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有哪些第三方測評工具

有哪些第三方測評工具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2-07 03:00:09

不少HR朋友會讓我推薦測評工具,面對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測評工具,往往不知道怎麼辦?實際上測評工具說多是多,說少也少,我曾經推薦過的測評工具,恐怕一支手可以數出來。

有哪些第三方測評工具(線上測評的效度從哪裡來)1

在我介紹自身比較認可的測評工具的過程中,很多HR也會問我信效度的事情。有些HR經常被0.8以上,甚至更高的效度所震撼。其實我想講的是:所有測評公司給出的測評工具效度大都是自己給的,很少有第三方認證的。少數經過英國心理學會,或者美國工業與組織心理學會認可的工具,效度上是有保證的,這方面,比如嗨優測評(GBA)、KF等企業的測評工具效度有比較高的可信度。

有哪些第三方測評工具(線上測評的效度從哪裡來)2

預測效度

既然說到這裡,那麼測評工具的效度到底是怎麼來的呢?我這裡首先普及下什麼是效度。效度主要分為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結構效度、實證效度(效标效度)。除了表面效度沒有價值,其他三種效度都是有價值的,可以證明效度本身。

如果你去翻看各家知名測評公司的技術手冊(或者我們叫信效度證明),你會發現結構效度和實證效度(效标效度)是經常被提到的,我們今天重點講後一個效度,實證效度。

有哪些第三方測評工具(線上測評的效度從哪裡來)3

實證效度(效标效度)中又可以分為預測效度和同時效度,所謂預測效度,就是這個員工過了半年或者一年,把員工的工作表現和之前的測試結果做一個相關。這種方法現在中國很少企業在做,包括在培訓項目中真正用前測和後測的公司也較少。測評公司做的難度就更大,因為投入的成本比較大。但是也有國外的公司在研究時曾這麼做,比如國外有個研究表明高績效人群中高潛力人群少于40%,這個研究就是潛力的預測效度設計。

但是我個人其實一直比較懷疑潛力這個設定,這本身有點像邏輯陷阱,你說短期不能體現潛力,那麼到底多久能體現潛力呢?所謂的千裡馬和伯樂之間到底是什麼關系,比如任正非曾說,人才是打出來的,這又是一篇可以寫的文章。

有哪些第三方測評工具(線上測評的效度從哪裡來)4

同時效度

而同時效度,則是我們用的比較多的。比如我們在驗證效度時,會把測驗的成績和主管的評估進行比較,看他們的吻合度,這是一種設計;再比如我們會把測驗的成績直接去和當期績效比較,這也是一種設計(類似人才盤點,隻不過目的不同)。

再比如,我們會去考察不同測評相似維度的相關度(這句話有點暈)。舉例說,為了驗證某個人格測評的效度,我們會讓這些測評對象去做CPI、EPPS這些測評,看看其中類似的維度(比如靈活性)相關性如何,如果超過0.6,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這有點刻舟求劍的味道,但不是貶義。好的測評一定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測評的傳承性是非常明顯的。有時候會發生不是所有的維度都能找到的情況,比如有些測評包含了同智商相關的維度,非人格類的維度,如果數量不多就沒有大的影響。

有哪些第三方測評工具(線上測評的效度從哪裡來)5

目前,我們所謂的效标效度主要是來自于同時效度。以上三種設計,特别是第一和第三種是常用的。

當然,看完這篇文章,你可能仍然對效度的來源雲裡霧裡,但是沒有關系,你隻要知道效度主要是來自測評公司自己的證明——基于用戶數據組的分析報告或研究成果。有了這些證明,至少可以幫助我們去打破測評公司的面紗,了解他背後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作者:韓文卿)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