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李群玉用“裙拖六幅湘江水”來形容裙之美,寫盡了長裙的曼妙多姿、旖旎含情。本期我們就來說說“裙”這種服飾。
“裙”字的字形演變
“裙”的早期字形是上“君”下“巾”,“君”表示這個字的讀音與之相接近,“巾”表示這個字的意思與布匹、服飾有關。“裙”後來也有“君”加“衣”的寫法,或上“君”下“衣”,或左“衣”(寫作“衤”)右“君”。“巾”和“衣”作為偏旁時,意義相通,都表示字的意思跟衣服有關。
“裙”最初指下裳(cháng)。古時所謂“上衣下裳”,“裳”就是一種裙子,男女皆可穿着。比如,漢樂府詩《陌上桑》:“缃绮為下裙,紫绮為上襦。”《古詩為焦仲卿妻作》:“朝成繡夾裙,晚成單羅衫。”其中的“裙”都為女子所穿着。而《莊子·外物》“未解裙襦,口中有珠”中的“裙”,就并非專指女性的衣裙了。
與現在不同的是,古代男子穿裙子的情況很常見。比如《三國志·魏書·管甯傳》:“(管)甯常著皂帽、布襦袴、布裙。”《水浒傳》中也描寫道:“洪教頭先脫了衣裳,拽紮起裙子,掣條棒使個旗鼓。”
束裙着屐是六朝時期富家子弟中盛行的裝束,《北史·邢巒傳》記載:“蕭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洽政務。”後世因以“裙屐少年”指代那些衣着光鮮卻無所作為的年輕人,其意思近于“纨绔子弟”。例如清代餘懷《闆橋雜記·雅遊》:“裙屐少年,油頭半臂,至日亭午,則提籃挈榼(kē,指盒子一類的器物),高聲唱賣逼汗草、茉莉花。”蒲松齡《聊齋志異·錦瑟》也說:“沂人王生,……家清貧,然風标修潔,灑然裙屐少年也。”
[東晉]顧恺之《洛神賦圖》(局部)
中國人穿裙子的曆史悠久。很久以前,裙子就因顔色、質料、款式等的不同而呈現出多種式樣,其中不乏從現實生活進入到文學作品當中的“流行款”,比如“石榴裙”“羅裙”“白練裙”等。
“石榴裙”因色如石榴的紅色而得名。如唐代萬楚在《五日觀妓》中寫道:“眉黛奪将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再如南朝何思澄《南苑逢美人》:“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豔麗的石榴裙是女性魅力的象征,故而後世有“拜倒在石榴裙下”的說法。
“石榴裙”側重于裙子的顔色,“羅裙”則是言其質地,即絲織的裙子。例如南朝江淹《别賦》:“攀桃李兮不忍别,送愛子兮沾羅裙。”唐代王昌齡《采蓮曲》:“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白居易《琵琶行》:“钿頭雲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唐紅衣舞女壁畫
至于“白練裙”,則是對白絹質地的裙子的一種稱呼。《宋書·羊欣傳》中記載了這樣一則故事:“欣時年十二,時王獻之為吳興太守,甚知愛之。獻之嘗夏月入縣,欣著新絹裙晝寝,獻之書裙數幅而去。欣本工書,因此彌善。”羊欣因得到王獻之的真迹,書法大有長進,乃至後來有“買王得羊,不失所望”之說。從此,“白練裙”成為文人所津津樂道的典故。比如唐代陸龜蒙《懷楊台文楊鼎文二秀才》:“重思醉墨縱橫甚,書破羊欣白練裙。”
據考,唐宋以後,裙子逐漸成為女性普遍穿着的服裝,因此,一些含有“裙”的詞語通常與女性發生關聯。比如,“裙钗”可以作為婦女的代稱。《紅樓夢》第一回:“何我堂堂須眉,誠不若此裙钗哉?”“裙帶”則被用來比喻跟妻女姊妹等有關的親戚關系,常常含有諷刺意味。比如《聊齋志異·黃英》:“今視息人間,徒依裙帶而食,真無一毫丈夫氣矣。”
[唐]張萱 《搗練圖》(局部)
“裙”還可以指一些形狀或作用類似于裙子的東西。古代曾經有一段時期流行帽緣周圍垂有薄紗的帽子,這種薄紗也被稱為“裙”。比如,《隋書·禮儀志六》中記載:“皇太子在上省則烏紗,在永福省則白紗。又有缯皂雜紗為之,高屋下裙,蓋無定準。”所謂“高屋下裙”,是指帽子頂部高高隆起,下面垂着薄紗。又如宋代孔平仲《孔氏雜說》:“唐永徽以後,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若今之蓋頭矣。”
在現代漢語中,圍裙、牆裙、桌裙等詞語中的“裙”也表示類似的含義,指圍在物體下部、形狀或作用像裙子的東西。
此外,“裙”有時還特指鼈甲邊緣的肉質部分。北宋陶嶽所著《五代史補·周·僧賦牡丹詩》中載:“老僧無他願,但得鵝生四隻腿,鼈長兩重裙,足矣。”“老僧”是南唐一個叫謙光的和尚。據傳,此僧不守戒律,饞嘴貪吃,尤其愛吃肥鵝和老鼈,因此才作“鵝生四隻腿,鼈長兩重裙”之奢想。
從古至今,裙子的形制曆經演變,它也由男女共通的服飾逐漸變為女性的專屬。服飾潮流不斷變化,人們追求美的腳步也從未止息。
◎本文圖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