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做好工作的十種境界

做好工作的十種境界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4 20:41:04

做好工作的十種境界(衡量一份好工作的三個層面)1

來源 | 劉魯蘇(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

編輯 | 雲南農業大學就業創業互助協會

就業是每一個學生都繞不過去的話題,甚至說,我們求學十幾載,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就業。在找工作時究竟有哪些因素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呢?什麼樣的工作才是一份好工作?一般來看,過來人的經驗能夠幫助我們少走彎路,所以我采訪了九位已經身在職場的大學生朋友,聆聽他們講述求職時的心路曆程。他們的思考和經驗興許能帶給正在或即将找工作的我們一些啟迪。

就業的三個層面

在這九位同學中,有一位同學本科畢業之後回四川老家從事記者工作,其他的八位同學研究生畢業後,有的考取了上海選調生,有的從事互聯網行業,有的進入房地産公司當法務,有的進入公關公司,有的走進了國企,還有的進入了深圳券商工作,也有的在杭州當律師。當談及“選擇工作需要考慮哪些因素”時,大家的回答非常一緻,都認為選擇工作時要考慮薪酬、地域、工作氛圍、生活成本、發展前景、個人生活習慣等等,但是對于各項因素的優先級排序和所占比重不盡相同。在訪談中,大家都認為就業是謀生的手段,也有的人提到就業承擔着提升人生幸福感的使命。仔細分析,可以發現,大家對于就業的理解,有三個遞進的意義。

第一層面,就業是安身立命之本,絕大部分人需要一份工作來獲得收入。就業首先要能夠滿足溫飽,解決基本的生活需求,如果能夠獲得不錯的薪水,讓我們過上一個相對體面的生活,那麼這份工作在第一層面上就是一份好工作了。

第二層面,就業是提升幸福之基。比如很多家裡并不缺錢的人,卻仍舊出來尋找一份工作。很多人開着豪車去從事一份薪水還不足以支付油費的工作,顯然對于他們來說,就業在第一層面上的意義已經不重要了,通過就業來提升人生的幸福感才是他們所追求的。就業可以讓我們接觸社會、了解行業、革新自我,而這些都是幸福生活所必需。有些工作,比如現在很多互聯網大廠,在第一層面上是一份好工作,但是“996”的作息讓人生毫無幸福感可言,那麼在第二層面上其就不是一份好工作了。

第三層面,也是少部分同學提到的使命,就業是自我實現之路。人活一世,除了生活的體面和幸福之外,我們也想創造些什麼,給世界留下點什麼。一份好的工作應該給予我們自我實現的機會,讓我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追求自己的理想,實現自己的抱負,在這個偉大的時代建功立業。

“選擇”的那些料

考慮職業發展、未來生活等現實問題,在實際的就業的每個層面上我們有不同的因素需要加以考慮。

在第一層面上,一份工作要能夠提供體面的生活,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是薪酬。但在考慮薪酬的時候也要區分顯性薪酬和隐性薪酬。很多工作雖然每個月發到卡上的工資不高,但是五險一金全面保障,年終獎發的很高,還經常有各類津貼,那麼這份工作的工資總額也還是比較可觀的。另外,薪酬與生活成本要一體考慮。有些工作雖然薪酬不錯,但是與這份工作相随的生活成本也很高,那麼到最後其實隻是表面的光鮮亮麗,并不能讓我們獲得抵抗人生重大風險的能力。如果更加細化的去考慮,還要結合自己的工作時間、工作強度來認識薪酬。一份工作雖然年薪較高,但是卻是用高頻率、高強度的加班換來的,那麼每小時的薪酬可能也不那麼具有吸引力。

“我年薪30多萬元,相較于其他行業是比較高,但是相比于上海同行業的薪酬來說,這份工作的薪酬也不是那麼具有競争力。如果考慮到上海的房價和互聯網行業的淘汰速率,這份工作還是很令我很擔憂的。”在互聯網企業工作的小陳交流中表示。

