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文解字】“胡”部:
胡、媩(女胡)、㗅(口胡)、鬍(髟胡)、䠒(足胡)、㾰(疒胡)、
餬(食胡)、䭌(胡/食)、糊、醐、瑚(王胡)、䩴(革胡)、衚(行胡)、
湖、煳(火胡)、葫、箶(竹/胡)、楜(木胡)、猢(犭胡)、蝴(蟲胡)、
鶘(鹕):
一、字源字形:
二、含 義:
古(hú):熟食進到口中被咬嚼成爛糊了,表示:爛糊。腐爛。爛糊後再通過咽喉垂直吞咽到胃裡,表示:下垂。垂落。
月:這裡其實是“肉”字。肉(ròu):1.本義:動物的肌肉。2.指供食用的動物肉。
胡(hú):字形為“古月”,表示:在吃食物肉。本義:食物在口中咬碎并咀嚼成糊狀再咽下。
把食物咬碎,表示:細小之物。小。
咀嚼成糊狀,表示:柔軟之物,糊狀之物。
咀嚼成糊狀,表示:任意、隨便。混沌。混亂。
在咬嚼食物時,将肉骨頭、魚刺等雜質吐掉,剩下的精華部分再咽下。表示:精華之物。
在咽下前已将精華部分與雜質分開了。表示:隔離。隔絕。疏遠。
食物的精華部分是垂直咽下的,表示:下垂。下垂的軟物。垂直下垂。約90度的彎曲下垂。以此表示:器物上下垂如胡的部分。
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稱“胡”,外國或外族的稱“胡”。表示:疏遠、隔絕。
牛脖子下的垂肉稱“胡”,鳥獸颔下的垂肉或皮囊稱“胡”。表示:垂直下垂。軟物下垂。
以下為“胡”的孶生字,表達相應的人、事、物、運動或狀态:
1.媩(女胡)(hú):古女子人名用字。
2.㗅(口胡)(音胡):咽下垂也。
3.鬍(髟胡)(hú):長在嘴邊的毛。(注:即嘴邊的毛約90度彎曲下垂。或内部爛糊。)
4.䠒(足胡)(音瑚):[類篇]䠒跪,屈厀也。(注:即約90度彎曲似的。)
5.㾰(疒胡)(音胡):物阻咽中也。(注:即像咽不下去。)
6.餬(食胡)、䭌(胡/食)、糊(hū):塗抹。本義:同“餬”。稠粥。(注:即像嚼爛的食物。)
7.醐(hú):〔醍醐〕古時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精華。佛教比喻最高的佛法。(注:即表示:精華。)
8.瑚(王胡)(hú):1.本義:珊瑚。2.古宗廟盛黍稷的禮器。(注:即表示:精華。)
9.䩴(革胡)(音乎):〔䩴簏〕箭室。(注:即垂直下垂。因為箭一般豎起來放入盛箭器内。)
10.衚(行胡)(hú):小巷。(注:即小。或把街分隔開。)
11.湖(hú):1.陸地上聚積的大水體。2.湖泊,積水的大泊。(注:即把水隔絕開。)
12.煳(火胡)(hú):食品經火變焦發黑;衣物等經火變黃、變黑。(注:即精華之物經火變雜質了。)
13.葫(hú):1.蔬菜名。即“大蒜”。[爾雅翼] 蒜有大小,大蒜為葫,小蒜為蒜。(注:即大蒜自秦漢從西域傳入的。)2.〔葫蘆〕2.1 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實像大小兩個球連在一起,可以盛酒或供觀賞;2.2 這種植物的果實。(注:即下垂。)
14.箶(竹/胡)(hú):1.古書上說的一種竹。2.〔箶簏〕盛箭器。(注:即垂直下垂。因為箭一般豎起來放入盛箭器内。)
15.楜(木胡)(hú):〔楜椒〕同“胡椒”,果實可作調味品。(注:即胡椒原生在西域。)
16.猢(犭胡)(hú):〔猢狲〕猕猴的一種,産在中國北部的山林中,能耐寒。亦泛指猴。(注:即猴中的精華。)
17.蝴(蟲胡)(hú):蝴蝶。(注:即估計為精華之物。)
18.鶘(鹕)(hú):〔鹈鹕〕水鳥,喜群居,捕食魚類。鹈鹕覓食時張嘴,以囊袋撈入大量水,濾去水後吞食其中的魚。(注:即吃精華部分。)
厲明忠 原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