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個妹妹,跑來我家和我哭訴她的戀人不如人意。(沒錯,我就是特别招妹妹,喜歡妹妹,妹妹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動物!)
我聽完她一整個晚上的傾訴後對她說:你在關系裡給對方的測試太難了,别人真的做不到。換位的話,你自己也做不到。
她讓我想起我的一個朋友,年紀不小了,非常優秀的男生,女生很容易crush他,但到最後——憑實力單身
。我和他幾個前女友都是不錯的朋友,她們跟我說,實在太難了,隻能知難而退。
很巧,前幾天後台還收到一個用戶的提問:自己的條件真的不差,日常會被朋友、工作同事上司們誇獎,但就是很難走進親密關系。自己問過一個暧昧過好幾年的男生,男生說,不敢,覺得會很辛苦。
于是我今天冒着可能被噴政治不正确的風險,想跟大家聊一個話題:你有沒有把「愛你」這件事,變成一件對他人來說太困難的任務?
2.
理想中的愛情是有一個人能永遠堅定地選擇和不放棄。但現實中長久的關系,更常見的是兩個平凡人之間的互不嫌棄。
其實,一定程度上,每一個人都是“困難”的愛人。我們身上都有一些毛病,讓那些愛我們的人讨厭或者感到不舒服。我們都有自己最壞的一面。朋友未必能見到這一面的你,父母可能太過愛你而不會去介意這一面的你,隻有和你長期相處、朝夕相伴的愛人,會見到你的這一面——并不得不和ta相處。
這是每個人在親密關系中都必修的功課。你的愛人會為你舉起一面鏡子,讓你看見自己都不是那麼願意看見的一面。
而有一些人,在此之外,還要比普通人走得更遠。Ta們有意無意地把自己變成了對其他人來說“過于困難”的愛人;也确實會降低ta們獲得長久親密關系的可能性。
當其他人懷着滿腔的熱忱,想要靠近ta們,與ta們發生連接時,ta們會給試圖愛ta們的人制造出各式各樣的挫折感。最終讓對方感到對關系的失望,或者對自身能力的失望(覺得自己無法達到ta們的要求、無法促進關系),最終選擇放棄關系。
甚至,還有一些人根本不給其他人靠近的機會。Ta們制造出的一些給他人的印象,讓他人無法得出“自己可以去試圖接近”的念頭。Ta們看起來遙不可及、或者完全不需要認真的關系。
3.
五類困難的戀人
第一類困難的愛人,是那些在關系中傾向于封閉自己的情緒的人;尤其會拒絕一些涉及到感受、想法等内心層面的深層次溝通。Ta們不會共情愛人,也不期待愛人共情自己。在和ta們的關系中,沒有情緒的流動。
這類愛人會帶給伴侶一種“死寂”的感覺,也會懷疑關系的真實性。
第二類困難的愛人,是情緒調節能力特别弱,對關系有着不合理的期待的人。這類人就像情緒上沒有長大的小孩。當ta們被伴侶刺傷了的時候,ta們可能會陷入深深的低落;當ta們的驕傲和尊嚴感被損傷到,ta們無法說出自己的感受,會陷入沉默,期待伴侶如同嬰兒期的父母一樣,猜出究竟發生了什麼;也可能會突然陷入暴怒,因為被傷害給ta們一種失控的感受,隻有通過攻擊才能重新找回控制感。
和這類愛人相處,如果是真心愛ta們,會很容易出現情緒上的耗竭,因為自己的情緒會被對方波動的情緒影響,還需要投入很多心力去猜測對方的想法。而現實中的普通人,沒有受過心理學專業訓練,很難一直保持這樣的愛情,往往精疲力盡後,也無法讓愛人滿意。
第三類困難的愛人,是不願意接受愛的人。Ta們會拒絕來自伴侶的善意,很難接受伴侶的表揚、鼓勵和幫助。有時雖然口頭上沒有表達出拒絕,但是心裡會很别扭、也會把别扭表露出來。在被伴侶幫助後,ta們還會表現出對伴侶提供的幫助并不滿意的樣子:“你做得也不怎麼樣啊。”
生活中,ta們也會更多地關注到伴侶表現出的不愛ta們的細節,或者注意到伴侶愛的表達中令ta們不滿意的部分。比如伴侶可能做了十件關心ta們的事,但是ta們無動于衷,而有一次當ta們感覺不舒服,伴侶卻沒有及時提供支持時,ta們會敏銳地注意到這點,并牢牢記在心裡。
甚至ta們會告訴自己和對方,我能感受到你的關心,但我懷疑你另有所圖。這類伴侶常常讓伴侶感到挫敗感——捂不熱一顆決定保持冰冷的心。
第四類困難的愛人,是永遠要求自己是關系的中心的人。哪怕再愛一個人,在長期關系中,每個人都有被看到和被回應的需求。時時刻刻都要占據關系的上風,要索取不要付出,也會逐漸積累對方心中的失望。這類伴侶,有時還會斥責或者貶低自己的伴侶,以鞏固自己的地位。
最後一類困難的愛人,是難以對關系做出承諾的伴侶。Ta們在關系中害怕全情投入、害怕停止觀望,始終害怕錯失過更好的可能性。因此當另一半已經做出承諾後,會經常感受到ta們“沒有那麼喜歡自己”(這裡說的承諾不是口頭上的“甜言蜜語”,而是在行為的方方面面真正表現出認定了這段關系)。
4.