除了靜态地去看當下的薪酬之外,大家特别談到,還需要動态地去看未來的薪酬增長以及跳槽之後的薪酬變化。有些工作雖然起薪不錯,但是以後薪酬增長空間有限。有些行業一旦進入,就很難跳槽。剛剛考取上海選調小黃的顧慮就在于此。雖然起薪挺高,但是未來增長空間很小,想要跳槽也基本不可能。“公務員一方面是鐵飯碗,一方面也固定了我的人生軌迹。考慮到上海買房和生育的壓力,我對自己的收入還是挺擔憂的。”小沈目前是實習律師,雖然月薪隻有三四千元,而且生活成本很高,但是她對自己拿到律師證之後的收入還是很有信心。“很多實習律師在拿到律師證正式執業之後,年收入增長非常快,有些在執業五年之内年收入就會突破三十萬。”所以,究竟哪份工作的薪酬更好,還需要個人結合自身情況進行全面審視。

在第二層面上,則需要将工作與生活結合起來考慮。如果一份工作讓我們在生活和職場之間獲得比較好的平衡,那麼這份工作提升人生幸福感的可能性是比較高的。小沈表示,她幾乎沒有個人時間,時間自由其實也是不自由,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意味着每時每刻都是工作時間。考取了選調的小劉和小黃雖然也經常加班,但是下班之後都是個人可支配時間,生活和工作的分離讓他們感到輕松。而在互聯網工作和券商工作的另外兩位同學雖然也有下班時間,但是下班回去太晚了,隻能睡覺。周末一般也是補覺,幾乎也沒有屬于自己的時間。

在采訪中,大家普遍反映,隻有從事自己喜愛的工作、進入舒适的工作環境,才能獲得幸福感。當你走進職場之後,你會發現其實大部分時間是在單位與工作相伴的。如果隻是為了謀生,而不喜歡這份工作、厭惡自己的工作環境的話,那麼人生的大部分時間将處在糟糕的情緒之中,很難獲得幸福感。所以,好的工作一定是己之所愛、己之所長,這樣才能全身心投入,創造好的業績,在單位獲得一席之地。好的工作環境包括單位的地理位置、單位的軟硬件設施、同事關系等等,這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自己工作時的心情。

另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地域。地域所決定的是人際關系。小方畢業時在上海和自己的四川老家之間做選擇,最終他選擇了回四川。相比于上海的陌生,老家有讓他更舒服的人際關系。

在第三層面上,則需要考慮國家社會民族與工作的關系。在實現了生活的體面與幸福之後,我們渴望利用自己的專業和智慧在所從事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促進社會進步、國家富強、民族複興。小劉在從事了一段時間公務員之後,越來越感受到了将小我融入大我的成就感。如果想要在第三層面上找到一份工作,除了己之所愛、己之所長之外,一定還要找己之所信、世之所需。一份工作能夠讓自己有信仰才能讓自己為之奮鬥、為之燃燒,一份工作是國家社會之所需,才能最大程度上實現自我。

幾乎沒有一份工作能夠滿足三個層面的要求,因此在考慮就業時,首先要想明白自己更看重哪個層面。如果就想獲得體面的生活,那麼就努力朝着錢多的行業進發,互聯網、券商、律師都大有可為。如果想獲得生活和工作的平衡,可能就需要犧牲一些薪酬,考慮一下地域,選擇一下行業,在自己感覺舒服的生活節奏下尋找薪酬最高的工作。如果你有理想和抱負,也大可去選擇别人不願意從事的行業,忍受孤寂和清貧,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家國情懷。在選擇工作時,要善于運用職業生涯規劃方法去考慮。要進行職業認知,最大可能去了解行業,了解行業的工作狀态、工作内容、薪酬水平、進入途徑等。另外也要進行自我認知,最大程度去了解自身,通過測評量表和他人評價的方式來認識自己。完成初始兩步之後,則需要進行職業決策。簡單說就是結合職業認知和自我認知,看看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自己是否擅長。如果可以的話那麼需要進行第四步,制定計劃并且設計進入路徑。第五步則是對計劃的執行進行監控和評估,确保職業生涯規劃的高效率實施。這樣的話一定可以培養出與理想職業相匹配的職業能力,為實現高質量就業提供基礎保障。


更多精彩内容,歡迎關注“ESB創新創業”。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