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走路一小時步數多少算正常

走路一小時步數多少算正常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16 09:32:47

每天走1W步,小目标達成

每天走2W步,今天做得不錯

……

不少人都追求自己的走路步數

1W步甚至成為了基本量

那麼,走1W步真的有助于健康嗎?

科學走路,你真的會嗎?

一萬步不是金标準

不同人群有不同需求

無論是走路,還是其他運動,一定要量力而行,切忌互相攀比。哈佛醫學院預防醫學專家曾做過一項人群研究,結果表明,當人群步數非常少的時候,死亡率是較高的。當人群步數超過4400步的時候,死亡率顯著降低。

走路一小時步數多少算正常(走路步數與死亡率相關)1

對此,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吳浩表示,随着步數的增加,死亡率會進一步降低,但是超過7500步以後,死亡率沒有發生進一步的變化。這就意味着7500步以上沒有獲得額外的收益,因此在這裡提醒大家,一萬步并不是金标準,對于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說對于極少運動的人,每天增加2000步的步數,可能就會帶來很好的健康獲益。對于中老年朋友,有些人強行達到一萬步,可能是一種傷害。

步行鍛煉,避開誤區

那麼,普通人到底應該走多少步,才合适呢?有沒有建議的步數推薦?此外,關于走路,又有哪些誤區需要避開呢?

01

普通人走路步數達八千步即可

北京小湯山醫院健康幹預部主任胡坤指出,普通人走路的步數,一般能夠達到八千步就可以了。四到五千步,是為了滿足我們日常生活所需的步數,避免久坐狀态。另外三千步需要連續快走,以達到提高心肺耐力水平的作用。

步行應該達到什麼樣的速度?就是在走路的過程中,微微有些氣喘,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達到這個狀态,那麼就說明你走路的速度,是比較合适的。

02

走路姿勢:避免含胸低頭,不要步幅太大

長期堅持走路健身,可以提高身體心肺耐力水平,從而促進慢性病防治和降低死亡風險。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也可以通過适度走路,來緩解病症。不過,專家也提醒,雖然對比其他運動方式,走路相對溫和,但錯誤的姿勢也會造成損傷。

胡坤建議,我們在走路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保持挺胸擡頭收腹,避免含胸低頭。

二要注意我們的腳,不要内八字和外八字。

三一定要注意不要步幅太大,應該通過步頻來提高我們的速度。

03

三類人群不适宜長時間走路

特别指出,有三類人群不适宜長時間走路。首先是冠心病人群,長時間運動的話,會造成心髒負荷過重,容易誘發心血管事件;其次是肥胖人群,體重過大,會對下肢造成過重負擔,容易引起損傷;第三類是下肢骨關節有疾病或損傷的人群,走路時間過長,會造成損害或疾病程度加重。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醫師吳浩表示,有頸椎病的患者,頸椎病經常是下肢無力的,強行走一萬步,有可能增加摔倒的風險,帶來額外傷害。如果腰椎管狹窄的病人行走超過一定步數,他的雙下肢會感到疼痛、麻木,這時候必須坐下來休息。

04

出現腿疼一般需減少運動量

那麼,出現腿疼,還能不能繼續走路呢?專家介紹,很多人走路時,會有膝關節突然發軟或疼痛的經曆,這可能是由髌骨關節紊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或腰椎間盤突出所引起的。

還有人走路時,會出現小腿肌肉疼痛,停下來歇會兒又緩解了,那麼很可能是患了下肢周圍血管病。專家建議,這種情況應盡早就醫檢查,别硬撐着鍛煉。

05

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上走

可以盡量選擇上午或下午溫度比較适宜的時段,去戶外走路,尤其是有健身步道的公園,避免在水泥地、柏油路等硬地面、坡面上走。

胡坤表示,對于老年人,或者說身體比較虛弱的人群,以及沒有什麼運動習慣的人群來說,還是推薦走路。而對于年輕人或者有一定運動基礎的人,還是推薦跑步。因為相對于走路來說,跑步對于身體的刺激更強,可以更好地提高身體的健康水平。

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

來源: 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