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罕見宋代哥窯瓷器珍品

罕見宋代哥窯瓷器珍品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6 04:45:53

清代,乾隆皇帝對哥窯推崇備至,在《清高宗禦制詩集》中其曾對曆代陶瓷贊詠詩共一百九十九首,其中贊詠哥窯為二十首。如《詠哥窯葵花碗》“哥窯百圾破,鐵足獨稱珍。”《詠哥窯周素尊》“古質天然樸不華”等等,在一個哥窯盤子上,乾隆還曾題寫過:“笑把葵花百圾者,恰如烈士善循名”,可見,乾隆将哥窯的“金絲鐵線”比作了忠烈的節烈之風,有趣的是,乾隆皇帝還曾經為史可法、黃道周等抗清赴死的志士平反,或許,歌頌哥窯在某種程度上,成為了乾隆皇帝一種政治上的需要了。由此,我們也大緻了解了乾隆皇帝對于哥窯的斷代意見——宋代。

 

罕見宋代哥窯瓷器珍品(低調且令人震驚的哥窯瓷器收藏宋明清概論)1

清代哥窯

宋代哥窯瓷流傳于世的數量極其有限,在明代已是極其珍貴之物,因此,在明清各朝已有官方的仿制之物出現。現下能見到的有限的傳世哥窯器,大多收藏在北京和台灣的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和國外也有一些收藏。流落到民問的應是微乎其微的極少數。

宋代哥窯器物身上有着鮮明的時代特征,其器形多以仿青銅器為本,古拙、質樸、渾厚、胎質堅細。哥窯有瓷胎、沙胎兩種胎質;胎骨厚薄不一;胎色呈黑灰、黃等數種。由于釉層非常厚,使器物的外觀圓潤飽滿,其中胎質疏松者叩之聲音沙啞,呈色土黃,似欠火力,釉質凝厚如堆脂,釉色有粉青、月白、灰黃、深淺米黃多種。釉面均開裂有不同角度的冰裂紋狀紋片,色淺黃者如金絲,色黑者宛如鐵線,兩者交錯如織,故名“金絲鐵線”。釉中蘊含的氣泡密集,顯微鏡下如同凝聚的釉面則光澤瑩潤,油滑如酥、如膚微汗隻感。器物口沿多精銳窄小,故厚釉難以留存而顯現胎骨黑色,此一現象傳統上稱為“紫口”,垂釉多在口邊下處形成略為高突的環形帶,除“官窯”外,是為宋代瓷器一絕。後世各窯口作品及曆代仿哥窯器均無此特殊現象。

罕見宋代哥窯瓷器珍品(低調且令人震驚的哥窯瓷器收藏宋明清概論)2

清代禦窯廠于康熙朝開始仿哥窯,乾隆時期的仿品最多,品質也最好,他甚至頒發多道谕旨,要求仿燒力求似真。在此之後,幾乎曆朝都有仿哥窯。黃骥介紹,明清時期的仿哥窯瓷器,一般注重仿制瓷器的釉色和開片,造型則比宋哥窯更為多樣,其中尤以雍正、乾隆朝的仿制水平最 高;另一類是純粹摹古的作品,現在已經很難判斷其與宋哥窯的區别;還有民窯仿制的哥窯,但品質就大打折扣了。

哥窯的窯址有三說:一是浙江龍泉,曾在龍泉出土一批黑胎青瓷,與文獻記載的哥窯特征相符;二是杭州,明代的高在《遵生八箋》中認為在此;三是景德鎮,傳世哥窯的成分與同時期景德鎮瓷器的成分相同。考古發掘南宋内司官窯時,在元代地層出土一些瓷器殘片,它們的特征與哥窯瓷器接近,因而有觀點認為,傳世哥窯有可能是後代仿制哥窯的産品。

罕見宋代哥窯瓷器珍品(低調且令人震驚的哥窯瓷器收藏宋明清概論)3

筆者收藏底部

《大元清涼寺禦哥窯制》銘文瓷器,應為大元大德年間,約1300年左右的器物,它的出現印證四個事實: 一 商丘清涼寺确實是哥窯窯口所在地; 二 哥窯窯口在南宋時保留完整,從未停燒; 三 清涼寺哥窯原始窯口從創燒到斷燒約360年左右; 四 元青花并非元朝皇室的唯一禦用瓷器。

罕見宋代哥窯瓷器珍品(低調且令人震驚的哥窯瓷器收藏宋明清概論)4

筆者收藏局部圖示

哥窯瓷器的胎較為複雜,從胎質上看,有泛灰、淺灰、深灰等灰胎,這類灰胎器在傳世哥窯瓷器中數目最多,其胎質較堅細,叩之聲響悅耳。哥窯瓷器屬青瓷系列,釉色為青釉,濃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色,因窯變效果,釉色多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澤,非人為片面意志所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