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農村,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些土雞,而且很多還是利用自家養的母雞來孵化繁殖,并采用純糧食喂養。這樣養出來的土雞肉和土雞蛋都深受人們的青睐,不管是自家吃還是待客,都是一道美食。然而,在實踐養殖過程中,母雞往往容易出現抱窩的現象。在家庭養殖的模式下,農戶不會那麼看重,适宜的季節就選種蛋來孵化,不适宜的季節就随意催醒。所以農村裡面經常可以看見有些母雞抱窩時間過長的情況。可在規模飼養的情況下,一般不會采用母雞來孵化小雞,母雞在抱窩期間不會給養殖戶帶來任何的收益,如果不及時催醒,就會浪費飼料,增加飼養成本。所以,在生産中我們一定要注意母雞的飼養管理,盡量減少出現抱窩的情況,一旦發生時要及時催醒。

為什麼散養的土雞愛抱窩?- 天性,散養的土雞抱窩是其繁殖後代的一種正常生理現象,正常情況下,母雞在适宜繁殖的季節(每年的春末夏初),就容易出現抱窩的現象。但是因品種的關系,母雞的抱窩強度有所差異,比如我們農村散養的本地品種土雞,基本上沒有經過系統的選育,其抱窩性會更強些。
- 環境,産蛋期的光照強度或時長不足,母雞長期處于比較幽暗的環境中,不但會影響其産蛋量,同時也是引發母雞抱窩的因素。這個錯誤是最多養殖戶犯的,在我的認知中,因環境導緻母雞抱窩的案例比比皆是,導緻忽略這個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深陷于粗放管理的言論之下。
- 雞蛋在窩裡停留的時間過長,我們在引導母雞在産蛋箱中産蛋的時候,會放一些雞蛋下去作為引蛋。然而很多養殖戶容易忽略,覺得放置的時間長些,母雞在箱中産蛋的可能性就高些。其實也沒錯,但是不能放得太久呀,一般情況下三兩天就可以了。然而,這種情況引發母雞抱窩的案例在現實中卻也是比較多見。還有就是沒有及時撿蛋,導緻母雞的産蛋期突然停止,從而變成抱窩母雞。

為什麼幽暗環境和雞蛋在箱内停留時間過長會引發母雞抱窩?- 養殖戶沒有重視光照在飼養管理過程中的使用,認為雞群隻有在育雛期和産蛋期高峰期才對光照的需求比較嚴格,覺得平時隻要通過簡陋的雞舍透光就好了。所以,明明知道雞本身就有夜盲症,卻忽略了雞群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很少活動,基本上處于休息的狀态中。長此以往,自然就會觸發母雞的抱窩性了。
- 雞蛋在箱内停留時間過長的問題,我在上一篇關于土雞産生窩外蛋的文章中提到過,這裡再重申一下。雞蛋在箱内停留的時間過長,在适宜孵化氣候的季節裡,觸發母雞抱性的概率會更高。所以在實踐生産中不及時撿蛋,不但會降低雞蛋的品質和發生窩外蛋的情況,還會給母雞創造抱窩的條件。

如何改善土雞的飼養環境和避免雞蛋在箱中存放過久的情況?- 土雞在飼養過程中,日齡的不同,飼養環境也有較大的差異。比如育雛期,小雞的各系統機能發育還不完善,光照、溫度、濕度等,需求均比其他日齡段的雞群嚴格。母雞抱窩多發生在産蛋高峰期或産蛋後期,尤其以産蛋後期為最,因為母雞在産蛋後期的光照需求是越來越短,這時如果突然降低光照時長(降低的幅度比較大),就很有可能會導緻停産或抱窩。還有一個,就是很多人都知道母雞在産蛋的時候需要較暗的光線,所以在給産蛋箱遮光的時候,幾乎完全覆蓋住了,從而導緻箱内光線偏暗引發母雞的抱窩性。
- 避免雞蛋在箱内存放的時間過長,這個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就是及時撿蛋。這裡有個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養殖戶擔心雞蛋沒及時收集會破壞其品質,所以隻要一有空就撿,或者專門安排人手整天在收集。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這樣做,雞蛋的品質是更有保證了,可忽略了母雞的反應。經常在産蛋的地方來回走動,很容易驚吓到母雞,這時就不是抱窩的問題了。母雞受到驚吓後會導緻畸形蛋的發生,更甚者也會導緻母雞停産。

發現母雞抱窩時如何快速使其醒抱呢?- 綁腿法,成雞(土母雞)的腳步跨度一般隻有10厘米左右,使用一根小于10厘米(綁好後)的短繩綁住母雞的兩隻腳,使其走動不靈活,又不能趴窩,一般3~5天就可以催醒抱窩的母雞了。但需要注意的是,繩子也不能太短,至少要留半步的空間,具體長度視母雞體型而定,且繩子也不能過細,不然容易傷到母雞。
- 水浸法,需要一個雞籠,把抱窩的母雞關于雞籠内,放入水溝或水盆中,注意水的高度以沒過雞後蹬為宜,多了容易使母雞感染疾病,比如感冒;但是過少也不行,雖然也可以起到醒抱的作用,但需要更長的時間,母雞抱窩的時間越長,損失就越大。這種方法也就3天左右的時間可以醒抱。
其實催醒抱窩母雞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是需要較多的成本。比如藥物醒抱法,不但需要藥物的開支,還要很好的掌握劑量,畢竟是藥三分毒。

小結
土雞蛋的價格雖然也不便宜,但是相對土雞肉來說,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在我的經曆中,土雞蛋一直都處于缺貨的狀态下,比如現在當地市場上,受疫情的影響,很多肉類都便宜很多了,可土雞蛋卻穩穩的保持在1.5~1.8元之間,而且還需預定。所以,在散養土雞的情況下,一定要加強飼養管理,多注重土雞蛋的質和量,不要因一時的疏忽導緻母雞抱窩,從而降低養殖效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