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西北大學研究生院院長任保平教授,寫了幾副字。其中一副,我覺得挺适合自己,所以相當喜歡,那就是,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
{1}“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的詩意如下,主人在這裡著書立說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很老了,樹的表皮都象龍鱗一樣。這兩句是從正面寫隐逸,說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無為于塵世,長時間閉門著書,是真逸人,不是“沽名釣譽”的假隐士;松皮作龍鱗,标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及逸人隐居之志的堅貞與持久。出自王維《春日與裴迪過新昌裡訪呂逸人不遇》,桃源一向絕風塵, 柳市南頭訪隐淪。到門不敢題凡鳥, 看竹何須問主人。城上青山如屋裡, 東家流水入西鄰。閉戶著書多歲月, 種松皆作老龍鱗。呂逸人隐居之地方,與塵俗世事隔絕。我專程來柳市南頭訪問呂逸人。來訪未遇主人,參觀主人的住地環境何必詢問主人。什麼意思呢?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樣,東鄰流動的水流入西邊鄰居。主人在這裡著書立說的時間已經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很老了,樹的表皮都象龍鱗一樣。
{2}關于王維的詩,賞析如下,此詩寫得輕松愉快,颔聯用典饒有幽默感。頸聯造句頗巧,出句“城外”與“屋裡”,對句“東家”與“西鄰”均自相對仗,而又共同與鄰句相對仗,這樣便增加了語氣流通的力度。末句“種松皆作老龍鱗”,因是對出句“多歲月”的補充,但又作為一種意象。
這首詩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隐居生活,顯示了作者豔羨“絕風塵”的情懷。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隐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着一虛筆。于長安柳市之南尋訪呂逸人,跟一實筆。一虛一實,既寫出呂逸人長期“絕風塵”的超俗氣節,又顯示了作者傾慕向往的隐逸之思。
“到門不敢題鳥,看竹何須問主人。”訪人不遇,本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不說,反而拉出曆史故事來繼續說明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笃真摯。“凡鳥”是“鳳”字的分寫。據《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這是嘲諷嵇喜是“凡鳥”。王維“到門不敢題凡鳥”,則是表示對呂逸人的尊敬。“看竹”事見《晉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造其門觀竹,“諷嘯良久”。而此詩“何須問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産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聯借用典故,來表示對呂逸人的敬仰,是虛寫。“城上青山如屋裡,東家流水入西鄰”,寫呂逸人居所的環境,是實寫。“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裡”,生動地點明呂逸人居所出門即見山,暗示與塵市遠離;流水經過東家流入西鄰,可以想見呂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環境清幽,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絕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兩句環境描寫,一則照應開篇的絕風塵,二則抒寫了隐逸生活的情趣。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最後從正面寫隐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隐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隐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松皮作龍鱗,标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隐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老龍鱗”給“多歲月”作補充,并照應開頭的“一向絕風塵”,全詩結構嚴謹完整。
這首詩,句句流露出對呂逸人的欽羨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樹,都為詩人所愛慕,充分表現了詩人歸隐皈依的情思。描寫中虛實結合,有上下句虛實相間的,也有上下聯虛實相對的,筆姿靈活,變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滞,頗有情味。
{3}确實,天下事,不隻是像我等著書立說,需要靜心盡力,拼命而為,而做其他事,要有所成就,也是如此。在微信朋友圈,馬(中秋)總發信息說,小米創始人雷軍,控股百家公司身價千億,做市場推廣時同樣屢被拒絕,像極了現在的你我,成功的背後有無數次的被拒絕和不理解。輕易地得到的都不可能持久。經曆艱難困苦,與挫折的人,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之所以富不過三代,子孫坐享其成,不知創業之艱,敗因是驕奢淫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