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文藝複興時期獨具特色的思想家、文學家蒙田曾說:“唯有恰如其分的感情,才最容易為人們所接受、所珍惜。”
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太近了會紮人,太遠了會傷人。唯有親密有間,疏而有道,恰到好處的尺寸,才能讓雙方都感覺到愉悅和舒适。
老人直言:關系再親密,也不要忽視這四條規矩,否則遲早疏遠。
親兄弟,明算賬
要問這個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求回報的感情是什麼?那便是親情的吧!兄弟姐妹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特别的存在。他們是除了父母以外,和我們血脈相承,最親密的人。但是即便是親兄弟,涉及到錢财利益牽扯的問題時,也需要保持公開透明化,做到心中有數。尤其是一起合夥做生意時,要時刻保持賬目清晰。
在金錢面前,人性是永遠經不起考驗的,沒有人會嫌棄錢多,隻會有人嫌棄錢少。親情不應該成為我們綁架對方,束縛對方,随心所欲借錢不還的理由,長此已久,不僅容易喪失對方的信任,而且容易影響雙方正常的親情關系。
錢沒了可以再賺,但親情一旦嚴重傷透,便會結痂,很難修複成最初的樣子。
保持适當界限感
周國平曾在《人與永恒》裡說:“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的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晰的,然而又是确定的,一切麻煩和沖突都起于無意中想要突破這界限。”
看過《歡樂頌》的大家都知道,樊勝美要是沒有那些的原生家庭,憑借她的美貌和能力可以在上海活得更好。在劇中,她用自己的工資幫他哥買房子,養孩子,收拾爛攤子之外,基本沒啥存款可言。更過分的是,她的父母和哥嫂把這些作為理所應當。歸根到底,在于她和家人之間沒有處理好界限感,沒把自己從原生家庭抽離出來。
在這個世界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凡事過猶不及,無論親情還是友情,無論你們之間關系多麼親密,也一定要保持适當界限感,尊重對方隐私,不要随意侵犯别人私生活。真正的舒服的關系,是輕松自在,擁有明确界限的。
不輕易替别人做決定
人生在世,請記住,永遠不要替别人做決定,除非你能負責到底。
在我們身邊就存在一些人,他們性格強勢,習慣操心,因為害怕自己最在乎的人上當受騙,所以總是以過來人的身份替别人做決定。
他們本是和和氣氣的一家人。卻因為姐姐嫌弟媳買的保險過于昂貴,本着害怕親人被騙的角度出發,好心讓退了保險。但預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弟弟得了晚期癌症,沒有保險的賠付沒法拿出高昂的治療費,弟媳最後發瘋一樣沖到姐姐家要姐姐拿錢!姐姐所謂的“好心”造成了現在的局面,這也在赤裸裸地向我們敲響警鐘!
大千世界,形形色色。每個人都有自己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永遠不要剝奪别人做決定的機會。作為親朋好友,可以提出自己的參考意見,但一定要讓本人自己做決定,這樣結果不盡如人意也不至于自己被活活埋怨。
言語刻薄
不要輕易揭開别人的傷疤,那是你未曾經曆的痛。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會打着“我們關系很鐵”的幌子,肆無忌憚地傷害着朋友。一句兩句還好,但是長時間地言語刻薄,是個人心裡都不太舒服吧!
很多友誼的漸行漸遠,都是以不收斂的言語刻薄開始的。友誼同樣需要經營與維護,真正的朋友,是不會口無遮攔戳朋友痛處,肆無忌憚開朋友玩笑的。于情于理。我們從來不是“打壓式關系”,我更關心的是你的喜怒哀樂,更在意你說過的每一句話。
寫在最後
人,總是在這個世界上尋尋覓覓,尋找滿眼是你的愛情,尋找舒适輕松的友情。殊不知君子之交淡如水,再好的關系也要有一定的禁忌,不然走長遠。最令人舒服的關系,并不是你需要我我對你時刻的安慰,而是即使你一言不發,我也對你心照不宣。
打敗一段關系的,從來都不是金錢,更多的是相處過程中的細枝末節。我們的生命是有限的,願你能找到那些能讓自己相處舒服的人,共同妥善經營,共同努力進步,共生歡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