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鈣素原(PCT)是降鈣素的前體,由116個氨基酸組成,作為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PCT水平能反映感染性疾病的活動程度。在臨床實踐中,檢測血漿PCT水平有助于區分細菌性和非細菌性感染,廣泛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診斷和病情的動态監測。美國FDA已批準PCT檢測可用于輔助指導抗生素的使用。
PCT的正常水平和變化
健康人的血清PCT濃度低于 0.05 μg/L ;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以及不足10% 的健康人血清PCT 濃度高于0.05 μg/L,最高可達 0.1 μg/L,但一般不超過0.3 μg/L。
在初始細菌感染後的6-12h血清PCT水平可升高,在膿毒症發作後的2-4h PCT可穩步升高。值得注意的是,病毒感染和非特異性炎症不會導緻PCT水平升高,但細菌感染、嚴重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等都可導緻PCT原水平顯著升高,且升高幅度與病情嚴重程度和患者預後密切相關。
PCT檢測的臨床應用
PCT檢測在感染性疾病的鑒别診斷、危重患者監測及其治療效果評估、預後判斷和用藥指導等方面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多數研究結果表明,PCT水平在 0.1-0.5 μg/L範圍内時具有臨床意義。此外也有研究表明當PCT水平<0.1 μg/L時,除細菌感染外對于癌症具有較高的陰性預測值。
當發生系統性感染、嚴重炎症或膿毒血症時,患者外周血中的PCT水平會迅速升高,而在發生移植物宿主排異反應、腫瘤相關發熱、病毒感染或過敏等炎性反應時,患者的PCT水平不升高或僅輕微升高,因此,PCT水平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鑒别診斷。
2020 年《PCT指導抗菌藥物管理亞太專家共識》建議采用PCT 0.25 μg/L 為阈值來評估非重症感染患者是否啟用抗菌藥物。當前臨床資料顯示,PCT血清水平應在6-24h後重新檢測,在開始應用抗生素治療後,建議每1到2天評估一次PCT水平,以确保足夠的抗生素覆蓋。一旦PCT水平降至0.1ng/mL以下或相較于初始水平下降 80%-90%時,應盡快停止抗生素治療。
對于呼吸道感染的急診患者,建議在PCT水平PCT≥0.25 μg/L時應用抗生素治療,并在第3、5、7天重複檢測PCT水平,如果PCT小于0.25 μg/L或從峰值下降≥ 80% 時,停用抗生素。如果PCT水平仍然升高,則要考慮新的治療方案。
在重症患者中,檢測PCT的更重要的目的是停用抗菌藥物,而不是決定是否啟用抗菌藥物治療。ICU内患者進行經驗性抗菌藥物治療的同時應動态監測PCT,可采用每隔6~24 h 的監測頻率。如PCT≥ 0.5μg/L 建議應用抗菌藥物;初始PCT水平高者,如經治療降低到PCT< 0.5 μg/L 或PCT從峰值下降≥ 80% 建議停用抗菌藥物。
此外,動态監測PCT水平的變化趨勢還可以判斷病情進展情況:PCT水平持續升高提示感染加重或治療失敗,提示預後不良;相反,PCT降低則可認為感染好轉和治療成功,提示預後良好。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PCT在感染性疾病的輔助診斷上具有重要意義,但其隻能在病原體的定位方面給出一個初步的判斷,不能具體區分出是何種病原體引起的感染。除了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外,仍有許多非感染的因素可導緻PCT 水平的升高,例如重大的心髒外科手術、急性冠脈綜合征、心源性休克和胰腺炎等,這些說明PCT不是感染性疾病的特異性标志物,此外,某些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川崎病亦會出現PCT升高。
抗菌素耐藥性是一個日益嚴重的全球公共衛生問題,PCT是嚴重細菌感染和膿毒症的早期診斷标志物,具有診斷和預後屬性,檢測PCT水平用于指導抗菌藥物管理,有助于減輕全球細菌耐藥危機并為個性化的治療決策提供指導。降鈣素原(PCT)對全身細菌性感染診斷和鑒别,治療效果及預後的判斷比其它炎症反應因子更敏感、更具有臨床實用價值。
1、高敏感性與特異性
PCT在細菌感染,特别是膿毒血症方面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均高達95%以上,尤其是嚴重膿毒血症和膿毒血症性休克的診斷特異性高達100% ,PCT在血漿中出現最早,在全身細菌感染患者血漿中濃度的升高比CRP及其它炎性因子出現都早,2小時即可檢測到,6小時急劇上升,8-24小時維持高水平。而CRP在8-12小時後才緩慢升高。
2、觀察療效及預後判斷
PCT在血漿中存在時間短,半衰期為22-29小時,在體内外穩定性好,不易被降解,而且PCT的檢測不受臨床用藥的影響(OKT3除外),與機體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因此,動态觀察血漿中PCT濃度的變化能更好地判斷預後和療效觀察。而CRP相對而言半衰期較長,恢複至正常水平所需的時間較長。
3、不受機體的免疫抑制狀态影響
當機體處于嚴重的細菌感染或膿毒血症時,即使患者處于免疫抑制狀态或尚無明顯的臨床表現,血漿中PCT的濃度可見明顯升高,且其增高程度與感染的嚴重呈正相關,而CRP雖是常用的全身炎症反應的早期指标之一,但當機體處于免疫抑制狀态時,血漿中的CRP濃度不升高。
4、全身與局部細菌性感染的鑒别
PCT在細菌感架特别是膿毒血症、革蘭陰性杆菌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時常顯著增高,且其增高的程度與感染的嚴重程度呈正相關。在外科手術後,細菌、病毒感染引起的局部感染,PCT、CRP、細胞因子等都可以增高,但當繼發全身感染時,PCT呈明顯增高,而CRP、細胞因子等反而下降。故CRP、細胞因子水平的變化與感染嚴重程度并不一緻。因此,對于全身性的感染,PCT是一個更具特異性的指标。更多的研究表明,結合CRP和PCT測定可使診斷感染的敏感性提高。
5、鑒别診斷腫瘤是否有繼發感染
多數良惡性腫瘤患者血清PCT濃度在正常範圍或輕度升高,當并發感染,尤其是全身性感染時則PCT明顯升高。當出現炎性包塊時,PCT的陽性率高達100%,且升高幅度明顯,達正常水平的10倍以上。
6、新生兒敗血症高度特異性的指标
敗血症患兒血漿PCT升高早于體溫、白細胞計數及CRP等指标的變化。故被用作全身嚴重感染或敗血症時的一個重要的早期觀察指标。敗血症休克患兒入院時降鈣素顯著增高, 與器官衰竭的嚴重程度和病死率相關, 治療24 小時後降鈣素水平下降提示預後較好。
7、指導抗生素合理使用
大多數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而不是由細菌引起的,但病毒可損傷呼吸道從而引起繼發性感染。PCT濃度的測定可幫助醫生确定呼吸道感染病人是否需要抗生素,以減少臨床不必要的抗生素應用。據瑞士巴塞爾醫院Mullerd在Lancet上的報道,當PCT<0.25μg/L時,不主張或限用抗生素,如PCT≥0.25μg/L或≥0.5μg/L時則主張使用抗生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