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1日朗鴻科技(836395)發布公告計劃将于8月22日啟動打新,發行價格17元每股,發行後總股本為4578萬股,對應市盈率16.31倍。2021年2月,公司剛以5.18元每股的價格定增了100萬股,本次發行價是最近一次定增價的近3倍,所以公司需要在申購日前一周發布投資風險特别公告。
朗鴻科技成立于2008年1月,總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公司主要從事電子設備防盜展示産品的研發生産,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智能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産品線下零售門店的防盜展示上,下遊客戶包括華為、小米和OPPO等核心手機品牌商。産品按照服務對象分為通用防盜器、華為定制防盜器和OPPO定制防盜器三大類型,其中通用防盜器為公司标準化産品,其餘兩類皆是根據華為集團和OPPO集團定制化要求設計。
從營收構成來看,公司的通用防盜器占比逐年上升,OPPO定制防盜器占比小幅增長,華為定制防盜器則呈下降趨勢,主要因為華為集團受到美國對其供應鍊管控影響,業務發展受阻使得采購量減少;通用防盜器客戶主要為小米集團,其抓住這一契機迅速擴張使得采購需求增加。
通用防盜器毛利率水平整體高于定制防盜器,主要因為其具有普适性,功能集成度相對較高;而定制防盜器會根據門店設計對防盜器産品進行功能重塑,減少了部分功能使得毛利率相對較低。另外,華為定制防盜器屬于獨立式防盜,而OPPO防盜器屬于集中式防盜,功能要求更高,所以相對華為定制防盜器毛利率要高。
公司成立初期主要與展櫃商合作,間接向手機品牌商供貨,後來手機品牌商門店擴張,對防盜器采購規模增加,開始直接與防盜器廠商合作。公司于2012年通過華為的認證流程進入其供應鍊體系,後以華為合格供應商為标杆分别于2014、2015年進入小米和OPPO的合格供應商名錄,由于防盜展示産品具有技術路徑依賴性,更換成本高,公司與客戶合作穩定性強。
▲朗鴻科技主要客戶
2021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占比為59.58%,客戶集中度較高。下遊客戶多為大型智能手機開發商,較為強勢,公司對下遊議價權較弱。這與下遊行業高度集中有關,2021年行業排名靠前的五家公司三星、蘋果、小米、Vivo和OPPO,占據了全球7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其中第一大客戶由之前的華為集團變為小米集團,占公司銷售的36.08%,主要與小米集團近年大幅拓張線下門店有關。
CLAC是公司外銷金額最大的客戶(除了華為、小米海外公司),CLAC專業從事國際貿易30多年,其下屬企業LISA目前專注于為零售商店提供防盜解決方案等業務,公司是CLAC在細分領域唯一供應商。2021年其下遊客戶巴西零售巨頭Via Varejo千家店鋪計劃重新裝修,産生了大量手機防盜器需求,CLAC一躍成為公司第二大客戶。
公司産品境内外銷售占比相當,境内主要集中在華南地區,境外主要分布在歐洲、南美洲和亞洲地區。公司在境内全部為直銷模式,以主要手機品牌商為主;境外則以經銷客戶為主,終端銷售客戶包括境外電信運營商、手機品牌商、電子連鎖店、家具商等。與境内防盜器大多僅需滿足基本的電子檢測防盜功能不同,西方部分國家社會治安相對不穩定,對産品的防盜等級要求更高,所以外銷毛利率整體要高于境内。
公司原材料主要為各類小型電子元器件、集成電路、電源适配器和五金件等,直接材料占營業成本比例在70%以上。近年主要原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集成電路依賴國外品牌,存在核心原材料受制于人的情形。
安防産品大緻可分為視頻監控、門禁和防盜報警三大類,公司的電子設備防盜展示産品屬于防盜報警設備,占比在12%左右,國内市場規模在300億元左右。整體來看,不管是在全球還是國内市場,安防行業增速均呈下滑趨勢,說明行業已步入成熟期,競争白熱化。
具體到産品應用市場,據IDC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13.39億部,同比增長3.41%;預計2025年出貨量達到14.4億部,年複合增速為1.83%。全球智能穿戴設備出貨量為5.23億台,同比增長20%;預計2025年出貨量為13.58億台,年均複合增速為27%。
可見,智能手機市場規模增速緩慢,但在智能穿戴市場仍有較大增長空間,将帶動電子設備防盜展示産品需求攀升。
電子設備防盜器市場的增長除了受新增需求影響外,還與存量門店更新、産品型号更新替換、以及新産品開發和類型拓展有關。一般産品使用周期和店面調整周期均為3年左右,如華為集團已于2020年完成大面積存量門店形象升級,預計到2023年還将會有一次店面升級,屆時将帶動存量門店防盜器需求增長。
我國電子産品防盜展示行業絕大多數企業以中低檔産品生産為主,産品同質化嚴重,個别領域存在無序競争、競相壓價,市場秩序混亂,行業集中度有待提高。公司産品屬于高質量的創新型産品,下遊客戶質量較高,在同行業具備一定的競争優勢。
目前國内從事電子設備防盜展示産品的企業有深圳市東峰盛、廣州邁得豪電子、徐州龍安電子、深圳市瑞弘泰安防、深圳市宜安特數碼等,均為非上市公司;國際上InVue為電子設備防盜展示産品行業龍頭企業。
