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是對生命深層意義上的追求,因為你無法改變它脆弱的本質。
作為人世間的滄海一粟,誰都無法預料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即便你心雄萬夫,即便你家纏萬貫,随時都有可能在頃刻間化為塵土,自己隻會成為匆匆過客。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要在有限的時間裡,最大限度地實現個人的生命價值。
時代潛性要求如此,有些東西終究不能如人願,比如32歲的複旦大學女博士于娟。
她所在的是全國頂尖的院校之一,隻要能在這裡順利工作,她就會光環滿身,奈何命運和她開了個大的玩笑——乳腺癌。
這并非命運的終點,她嘗試用自身之行勉勵、激勵更多的人。
從患癌那天起,于娟就書寫着生命奇迹,在臨終前交出6萬字的感悟,各種心路曆程暗藏在字裡行間,這足以給世人很大的思考。
生命臨終之際,于娟拉着母親的手說出兩個遺言,在了卻個人心結之餘,惹得無數網友們動容落淚,她究竟說了什麼?
複旦女博士于娟出生在山東濟南,父親在酒店工作,母親是名職員,經濟條件還算一般。
在當時那個年代,二位響應國家政策号召,于娟便成為了獨生女。
親戚朋友們所有的愛都澆灌在于娟身上,但她并沒有在這個過程中迷失,自幼聰明懂事并且學習成績十分優異,這不妥妥的别人家孩子嗎?
高中畢業後,于娟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到上海交通大學。
步入半個社會的于娟,在這裡碰到了她摯愛的男友趙斌元,兩個人互相鞭策着彼此,後者在畢業時更是留在了交大任教。
對于于娟而言,學術生涯沒有上限,上海交大不過是人生中的逗留站罷了,她需要攀登更高的地方——複旦大學。
這是從小立下的夢想,趁自己還年輕,趁自己還有能力,她決定進行考研。
此時兩個人已經邁入婚姻殿堂,趙斌元内心持很大反對意見,但她始終拗不過妻子。
于娟每天熬夜奮戰,終于在第二年考入複旦社會學院,随口開始重複着找話題、寫論文、研究課題的生活,學業繁忙時期每天隻有三四個小時的睡眠時間。
付出終會有收獲,研究生順利畢業後的她,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學位。
累嗎确實累,但隻要想到未來的美好憧憬,她就疲憊感全無,身體也在這個時候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博士畢業那一年,于娟收到好消息——留校邀請,自此開始了教書生涯。
事業學業如此順遂的情況下,她還在下半年有了身孕,這豈不是喜上加喜嗎?
于娟似乎忘了人生的本質,她持續追求着學術生涯最巅峰,甚至在孩子剛出生不久之後就給他斷奶,足以想象她瘋狂到什麼程度。
趙斌元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可他沒有任何退路。
想到房貸和必要花費,他隻得繼續低頭去苦幹,每天都在被生活逼迫着前行。
立下遺囑三十而立的年紀,趙斌元和于娟過得忙碌而又充實,誰曾想命運和二者開了個大的玩笑。
當時于娟突然感到身體疼痛,在丈夫的強烈要求下前往醫院診斷,最終被确診為乳腺癌。
因為耽誤了病情,于娟隻能靠藥物和化療維持生命,至于能夠活多久,沒有人能做出定論,甚至隻能用運氣好壞來形容。
治療期間伴随着痛苦,于娟隻能被迫承受,因為還有很多事情尚未完成,她開始将個人意志進行轉移,試圖用文字減輕身體上的痛苦。
為什麼患病的是自己?為什麼不是别人?她開始從自身找原因。
在接下來的時間裡,于娟寫了70篇日記,共6萬餘字,上面清清楚楚地記載着她所有治療經過,以及患病最大可能的因素,“熬夜”成為出現最多的字眼。
回想10年來,基本沒有12點之前睡過,在生死臨界點的時候,你會發現任何東西都是浮雲…
于娟的經曆恰恰對應了互聯網中的一句話:在身體未受到威脅的時候,人們滿眼都是名利;在身體受到威脅後,你會發現健康才是最大的财富。
過完33歲生日後,于娟永遠地合上了雙眼,天堂之上不再有痛苦。
在臨終之前,她囑咐丈夫和母親:一是完成續寫抗癌日記,二是将挪威的森林搬回國内。
丈夫張斌元将她生前所留下的日記整理出版,即市面上現在所銷售的《此生未完成》;
至于挪威的森林,這是自己生前和母親達成的約定,二者在挪威旅遊時愛上了遍地草木,故而有了想把“挪威森林搬回國的想法。
母親做到了,山東曲阜的荒山已經被她改變成一片山林,這或許是對于娟最大的告慰。
笑侃人世間歸根結底,還是未能把握好名利與身體的比重。
她的家人不需要她給予太好的生活條件,她的丈夫不需要她有太高的學士學位,她的孩子不需要有特别突出的媽媽,可說得再多都無法挽回這一結局,這才是世界本身最真實的意義。
文章結尾之時,送給諸位一句話:最富有的人不是擁有金錢,而是為了健康願意放棄金錢。
健康是一切成功的起點,也是一切的終點,即便你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拼搏,世界上的金錢是永遠都掙不完的。握穩手中的數字“1”,如果沒有健康的身體,擁有再多的“0”又有何用?
感謝您的閱讀,喜歡别忘了留個關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