雖然表現形式不同,這些困難的愛人還是有一些共同點的:Ta們都容易在表露脆弱、對方卻沒有第一時間覺察和回應這份脆弱時,感受到驕傲感和尊嚴感的巨大受挫——随即産生強烈的羞恥感。
Ta們需要反複在心中測試自己的伴侶:看看ta是否真的值得信任,也看自己在關系中如果付出感情是否是安全的。
總體來說,困難的愛人的童年原生家庭的确都不盡如人意。Ta們沒有在生命早期,就學會放松地接受愛、相信愛。有些孩子小時候隻接受過父母“有條件的愛”:“隻有你滿足了我的期望/達到我的要求,我才會愛你。”這讓ta們又對“自己會被愛”這件事心存懷疑、缺乏自信、同時又要表現的“不在乎”。
甚至,ta們會嘲弄那些愛ta們的人,覺得那些人被假象欺騙很愚蠢,連帶也輕視對方付出的愛;但在内心深處,ta們又為沒人喜歡真實的自己感到痛苦。
當然,這些困難的戀人也還沒有經曆過特别好的愛人——可能是ta們自己不給機會,沒有允許好的關系在自己身上發生。好的愛人能夠通過提供給ta們新的被愛的體驗,重續ta們對愛的理解。
Ta們中的有一些,在過去受到過高壓型控制(Coercive Control)。曾經有人打着愛的名義,試圖控制/支配ta們,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高壓型控制會瓦解一個人對他人和對愛的信任。
最重要的影響原因,是ta們還沒有喜歡上自己。低自尊的人傾向于負面地看待自己,認為自己不夠好、或者不值得被愛。Ta們會拒絕來自伴侶的愛,來避免和ta們的自我認知産生沖突(Hendrix & Hunt, 2004)。
5.
我也是在二十多歲的某一天,突然領悟到這件事的——不要讓愛自己的人感歎“愛你好難”。
生活中,去表達“我好孤獨”好像是一件丢人的事。但其實,孤獨有時候的确是一種痛苦。人類的心靈設定了我們會從親近之人的陪伴中獲得能量。當我們有煩惱的時候,僅僅是他人的聆聽和認可,就能讓負面情緒得到緩解;把快樂分享給他人,會讓我們進一步獲得自我價值感。
長期的孤獨會讓我們低落、空虛、抑郁。也正是因此,愛對我們來說才如此重要和珍貴。承認孤獨不該是一件羞恥的事,因為有那麼多人都活在孤獨中。它說明此刻的我們缺愛,但也是驅動着我們去尋找愛的内在力量(此處的愛不局限于愛情)。
盡自己的能力,讓愛自己變成對他人來說也挺舒服的事,或者至少是不那麼困難、充滿挫折和耗竭感的事,很重要。它帶我們走出孤獨。
我們是能夠通過自我調節,變成一個“不那麼難”的愛人的。回頭我們再仔細聊聊這件事。好好說出自己的想法,懷着恐懼暴露出自己的脆弱——可以就從這一點開始。
願看到這裡的你們,都能為自己的愛人,做一個“不困難”的愛人。以上。
今日互動:你曾遇到過讓你覺得愛得很困難的人嗎?來評論區聊聊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