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道德經第36章感悟大全

道德經第36章感悟大全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29 05:27:00

道德經第36章感悟大全?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道德經第36章感悟大全?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道德經第36章感悟大全(初解道德經72--何為自知不自見)1

道德經第36章感悟大全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注釋]

1、民不畏威:威,指統治者的鎮壓和威懾。此句意為,百姓們不畏懼統治者的高壓政策。

2、大威至:這個威是指人民的反抗鬥争。

3、無狎:狎通狹,意為壓迫、逼迫。無狎,即不要逼迫的意思。

4、無厭:無通“毋”表示禁止或勸阻,相當于“不要”;厭指壓迫、阻塞的意思。

5、不厭:這個厭指人民對統治者的厭惡、反抗鬥争。

6、不自見:不自我表現,不自我顯示。

7、自愛不自貴:指聖人但求自愛而不求自顯高貴。

8、去彼取此:指舍去“自見”、“自貴”,而取“自知”、“自愛”。

[通行版譯文]

當人民不畏懼統治者的威壓時,那麼,可怕的禍亂就要到來了。不要逼迫人民不得安居,不要阻塞人民謀生的道路。隻有不壓迫人民,人民才不厭惡統治者。因此,有道的聖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現;有自愛之心也不求自顯高貴。所以要舍棄後者(自見、自貴)而保持前者(自知、自愛)。

對這一篇文的解讀,兜兜轉轉了一圈,我突然覺得“通行版”這一篇解讀,才是最合适的。[捂臉][捂臉][捂臉]

這裡,隻多說一點“何為自知而不自見,自愛而不自貴”。

自知,是清楚的了解自己。放在這裡,指教育君主要向聖人清楚知道自己手中掌握的權勢,威力,而不濫用。

不自見,就是在不需要的時候刻意展現,隻為了自己的私心雜念。自見,是指在沒有外部客觀需要的時候,自己拿出來炫耀,以期獲得外部的反饋。

這裡是教導君主,威能在當用時用,不用于私欲。也教導君主要看清自己的能力和欲望,不要讓欲望蒙蔽,而濫用力量。

這裡的核心是要君主像聖人一樣,保持内心的清明。不要因為自己有了強大的力量,而産生妄念。

放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不要因為自己:學習到了某種強大的技能、或者獲得了一筆巨大的财富、或者,擁有了美麗的容貌”或者,獲得了一份難得感情等等,而心境不再安定。想要炫耀、想要表現、想要人人都羨慕、想要讓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厲害。要明白,不管我們學到再多的東西、擁有再多的财富、擁有再美麗的容貌、獲得再難得感情,我們本性都是一樣的,并無增減。我們本身并不因得到什麼,或失去什麼而改變。所以,并沒有需要炫耀的,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讓自己的心境随得失起伏,妄念滋生。

自愛而不自貴,愛是心底的接納、認可和珍視。自愛是從心底裡接納,認可和珍視這個做決定的自己。

當你想要擁有更強的力量時,是你不接受自己的弱小;當你想要變的更加美麗時,是你自己不接受自己的容貌;當你想要變得更加富有時,是你不接納窮困的自己;而當你擁有了力量,擁有了美麗的容顔,擁有了大量的财富時,你滿足了。你認可了自己的力量,認可了自己的容貌,認可了自己的财富,這時,你又覺得自己是不同的,自己是比别人更強大、更美麗、更富有的,你會覺得自己是高人一等的,是應當被仰望和有待的。如此,便是自賤和自貴,活在了大衆共識的眼光和标準裡,自性被蒙蔽。

每個人就像鍋碗瓢盆,各有用處。如果,鍋想要當碗,這是不自知。如果,碗因為不能炒菜而覺得低鍋一等,這是不自愛。如果,盆因為自己比瓢裝的水更多,就覺得高瓢一等,這就是自貴。

人之所以煩惱不斷,就是因為,不自知,不自愛,容易自現,自賤,自貴。

自知是深刻的了解自己,是在時時刻刻的反觀中一點點看清自己。自愛,是無條件的接納。

聖人内心清明,不因得失變化而變化。看清自己接納自己,珍視自己,卻不自我表現,也不自覺高人一等。所以,君主需要自知,自愛,卻不能自現,自貴。如此,百姓方能安居樂業,君主方能長治久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