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2-01 05:51:54

職場江湖有問題,大俠知陽來救急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1

1

最近有一段很火的話,說“渴望得到别人理解的行為,是弱者行為。”

還用了三個觀點來印證這句話:

1、人的強大第一步就是要學會孤獨;

2、第二步是要學會不理解;

3、第三步要用結果去碾壓;

我并不是很理解這段話到底有道理在哪裡?但是讓很多人都感覺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

有人說,弱者心态就是一種過分強調個人感受的心理狀态;

而強者心态,就是一種“唯我獨尊”,不考慮付出和寬容理解的心理狀态。

這種看似很有道理的理解,我并不苟同。

特别是身在職場中的我們,這種所謂的“學會不理解”的觀點,并不見得受用。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2

在職場上,遇到被誤解、被不公平對待,是一種常見的情況。

當遇到這樣的情況時,我們一般都會怎麼做呢?

是據理力争?還是像前面那段話說的一樣,放棄抵抗學會不理解?

我們先來看看這兩種方式分别有什麼問題。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3

方式一:據理力争

案例分享:公司有次準備開一場經銷商大會,我把這次大會的總指揮安排給了市場部經理。在大會即将開始的前幾天,主持人突然放鴿子來不了了。于是我問責于市場部經理,他也表示很委屈,并且認為這不是他的錯。

為此他用“主持人放鴿子又不是我的問題”這個理由來跟我據理力争。

類似的情況,我們在職場上是不是經常會遇到?

那麼按照正常情況而言,我們是不是應該渴望得到領導的理解呢?

如果站在個人角度來說,那麼我對這位經理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

但是站在領導的角度而言,這種事情是不能不問責的,原因有二:

1、不管因為什麼客觀原因,事情不能耽誤。你此時不應該跟我據理力争,而是應該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2、主持人環節的工作安排,你是否有第二套備選方案?作為市場部經理,應該知道在做方案策劃的時候,是需要準備一套預備方案以備不時之需的。

也就是說,據理力争需要分清時候和責任。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4

方式二:放棄抵抗

案例分享:我們公司有位銷售人員,他們部門的提成發放方式是按照季度來發。也就是說,按照每個季度的業績完成比例來核算實際的提成标準。

在第三個月開始之前的時候,老闆突然改變了提成方式,要求按照月度來核算每月的業績。而這個銷售前兩個月的業績都沒完成指标,但是他經過核算認為第三個月的業績能超額完成,那麼季度提成他就能夠拿得到。

但是現在這樣改革之後,他前兩個月的提成就拿不到了,隻能拿到第三個月的提成。對此他表示了沉默,放棄了争辯。因為他說:“老闆都決定了,再争辯也沒意思。”

按照這個銷售員的情況來看,他應該就是屬于“學會不理解”的狀态了吧?

然而他最後得到了什麼?不僅前兩個月的提成拿不到了,因為這個原因他的工作積極性大幅度降低,第三個月勉強拿到了一個最低提成标準。

所以我認為,放棄抵抗也要分情況,如果是遇到跟自己利益相關的問題,那麼放棄抵抗才是真的“弱者行為”。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5

2

身在職場的我們,一定要明白一個現狀,職場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場所。

隻要有人的地方,就必然會有“交際”存在。

如果按照“強者行為”的理解,那麼我們在“學會孤獨”、“學會不理解”的過程,其實就是在拒絕社交的行為。

這真的好嗎?

我們既在接受“要學會人際交往”的教導,又在被灌輸“學會孤獨”的思想,這互相矛盾的思想碰撞,難道不覺得很累嗎?

而在我看來,“渴望理解”才是職場人該有的表現,我用3點來證明這個觀點。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6

第一:渴望理解才能有存在感

人是群居動物,渴望被理解是人的共性。

那些所謂的“強者行為”,其實都是在對人群共性的排斥行為。

“學會孤獨”:你以為自己是在享受孤獨,但是在别人眼裡你就是在“裝清高”。

職場上我們會發現一種現象,那些能夠跟所有人都聊得來的人,往往都混得很好。而那些“裝清高”不合群的人,則處處受到排擠。

而此時,他們内心最渴望的“得到理解”,他們覺得“我這不是裝清高,而是享受孤獨,請你們理解啊!”

舉例:我有個女同事,可能是性格問題,又可能是價值觀的問題。她總是給人一種“高冷”而不合群的态度,從不參加同事聚會,也不跟大家做過多交際。她認為在職場上隻需要認認真真做事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跟同事之間還處感情”

最後這個同事被所有人排擠,甚至還有“小人”在背後給她使絆。

“孤獨”并不适合在職場上表現,那不是強者行為,頂多隻能算個“裝逼行為”。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7

“學會不理解”:人與人之間是相互的,你不理解我,那麼請不要怪我不理解你。

學會不理解,我認為有兩層意思:不理解他人不用他人理解

但是不管哪一種意思,其實都是在讓人學會“孤傲”。

一個孤傲的人,在職場上是不可能受到同事甚至領導認可的。

都在說要有“狼性”,但實際上又有幾個能做到如“狼”一般殘忍而不近人情呢?

