)記者注意到,因2010年的伊春空難,曾經風光的河南航空戛然而止,進入了破産重整。此次公布的重整計劃中,河南省屬企業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河南航投)及深圳航空全資控股公司河南振翔投資有限公司(河南振翔)為河南航空重組方,河南航空成為名副其實的“河南人自己的航空”。
2007年5月16日,深圳航空牽頭共同出資成立鲲鵬航空,後來該公司更名為河南航空,以鄭州新鄭機場為基地運營着多架支線客機,發展前景一度良好。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一架ERJ190飛機在黑龍江伊春機場墜毀,造成了44人遇難。伊春空難的事故調查顯示,河南航空日常經營管理中存在嚴重問題,航空公司于空難7天後被責令停止運行,随後河南航空因經營困難進入破産程序。根據法院此次發布的重整計劃,重整後的河南航空仍将依法承擔“8·24”空難的相關賠償責任,并依法向事故遇難者和傷者進行賠償。
經過長達8年的審理,鄭州中院批準了河南航空早在2012年提交的重整計劃,而此時距離河南航空因伊春空難導緻停飛已過去10年。
河南航空複出的背後,折射了河南省以鄭州打造航空樞紐的雄心勃勃的航空夢。
2010年8月,位于鄭州的河南航空有限公司總部辦公樓。/新華網
1“河南人自己的航空公司”
河南航空的前身是鲲鵬航空。
2007年5月16日,深圳航空、平山公司以及山嶽公司三方共同出資成立了鲲鵬航空,注冊資金為5億元。鲲鵬航空設立後,三家股東繳納了首期出資合計1億元,2007年9月鲲鵬航空開航時,其運營基地設在西安鹹陽機場。2008年,在河南政府的推動下,鲲鵬航空遷移至鄭州,此後鲲鵬航空陸續引進4架E190支線飛機。
河南官方2009年7月發布的消息稱,鲲鵬航空在鄭州開通了至天津、哈爾濱、貴陽等航線,填補了多地在華北地區航線的空白。
鲲鵬航空時任商務總監曾慶藝曾表示,鲲鵬航空将根據與河南省政府簽署的合作協議、市場需求和航線審批情況,還會陸續開通鄭州至溫州、上海、成都等國内重要城市的航線,把鄭州打造成為全國性的支線航空運輸樞紐,并計劃将鲲鵬航空公司打造為“河南人自己的航空公司”。
2009年9月25日,鲲鵬航空距離成為“河南人自己的航空公司”目标更近了一步——企業名稱正式變更為“河南航空”。
《北京日報》當時報道顯示,鲲鵬航空是繼大新華快運更名天津航空後,又一家支線航空公司接受地方政府注資變身區域性航空公司。按照規劃,鲲鵬航空更名為河南航空之後,将完成股權變更,引入河南地方國有資本,成為河南省屬的航空運輸企業。
因深圳航空的若幹變故,河南航空股權的變更在企業名稱變更後就停滞了。
2伊春空難緻河南航空破産重整
2010年8月24日的伊春空難,讓河南航空對未來發展的憧憬成為了泡影。
2010年8月24日,河南航空有限公司E190機型飛機執行哈爾濱至伊春的VD8387班次客運航班任務,飛機在伊春市林都機場30号跑道進近時距離跑道690米處墜毀,部分乘客在墜毀時被甩出機艙。此次事故造成44人遇難,52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30891萬元。
2012年6月28日,《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黑龍江伊春“8·24”特别重大飛機墜毀事故調查報告》顯示,涉事航班機長齊全軍違反河南航空有關規定,在低于公司最低運行标準情況下,仍然實施進近;飛行機組違反民航局有關規定,在飛機進入輻射霧,未看見機場跑道、沒有建立着陸所必須的目視參考的情況下,仍然穿越最低下降高度實施着陸;飛行機組在飛機撞地前出現無線電高度語音提示,且未看見機場跑道的情況下,仍未采取複飛措施,繼續盲目實施着陸,導緻飛機撞地。
調查報告認為,除了執飛機長盲目蠻幹之外,事故也反映了河南航空安全管理薄弱問題。河南航空複雜的股權結構,直接導緻其安全管理混亂。
報告指出,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彙潤投資控股深圳航空期間,深圳航空對河南航空安全運行所需的資金和技術支持不夠,注冊資本一直未到位,且頻繁調動河南航空經營班子,影響了員工隊伍穩定和安全、質量管理。2010年5月,國航股份控股深圳航空後,深航新領導團隊雖然意識到河南航空安全管理存在問題的嚴重性,專門進行了安全督導,但未能在短時間内有效解決河南航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諸多問題。
“8·24”空難發生3天後的2010年8月27日,河南省工商局以“在使用中已對公衆造成誤解,給本來未在該公司投資的河南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為由,撤銷了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名稱,恢複鲲鵬航空名稱。
空難發生7天後,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要求河南航空從2010年9月1日起暫停運行,河南航空的生産經營徹底陷入停滞。
從此,河南航空告别了藍天。
因河南航空不能清償到期債務,債權人西安鹹陽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于2011年10月8日向法院申請裁定河南航空破産還債。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1年10月24日作出民事裁定書,裁定立案受理對河南航空的破産清算申請。法院同時決定,成立河南航空破産清算組并指定清算組擔任管理人,依法履行管理人職責。2011年11月4日,法院作出民事裁定,準許河南航空進行重整。
