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 水(1965)

此水當年曾載舟,太白舟上嗟白頭,
千樽一曲酹江月,今日望舒悲又秋。

燕王台(1965)

何處高台诏,千秋隻浪風,
太多懷略士,智老布衣中。

塬上風(1965)

五陵秋草芳,墟阙走牛羊,
将相豐碑斷,牧童笛韻長。

苦 雨(1965)

千裡為孤客,情懷有似無,
深秋苦雨裡,杯酒勝群書。

秋 池(1965)

秋池如鏡洗微波,薄月無痕尚可着,
若似君心有多好,平白自鑒不需磨。

初 春(1965)

輕煙袅袅洗寒城,春色一年此最真,
若待綠淹紅盡日,尋尋覓覓更愁人。

拟行路難(1965)

厚祿賞功曆所标,親勳欲植不容豪;
謙謙君子隻須幹,碌碌蝼蠹飽脂膏;
“中正制” 頒分高下,門楣階列續三曹;
行路難,路難行!
莫追魏與晉,七世遺勳昭漢貂。

金 陵(1965)

諸葛才氣一書推,蜀漢霸圖終式微,
說勢東來談虎踞,何朝據此有宏巍?

送唐大返疆(1965)

月滿五湖八月秋,長江風色隻空流;
家山舊夢祁連雪,客水新詩吳越舟;
豪氣與年愁共老,見識辭歲幸同侔;
今别重叙知何日,且換大杯先忘憂。

示 友(1965)

天下空多事,生存律已臻,
細觀淪落者,常是善良人。

漢武風采(1965)

輪台罪己破天荒,禁暴止捐民本揚,
何帝生前誠自省?略輸文采起柏梁。

空巷月(1966)

聚龍橋下老街南,片語輕别小弄前,
不忘惟獨空巷月,清輝還照故人顔。

梅 怨(1966)

忍見一隅梅抱哀,呼春消息總難來,
如何消卻關山雪,萬裡晴明盡釋懷。

頌(1966)

今日哀民瀝血,橫刀立馬曾經,
當代丈夫哪個,唯獨彭大将軍。

登紫陽城樓(1968)

古城深僻應清幽,獨附堞窗一散眸;
山色濛騰争北去,水形回溯亦東流;
人因年少傷才氣,詩累衷懷招怨尤;
入眼正逢春到日,當陽樓又紫陽樓。

泊旬陽(1968)

月映寒波波映舟,周折秦嶺苦思稠,
逶迤省識君王意,野谷荒村老計謀。

舟上望襄陽(1968)

九派三湘一往情,水催山擠到江城,
襄陽春好昔時夢,忍看波濤濁遠空。

泊襄陽(1968)

楚嶺西綿漢水東,襄陽城上動春風,
梅花落後夜來雨,誰共斯人一樣聽。

漢江舟上(1968)

雲鎖星殘岸草萋,江風微語水平低;
沉思苦寂誰知故,惑衆唐突誠亦欺;
環景徒多清爽色,孤舟偏少夢來稀;
襄陽明日行程近,又見乾坤亂離離。

岘山歎(1968)

相攜承古意,獨我怅登臨;
山憶羊公歎,詩傳幾輩風;
徒勞漢水上,颠沛秦川中;
何處堪容跐,窮通寄此生。
作者簡介
閻厹,字惠中,晉人。1939生于涼州,青少年生活于河西走廊一帶,畢業分配上海,一生從事科技工作,髙級工程師。源于家學,自幼習詩詞。中華詩詞學會、上海詩詞學會、中國詩詞家協會會員。中華文化旅遊詩詞學會名譽副會長。國家一級詩人,中華詩詞100位優秀傳承人。中國書院聯盟理事,藝術顧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