考慮信息獲得性和行業可比性,選取同為防盜産品生産的思創醫惠(300078.SZ)、青鳥消防(002960.SZ)和亞太天能(833559.NQ)為可比上市公司,其中思創醫惠的EAS産品用于零售安防領域,青鳥消防的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系統、亞太天能的智能門鎖與公司産品的防盜功能類似。
2019-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率分别為4.14%、4.86%和3.39%,低于行業10.32%的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趨勢,公司解釋因公司搬遷使得部分核心技術人員離職導緻職工薪酬下降所緻。截至2021年底,公司員工人數為154人,其中技術人員14人,生産人員108人,典型的勞動力密集型企業。
截至目前,公司擁有發明專利21項,思創醫惠為68項,青鳥消防為31項,亞太天能為40項。目前電子産品防盜展示行業相關産品核心防盜原理基本雷同,産品的差異更多是在外觀設計、産品工藝、性能穩定性以及附加功能上,公司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生産工藝方面。
公司董事長忻宏直接持有公司47.83%的股份,為公司實際控制人,本科學曆,曾任深圳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軟件開發工程師,也是公司的兩名核心技術人員之一。另一核心技術人員黃小軍任公司董事,持股比例為1.86%。公司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為92.18%,股權較為集中。
公司近三年業績幾乎沒什麼增長,主要因為大客戶華為集團受美國管控影響,采購需求下滑;小米集團趁機拓展線下門店采購需求上升,此消彼長,導緻公司業績表現停滞不前。2022上半年受國内疫情反複影響,使得公司營收和淨利潤分别同比下降24.54%、15.87%,随着下半年疫情得以控制,預計業績會有所改善。
2019-2021年公司毛利率分别為46.57%、43.49%和57.32%,高于同行業35.38%的平均水平,且盈利能力有顯著增強。公司毛利率高于同行主要因産品和産業鍊差異,而綜合毛利率的上升一方面因為對小米銷售的高毛利通用防盜器增加,對華為銷售的低毛利率定制防盜器減少;一方面公司對OPPO定制産品進行更新換代使得毛利率有所提高有關,綜合導緻公司2021年淨利潤增速遠超營收增速。
公司貨币資金充足,資産負債率低,有息負債數額小;應收賬款營收占比低,且以1年以内為主,壞賬風險小;經營性淨現金流表現良好,可見公司營收質量不錯。
公司現金資産從2015年的398.85萬增長至2021年的3195萬,其中有息負債1001萬,期間累計融資1022萬,現金分紅合計8714萬,可見公司的賺錢能力不錯。
公司此次募資主要用于電子産品防盜設備産業化基地項目建設,募投産品包括環境安全防盜産品、安全展示櫃和零售數字運營業務平台軟件。
公司計劃通過此次募投項目豐富電子産品智慧零售防盜業務,其中環境安全産品包括安檢儀、人行檢測等,用于實現出入口控制和環境檢測等功能;安全展示櫃用于對展示商品的實體防護;零售數字運營業務平台軟件将零售門店的防盜産品納入平台體系進行管理監測,可進行大數據分析。可見公司原有産品已進入瓶頸,公司開始向同一場景下不同應用方向拓展。
公司募投産品客戶與現有客戶重合,與現有産品形成良性互補,加之公司已經和榮耀、一加、Realme建立合作關系,同時也在開發除歐洲、南美和亞洲以外市場,具備新增産能的消化能力。
▲朗鴻科技海外客戶拓展情況
該項目計劃建設周期2年,截至目前環境安全類産品已小批量試産,安全展示櫃新産品已在俄羅斯和法國客戶進行試樣,零售數字運營業務平台軟件内測版本已研發成功。
公司預計項目完全投産後每年新增營收2.17億元,樂觀估計3年後實現滿産,按照曆史23.5%平均毛利率測算,預計2027年實現淨利潤1億,年複合增速為15.32%。但考慮到新産品推行上市需要一定時間,還要計提折舊,這個增速可能還要打個半折。
公司在2018年以前營收始終在1億以下波動,2013-2015年因受美國專利訴訟案影響,海外營收大幅下滑導緻營收逐年遞減;2015年雙方達成和解後,海外銷售好轉使得公司業績逐漸恢複;2018年公司順應市場趨勢推出了與軟件APP相結合的智能防盜産品,智能穿戴設備市場規模也開始快速增長,當年營收成功突破1億,并于2019年達到1.45億。
近年受國内外疫情、客戶結構調整影響,導緻公司營收2020年下滑到1.21億,2021年又回到1.44億,與2019年基本持平。
可見,公司經營中不确定性因素較多,加之行業天花闆較低,業績增長相對乏力,營收至今也沒真正上一個台階。所幸公司盈利能力不斷增強,客戶質量優質,在細分領域内具有較強的競争力。
此次募投項目若進展順利,公司有望打破經營瓶頸,帶來短期業績提升。但長期來看,手機等消費電子行業整體增速放緩,安防行業也已進入成熟期,公司未來增長空間有限。
估值方面:公司此次發行市盈率為16.31倍,考慮公司所處行業成長性較差,且公司業績也一直沒有太大起色,這個估值并不便宜。
特别說明:文章中的數據和資料來自于公司财報、券商研報、行業報告、企業官網、公衆号、百度百科等公開資料,本人力求報告文章的内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确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文章中的信息或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人不對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