2020年10月,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批準了河南航空的重整計劃草案。/全國企業破産重整案件信息網
3重整計劃獲批後争取盡早複航
鄭州中院民事判決書披露,2011年11月2日,河南航空向鄭州中院提交進入破産重整申請,并于2012年4月6日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對重整計劃草案進行分組表決,各表決組已表決通過,故請求鄭州中院批準重整計劃。
《河南航空有限公司重整計劃》顯示,根據審計報告,以2011年10月27日為審計基準日,河南航空經清查審定的資産總額約3.71億元,負債總額6.69億元,淨資産-2.98億元,河南航空處于嚴重資不抵債的狀态。重整計劃披露,受外方股東缺位和“8·24”伊春空難的影響,河南航空的經營已陷于停滞并背負巨額債務,“為了幫助河南航空徹底擺脫困境,必須引入有實力的潛在重組方向河南航空提供運營和資金支持。”
鄭州中院認為,河南航空公司通過召開第二次債權人會議對重整計劃草案進行表決,重整計劃通過,決定批準河南航空于2012年提出的重整計劃草案。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經全面遴選,法院最終确認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及河南振翔投資有限公司為河南航空重組方,河南航投及河南振翔将通過重整計劃,分别受讓河南航空70%和30%的股權。工商注冊資料顯示,河南民航發展投資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8月29日,注冊資本5億元,經營範圍包括民航客貨運輸、航空基礎設施等,是河南省省屬國有企業,重點扶持河南本地的民航産業發展。另一重組方河南振翔投資有限公司,則為深圳航空全資子公司。
上遊新聞記者注意到,此次獲得法院批準的河南航空重整計劃,早在2011年8月就獲得了通過。深圳航空和河南省省屬的河南航投簽訂了《關于河南航空有限公司的重組的框架協議》,确定了河南和深航對重整後的河南航空“七三”開的控股方案。2012年,河南航空第二次債權人會議批準了這一方案,但直到2020年10月相關方案才獲得法院批準。
鄭州中院2020年10月19日批準了河南航空重整計劃後,重組方表示将全面支持河南航空啟動複航的各項準備及審定工作,争取盡早實現河南航空複航,“不斷努力将河南航空打造成為一家持續健康發展、有國内影響力的幹線航空公司。”
鄭州中院裁定書顯示,重整計劃的執行期限為法院批準後的三個月。
上遊新聞查詢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獲悉,截至目前,河南航空有限公司的照面名稱(工商執照上的名稱)仍然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張沛,深圳航空、平山公司、山嶽公司仍然為河南航空的股東。目前距裁定下達已經超過了4個月,但河南航空的工商注冊股東信息仍未變更,這也給河南航空的重整增添了些許變數。
截至目前,河南航空的工商注冊股東信息仍未變更,這給河南航空的重整增添了些許變數。/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
4中原大省從未停止的“航空夢”
早在2017年9月,河南省試圖推動河南航空複航就在河南省政府的文件上露有端倪。
當年河南省政府印發的《關于印發推進鄭州—盧森堡“空中絲綢之路”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中披露,“同步推進河南航空公司恢複運營牌照,力争2019年年底投入運營”,此次河南航空重整獲批,顯然和當地政府的規劃有落差。
河南省因高鐵的迅猛發展,航空業發展面臨較大的競争。但近年來,河南以鄭州為中心,大力發展了航空貨運業。2019年2月,鄭州市市長王新偉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加快組建本土客貨運航空公司,推動國内外知名航空物流服務企業落地。
深度參與了河南航空重整的河南航投,也在為河南民航産業的發展多方出擊。2012年9月,河南航投與南航合作,成立南方航空河南航空有限公司,南航與河南航投分别持股60%和40%。2014年,南航河南航空正式實現獨立運營,成為了鄭州機場的霸主級基地航空。
2019年,河南航投再次出手,入股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的廣東龍浩航空,遷移公司注冊地到鄭州市,同時改名中原龍浩航空,成為了以鄭州為主運營基地的國有貨運航司。截止目前,中原龍浩航空的注冊資本增加到了20.14億元。企業查詢平台數據顯示,河南航投和龍浩航空集團分别持股70%和30%。
但是,“河南人自己的航空公司”還停留在規劃階段,河南雖然曾和多家國内民營航空公司洽談合作,但到目前依然沒有自己完全控股的客運航空公司。
重整之後的河南航空,能否實現夢想,值得期待。
欄目主編:秦紅 文字編輯:楊蓉 題圖來源:新華社 資料圖 圖片編輯:項建英
來源:作者:上遊新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