畢竟我們大多數職場人還隻是普普通通的人而已,“學會不理解”就等于是抛棄了“人性”。

舉例:我們公司有位老總,他是大老闆的弟弟,裙帶關系老總之一。他就是典型“不近人情”的情況。他最愛說的一句話就是“别跟我談什麼理解不理解的,按規矩來辦事。”

後來有員工以“公司不買社保”為由,把公司告到了勞動局。老闆找員工私聊,員工回答說“按規矩辦事就好。”

當你在學會不理解的時候,他人也不可能會理解你,這是人之常情。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8

“用結果碾壓”:當你把結果用上“碾壓”二字的時候,那麼你注定被孤立。

我們都知道,職場是一個以團隊作戰為主要方式的環境。任何優異的成績都離不開團隊的協助。

也就是說,任何成就和結果,都不是個人的。所以當你用上“碾壓”二字的時候,相當于就是把功勞獨攬了。

喜歡搶功勞的人,注定都會被他人孤立起來。因為他不懂得團隊作戰,更不懂得理解團隊的付出。

舉例:之前老闆在跟我們提到公司之前的一任營銷總監時,對他作出了這樣的評價“這個人個人能力很強,個人業績也不錯。但是太自私了,不喜歡跟團隊分享,也不願意把團隊當成夥伴。”

如果你喜歡當“獨行俠”,那你最好不要在江湖上混,因為你會被孤立和不被認可。哪怕你的“結果”足夠優異。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9

從這三個方面來看,應征“所有渴望被理解的行為都是弱者行為”的三個觀點,似乎都不适合在職場上立足。

而如果按照這三個觀點來混職場,那麼最終就會慢慢地被同事孤立,被領導排擠,甚至最後被老闆否定。

存在感就會越來越低,最終逼着自己走向“被遺忘”的結局。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10

第二:渴望被理解,讨論問題才更投入

馬克思說過一句話:“當我們渴望被理解的時候,人的智慧才不會枯竭。因為智慧與智慧的碰撞,能迸濺出無數火花。”

我們經常會跟同事一起讨論問題,當我們渴望被理解的時候,就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到各種證據來說服對方。而對方也會用同樣的方法來說服我們。

這時候就開始了我們常說的“頭腦風暴”。

也隻有在這樣的狀态下,我們才能讨論得更加投入,才能找到更好更全面的解決辦法。

如果一個團隊裡有人不喜歡跟大家讨論,那麼這個人注定會“平庸”。

舉例:我們公司有個同事,平時大家在讨論問題的時候,他很少發表自己的看法。而當他發表的看法被他人提出質疑的時候,他也從來不會去争取“理解”。而是常用一句話來“尬聊”:“好吧,你們怎麼說我怎麼做。反正出了問題我不負責。”

而這個同事,不僅沒能得到更好的發展,還被老闆評價為“平庸無為”。

在任何企業,領導或者老闆都會非常喜歡員工在讨論問題的時候積極參與的,這種“頭腦風暴”也會有助于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

要是你不願參與進來,不“渴望”自己的觀點被“理解”,那并不見得會受到别人的認可。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11

第三:适當“示弱”,也是一種關系促進的辦法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被他人重視,但是如果每個人都很“要強”,那麼最終就會形成“唯我獨尊”的看似強者心态的現象。

但實際上,在職場交際中,适當“示弱”有時候反而會促進互相之前的關系。

因為你的“示弱”,可以反向擡高對方,讓他人感覺到自己“有價值”。

表達出渴望被理解的想法,然後讓身邊的人來理解你,這确實看似是一種“弱者”行為,但誰告訴你“弱者行為”就不能獲得成功的呢?

“示弱”可以得到更多人出于“同情心”的有效而真心的協助。要知道,在當前的職場環境中,“協助”是非常重要的。

任何人的成功,都離不開他人的幫助。

舉例:阿裡巴巴創始人馬雲,在創業初期的時候就是得到了衆多高手的協助。如果他用“孤獨”、“不理解”、“用結果碾壓”的心态來創業,那麼我想他可能并不能成功。

當初他工資都發不起的時候,講了很多未來的“想象空間”,或者叫“畫餅”。以此來渴望得到創始團隊成員的理解,才堅持活下來走到了今天的地步。

誰又不是在渴望得到他人理解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呢?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們要做到什麼都精通,那麼你的标簽就是“全才”。

縱觀古今中外,有哪個真正成功的人是“全才”呢?

所以,渴望被理解的“示弱”不是弱者行為,而是促進團隊協作的有效方法。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12

3

渴望被理解,在我看來并不是“弱者行為”,反而是一種在職場人應該要去做的一種行為。

因為隻有當你渴望被理解的時候,才能有存在感,才能和他人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才能得到别人的幫助。

而“渴望被理解的行為是弱者行為”的三個觀點中:

“學會孤獨”,其實是在學會“裝清高”;

“學會不理解”,實則是在學會“排斥他人”;

“用結果碾壓”,其實更是一種“自私”。

我們要看勵志的内容,但是我們不能被勵志的表現給欺騙了。而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分析這個所謂的“勵志”是不是真的能帶領我們走向良性的發展。

成功不是靠“雞湯”獲得的,而是需要靠行動。

習慣孤獨到底有多可怕(學會孤獨就是在)13

我是“職場大俠知陽”,感謝您的閱讀。

對于“渴望被理解是弱者行為”的概念,你是怎麼理解的呢?

歡迎大家評論區留言分享讨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