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感悟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感悟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01 19:27:47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感悟?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名句的誕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感悟?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感悟(論語經典名句詳解)1

論語經典語錄摘抄及感悟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名句的誕生

  孔子謂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3也,孰不可忍也?”

  ——八佾·一

  完全讀懂名句

  1.季氏:春秋魯國大夫季孫氏。2.八佾:佾,讀作yì,行列的意思。古代舞以八人為列,天子八佾,六十四人,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二佾。季孫氏在家廟的庭院中作八佾之舞,則是以大夫僭用天子之禮。3.忍:容忍。

  孔子評論魯國大夫季氏:“季氏在自己家廟的庭院,舉行了天子所專享八人八列的八佾之舞。如果這種僭禮之事都可以容忍,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容忍的呢?”

  名句的故事

  魯國自從宣公之後,政權便操在季孫、叔孫、孟孫三家大夫手上,史稱“魯國三桓”。魯昭公初年,三家瓜分魯君的兵權,三桓以季孫勢力最大,此章的季氏,指的是季平子。

  季平子在家廟舉行了天子專用的八佾舞,此時孔子已從周朝首都洛邑學習周禮回來,對此種破壞禮制的行為提出嚴厲譴責,這件事也讓魯昭公相當難堪,但卻又無能為力。

  古代以禮分貴賤,僭越之罪甚大。宋朝儒者範純夫認為無禮之後必定無父無君,因此孔子為政,先正禮樂。學者謝顯道也認為,如果可以忍受季平子如此嚣張的行徑,他日後必定有恃無恐,恐怕連犯上弑君的事也敢做。

  果不其然,之後魯國國君為首的貴族與季平子為首的三桓大動幹戈,史稱“鬥雞事件”。原由是季平子與貴族昭伯比賽鬥雞,季平子的鬥雞輸了。他惱羞成怒,強占了昭伯的住宅。魯昭公介入仲裁,并趁機出兵攻占季平子府宅,不料其他兩桓派兵相助季平子,魯昭公大敗,逃亡齊國,魯國陷入了一片混亂。

  曆久彌新說名句

  在今天“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常用來表示已經忍無可忍,再繼續忍下去就“顔面掃地”。所謂“士可殺不可辱”,《禮記·儒行》中便提到:“儒有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意思是讀書人可以與之友好,但不能強迫他;可以與之親近,但不可脅迫他;可以殺了他,但不能羞辱他。

  宋朝是中國曆代知識分子地位最高的朝代,皇帝想殺讀書人都不能一意孤行。根據宋人侯延慶《退齋筆錄》記載,宋神宗想将一名犯了錯的轉運使(高級地方長官)處死,宰相蔡确反對,理由是“自從開國以來,朝廷沒殺過讀書人”,于是宋神宗想将這名轉運史發配邊疆充軍,門下侍郎章悖認為,“如果是這樣,還不如殺了他”,原因是“士可殺不可辱”。

  不過,雖然世上有諸多“孰不可忍”的事,但是有時“小不忍則亂大謀”,最好的對策還是忍忍忍。

  五代時的馮道,曾經當過好幾個朝代的宰相,他的修養功夫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風範。據說曾有人在街上牽着一匹驢子,用布寫着“馮道”二字,挂在驢子的身上,他路過看見了也不生氣。朋友問他為何不動怒,他答道:“天下同姓名的不知凡幾,不是每個馮道都是我,可能是這個人撿到一匹驢子,正在尋訪失主。”正因為有此忍耐的功夫,所以能夠屹立不倒于亂世的官場,被現代史家稱為專業政治經理人的第一人。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