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新型城鎮化發展新理念

新型城鎮化發展新理念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6 00:19:35

新型城鎮化發展新理念?作者:王博雅(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新型城鎮化發展新理念?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新型城鎮化發展新理念(推進新型城鎮化)1

新型城鎮化發展新理念

作者:王博雅(中國社會科學院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群衆的共同期盼,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推進新型城鎮化,提升城鎮化發展質量,必然會極大地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加快我國邁入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步伐。

新型城鎮化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

城鎮化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快速發展,有效地拉動了消費增長,促進了投資,優化了産業結構,推動了創新創業。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城鎮化與工業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促進了社會财富的快速積累,全面提升了人民生活質量。2020年,我國超萬億GDP的城市已擴容至23個,占全國經濟總量的比重達38%。從現實看,我國城鎮常住人口已占全國總人口的多數,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能否顯著擴大、城鎮居民能否平等地享受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是共同富裕目标是否實現的重要标志。

擴大城鎮居民中等收入群體、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都離不開新型城鎮化的有效推進。城鎮化承載了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發展空間,能夠帶動農業現代化加快發展,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經之路。新型城鎮化突出“以人為核心”,契合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現實需要,是提升人民群衆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抓手。

新型城鎮化是促進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以人為核心”是新型城鎮化的本質要求。圍繞人的需求和發展,新型城鎮化重在促使城鎮建設更加優化,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基本公共服務更加均等,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新型城鎮化使區域發展格局更加優化、更加協調。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增強區域發展的平衡性,優化區域發展布局,包括以提高城鎮化質量為導向優化城鎮空間布局結構,支撐重大區域戰略。為此,要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态推進城鎮化,遵循一體化原則,優化提升東部城市群,發展壯大中部城市群,培育發展西部城市群,形成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

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有助于不斷縮小城鄉差距。新型城鎮化堅持共享發展理念,把城鄉融合發展作為突破口,注重改變以往農業現代化滞後于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投入不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較大等問題,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有助于破解城鄉二元結構,走出一條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的城鄉共同富裕的道路。

新型城鎮化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有助于促進社會公平正義。高質量高水平的公共服務是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公平正義的突出體現。推進新型城鎮化,就是要把人民對美好城市生活的向往作為發展目标,大力推動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可及化,在發展中不斷滿足人民群衆在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文化等方面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需求,使更多人民群衆共享有尊嚴、高品質的城市生活。

積極發揮新型城鎮化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

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能夠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強大動力,必須積極發揮新型城鎮化對共同富裕的促進作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期盼。

發揮新型城鎮化重要經濟引擎作用。一方面,通過優化城鎮空間布局,提高空間配置效率,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空間形态,密切中心城市與周邊地區的經濟社會聯系,依托輻射帶動能力強的中心城市,培育發展同城化程度高的現代化都市圈,實現城市群和都市圈健康發展;大中小城市應找準自身功能定位,形成優勢互補、密切協作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格局。另一方面,以新型城鎮化拉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投資,發揮要素集聚和知識溢出的創新優勢,培育發展新的經濟增長極,形成帶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空間動力系統,培育發展縣域經濟,提升縣城及縣級市承接大中城市功能轉移的能力,推動創新鍊和産業鍊向縣域延展,扶持縣域發展高端産業,發揮縣城輻射帶動鄉村經濟發展的節點作用。

發揮新型城鎮化對農業農村發展的帶動作用。要實現城鄉共同富裕,必須協調推進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一是抓住阻礙城鄉要素雙向流動和統一市場形成的關鍵因素,建立健全城鄉發展要素雙向流動政策體系,完善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積極吸納農村剩餘勞動力,為農民工創造更多更高質量就業機會,增加農民工工資性收入;同時,解決好返鄉、入鄉就業創業人員的實際問題,激勵更多人才和技術流入農村,提高我國農業勞動生産率,夯實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基礎。二是尊重市場經濟原則,引導鼓勵工商資本下鄉,支持鄉村振興;同時,依法對工商資本進行監管,防止工商資本無序擴張,損害農民利益。三是加強改革授權和政策集成,建設好國家中心城市城鄉融合發展實驗區,發揮其示範帶動作用。四是精準、有效地使用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手段增強農村發展實力,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

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提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首先,加快作為城市建設者的農民工的市民化進程,逐步健全以居住證為載體、與居住年限等挂鈎的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機制,向所有城鎮居民公平提供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和發展機會。其次,參照城市基本公共服務水平,酌情提升基本公共服務标準,使基本公共服務适時從均等化向優質化、從普惠型向滿意型過渡。最後,針對鄉村公共服務滞後于城市公共服務的現狀,加大縣、鎮和鄉村公共服務資源投入力度,健全縣域基礎設施統一規劃、建設、管護機制,推動市政公共設施向鄉鎮延伸。縮小城鄉公共服務差距,讓全體人民共享公共利益。

《光明日報》( 2022年05月09日06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