卦辭
艮。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
艮卦。止住背部,沒有獲得身體。走在庭院中,沒有見到人。沒有災難。
艮卦和震卦都是純卦,是一組覆卦關系。艮是山,也是停止的意思。在艮卦三爻中,九三是背,初六、六二是前面,初、二的位置是内,三是外,兩艮相疊,都是面向前面,背在後面;像兩個人排隊一樣,隻看到前面排隊者的背後,沒有看到他的身體,所以說“艮其背,不獲其身”。艮代表停止,人活着就要動,但是有時候也必須停止,可以使人“無咎”。《序卦傳》說:“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震卦為動,動久必止,止有停止、阻止的意思,古人行動時遇山則止,何況二山相重?艮卦的覆卦是震卦,震卦由臨卦變來,所以艮卦是由臨卦的覆卦觀卦變來,觀卦的九五和六三換位,成為艮卦。觀卦下坤,坤為母,母懷孕稱為“有身”,所以坤也代表身;變成艮卦之後,坤象消失,這就是“不獲其身”。艮是堅多節木,堅硬又有很多關節的木頭,好像我們背的脊椎有很多骨節一樣。
彖傳《彖》曰:“艮,止也。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艮其止,止其所也。上下敵應,不相與也,是以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也。”
《彖傳》說:艮卦,是止住的意思。該停止時就停止,該行動時就行動,動與靜都沒有錯過時機,他的道路就會坦蕩光明。艮卦所謂的止,是要止得其所。上位者與下者互相敵對,沒有應合,不能彼此搭配,因此說沒有獲得身體。走在庭院中沒有見到人,所以沒有災難。
艮卦是止住的意思,該停止的時候就停止,該行動的時候就行動。這是艮最特别的地方,不隻有停止,也包括行動,特别注意到“時機”,動與靜都沒有錯過時機,道路就會坦蕩光明。艮卦所謂的“止”,就是要止得其所。
上位者與下位者沒有應合,不能彼此搭配,所以不獲其身也不見其人,無往無來,是以“無咎”。每一個純卦的各爻都無法相應,但隻有在艮卦特别指出“上下敵應”,因為要強調完全不應,所以一定要停止。
象傳《象》曰:“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象傳》說:兩座山重疊在一起,這就是艮卦。君子由此領悟,思考問題不超出自己的職位範圍。
《論語》裡出現過兩次類似的活動。《論語·泰伯》、《論語·憲問》都提到,子曰:“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是應做自己職位上該做的事;後者是曾子補充的:“君子思不出其位。”指的是君子不要考慮超過自己職位的事情。因為換個位置,自然會得到不同的訊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就有不同的想法。
爻辭初六。艮其趾,無咎。利永貞。
《象》曰:“艮其趾,未失正也。”
初六。止住腳趾,沒有災難。适宜長久正固。
《象傳》說:止住腳趾,是沒有失去正當做法。
艮卦的爻辭是以人的身體作為取象的材料。止卦第一步怎麼可能行動呢?初六和上面的六四并不相應,不适合行動,适宜長久正固,這樣做沒有失去正當性,因為初六本身是陰爻在剛位,在最初的位置,沒有能力去行動。
六二。艮其腓,不拯其随。其心不快。
《象》曰:“不拯其随,未退聽也。”
六二。止住小腿,不擡起來又須随着動。内心不痛快。
《象傳》說:不擡起來又須随着動,是因為沒有人退一步聽從它。
“腓”是小腿。六二處在小腿的部位,居中守正,必須依卦而止,但是小腿即使不擡起來,也必須随着股(大腿)而進退。六二在觀卦裡面本來有九五正應,變成艮卦之後變成無應,心中當然不痛苦。六二希望九三夠聽從它,但九三本身在互卦震裡,很有行動力,所以繼續往前走。
九三。艮其限,列其夤,厲熏心。
《象》曰:“艮其限,危熏心也。”
九三。止住腰部,撕裂脊肉,有危險而憂心如焚。
《象傳》說:止住腰部,是危難使人憂心如焚。
“限”代表腰部,古人認為腰部是身體上下的分界處,将它作為上下之間的限制。六二和九三的爻辭都出現“心”,代表有想法不能實現。九三位處腰部,居上下艮之間,原是非止不可的位置,但它以陽爻居剛位,動向極強,在互卦震中,震為行,因此出現撕裂之苦。
九三也在互卦坎裡,坎是美脊馬,脊對人來說就是“夤”,所以說“列其夤”。坎也為險,對人就是加憂與心病,合之則是“危熏心也。”程頤說:“行止不能以時,而定于一,其堅強如此,則處世乖戾,與物睽絕,其危甚矣。”意思是行動或是停止,不能按照時機來安排,非要強硬規定下來不可,這樣不知變通,将會在待人接物上違背常理,内心常受煎熬,有如被火熏烤。
六四。艮其身,無咎。
《象》曰:“艮其身,止諸躬也。”
六四。止住身體,沒有災難。
《象傳》說:止住身體,就是要止住自己。
六四以陰爻居柔位,可以順着全卦的時勢而止住身體。以位置來說,六四在腰部以上,上半身包括心髒在内,所以說“止諸躬”。有趣的是三爻談到心,四爻才談身,其實第四爻更具心的位置。能夠止住自己的話,自然就“無咎”了。六四位正,為什麼僅得“無咎”?因為乘剛,兩相抵消,無法有作為。
六五。艮其輔,言有序,悔亡。
《象》曰:“艮其輔,以中正也。”
六五。止住上牙床,說話有條理,懊惱消失。
《象傳》說:止住上牙床,是因為居中行正。
六五有懊惱是因為陰爻居剛位,和底下六二又不應,幸而上面還有上九可以依靠。“輔”與“車”是上牙床和下牙床,上牙床不動,表示說話有條理,所以可以“悔亡”。六五位在上卦艮,也在互卦震,能止也能動,代表“言有序”,大概可以避開孔子所說的“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隐,未見顔色而言謂之瞽。”不該說話就說叫急躁,該說話而說叫隐瞞,沒看臉色就說話叫做瞎子。也就是說話要看時機、看場合,還要看臉色。
上九。敦艮,吉。
《象》曰:“敦艮之吉,以厚終也。”
上九。笃實地止住,吉祥。
《象傳》說:笃實地止住而吉祥,是因為以厚重來結束。
在艮卦裡隻有上九特别說到“吉”。“敦艮”就是笃實地止住,因為艮卦的上九在整個卦中是最重要的位置,兩座山在一起非常厚重,可以充分發揮停止的要義。以厚重來結束本卦,是理想的結束,所以說是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