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企業轉危為機的例子

企業轉危為機的例子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04:54:05


  

企業轉危為機的例子(一封求助信讓企業)1


辦案檢察官在工地現場傾聽潘某意見


  一封寄給檢察機關的求助信,讓一個發展停滞的企業“轉危為安”,這是怎麼一回事?

  潘某是廣東省中山市某房地産開發公司法定代表人。該公司在建樓盤距離深中通道僅15分鐘車程,具有很好的升值前景。但是因為融資問題陷入糾紛後,公司印章被對方管控,加上受疫情影響,導緻公司無法正常生産,企業發展停滞。抱着試試看的心态,潘某寫了一封求助信,寄到了中山市檢察院服務保障非公經濟工作辦公室。

  求助信發出後,相關案件線索很快按程序流轉到了中山市檢察院民事檢察部門檢察官手中。承辦檢察官認真看完求助信後,第一時間撥通求助信上留下的聯系電話,但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或無人接聽狀态,寄出的通知也被郵局退回。主動來信求助,卻又無法讓人聯系上,似乎求助者在故意回避什麼。這一情況讓檢察官感覺事有蹊跷。

  承辦檢察官憑經驗判斷,潘某很可能面臨多方債務追讨和經濟困難而不敢接聽電話。為盡快弄清事情原委、及時為求助企業解決困難,檢察官輾轉通過有關部門找到了潘某,進一步了解案件詳情。

  原來,該房地産開發公司因生産經營需要,向黃某融資4600萬元,并簽了投資合同和股權出質合同,承諾向黃某支付高額利息。後雙方發生糾紛,黃某訴至法院要求償還本息及逾期利息。一審法院判決認定該合同名為投資實為借貸,遂判令該房地産開發公司償還投資款4600萬元、利息1000餘萬元及逾期利息,但是對該房地産開發公司反訴要求對方返還公司印章、财務章等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沒有公司印章、财務章,公司無法繼續正常經營,更是無法償還上述債務,已基本完成主體工程建設的樓盤也将面臨被拍賣的風險,企業發展将受到重創,甚至可能從此一蹶不振。

  法院的判決沒有問題,不存在法律監督的空間,但是一家企業生死存亡的問題卻擺在了檢察機關面前。

  如何在案件之外促成問題的實質性解決、助力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一方沒錢還,一方又扣着印章影響經營,這樣僵持下去不行!”檢察官憑借豐富的辦案經驗快速尋找解決方案。

  面對潘某,檢察官不厭其煩地擺事實、講道理,詳細講解法院判決借貸關系成立的法律依據,并釋明經全面調查核實,黃某不存在高利轉貸行為。試圖以高利轉貸為由減輕償債責任不僅不現實,還将升級雙方的沖突。在檢察官的引導下,潘某同意通過上訴程序解決公章管控問題,理性維權,積極做好讨薪工人的安撫工作和已售房屋業主的解釋工作,避免維穩事件出現。與此同時,檢察官還多次與黃某溝通,積極引導雙方從對抗走向互諒、共赢。

  “解鈴還須系鈴人”。潘某根據檢察官的建議,主動向對方認錯、道歉、求助,很快就取得了對方當事人的諒解。最後,雙方達成了和解協議,黃某同意配合該房産開發公司蓋章辦理相關建築業許可證照。

  目前,該房地産開發公司工地已恢複施工,上述樓盤各項收尾工作進度喜人,清償債務指日可待。潘某由衷地說:“是檢察機關挽救了我的公司,我對公司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來源:檢察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