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商國是”的“國是”應為“國事”吧?每年兩會,我們都會遇到這個詞,也都會有這樣的疑問,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一下兩會用語的“門道”,看完你就會知道,“共商國是”沒有錯别字!
每年兩會,“共商國是”、“參政議政”都是輿論中的高頻詞,但是,這兩個詞的使用可是有講究的。
先說“共商國是”。注意了!這裡是“國是”而非有網友疑惑的“國事”。
“國是”指國家大計,多用于書面語。“國事”指國家事務,是較具體的指稱。“共商國是”一詞中的“是”不能想當然寫成“事”。
再說“參政議政”。這是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和地方委員會的主要職能之一,兩會表述中涉及政協委員時,可使用“參政議政”。
但是,在人大代表這就不同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涉及人大代表時,不能使用“參政議政”,可使用“履行職責”或“行使權力”,注意是“權力”而非“權利”。
問題來了,“代表、委員”同時出現時怎麼表述?小編覺得,最好把“履行職責”與“參政議政”說全。
說到這裡,還要多唠叨幾個詞。因為代表和委員的職責定位不同,涉及兩者的細節表述也要有所區分。
開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分别在自己所在的“代表團”中,而全國政協委員則以“界别”劃分。
再例如,人大會議開幕當天,政府工作報告出爐後,在不同代表團的全國人大代表需要“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而在不同界别的全國政協委員則是“讨論”政府工作報告。“審議”與“讨論”可不能混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