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有效教學達到新課标要求?9月,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正式開始實施與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相比,新的課程方案與标準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培養目标、細化了課程實施要求,特别是對課程進行了優化設置,内容包括品德課程、藝術課程、科學活動、勞動教育等,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怎樣有效教學達到新課标要求?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9月,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和課程标準(2022年版)》正式開始實施。與2001年教育部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方案相比,新的課程方案與标準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培養目标、細化了課程實施要求,特别是對課程進行了優化設置,内容包括品德課程、藝術課程、科學活動、勞動教育等。
課程是教育落地的重要載體,課程的優化與設置決定着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影響着1.5億中小學生的在校生活,影響着近千萬教師的日常教學,更影響着數十萬學校的創新發展。如何迎接“新課标”挑戰,優化學校課程設置?本期論壇我們特邀教育專家、學校校長、一線教育工作者交流探讨,分享教育智慧與實踐。
議題一:道德與法治課程優化設置如何創新實施?
四川省宜賓市第六中學校副校長 鐘祥樹
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道德與法制課程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思政課,旨在提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等,為培養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本次義務教育課程修訂,基于核心素養對課程内容進行結構化整合處理和呈現,反映了課程内容改革的新動向,必将對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促進義務教育高質量發展産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新時代、新征程
在課程方案方面,一是完善了培養目标。全面落實關于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時代新人的要求,結合義務教育性質及課程定位,從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三個方面,明确義務教育階段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二是優化了課程設置。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雙減”政策要求,在保持義務教育階段九年9522節總課時數不變的基礎上,将小學原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原思想品德綜合為“道德與法治”,進行九年一體化設計。三是細化了實施要求。增加課程标準編制與教材編寫基本要求;明确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課程實施職責、制度規範,以及教學改革方向和評價改革重點,對培訓、教科研提出了具體要求。
在課程标準方面,一是各課程标準基于義務教育培養目标,将黨的教育方針具體化為本課程應着力培養的學生核心素養,體現正确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養要求。二是優化了課程内容結構。基于核心素養要求,遴選重要觀念、主題内容和基礎知識技能,精選、設計課程内容,優化組織形式。三是研制了學業質量标準。依據核心素養發展水平,結合課程内容,整體刻畫不同學段學生學業成就的具體表現,形成學業質量标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四是增強了指導性。新課程标準針對“内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細化了教學評價與考試命題建議,注重實現教、學、考的一緻性,增加了教學、評價案例。五是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變化,把握課程深度、廣度的變化,體現學習目标的連續性和進階性;了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新課程、新挑戰
持續強化課程内容育人價值。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視角來看,學科知識必須置于育人方式改革語境下,進行結構化整合處理,增強知識學習與學生實際生活以及知識整體結構的内在聯系,體現綜合化、實踐性,實現減負提質。在課程内容的組織形态和呈現方式上,跳出學科邏輯和知識點羅列的窠臼,堅持素養導向,回到人本身,回到知識學習為人服務的初心上來。
着力彰顯學習中心課程内容觀。本次課程修訂超越學科内容觀和教學内容觀,彰顯課程内容觀。在課程内容理解上,以學習為中心,不僅包括教什麼、學什麼的内容問題,還包括怎麼教、怎麼學的過程方式問題,以及為什麼教、為什麼學的目的價值問題,甚至還有教得什麼樣、學得什麼樣的結果水平問題。這種複合型的課程内容觀,更利于從學科知識本位轉向核心素養本位,突出習得知識的學習方式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價值。
構建開發大觀念、大主題或大任務等課程内容形态。本次課程修訂引入大觀念、大任務或大主題驅動的問題式學習、項目學習、主題學習、任務學習等綜合教學形式,重構課程内容,優化呈現方式,使各部分内容彼此間建立有機聯系,實現“少而精”,做到“綱舉目張”。
事實上,各課程标準在課程内容結構化設計方面,都強調以核心素養為主軸,構建大任務、大觀念或大主題等以問題解決為目标的課程内容結構單位和教學單元組織形态,以此作為學習内容聚合機制和學習動機激發機制,有效清理、歸納、整合學科知識點或主題活動内容,在學習内容安排層面落實減負、增效、提質。
議題二:科學與綜合實踐活動如何創新開展?
重慶市巴南區融彙小學教育集團書記、校長 衡永芹
重慶市巴南區融彙小學從建校以來,堅持專業學科由專業教師承擔。我校科學組的校本教研一直堅持按領域即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宇宙、技術工程進行分類,縱向整合梳理教材内容、教學目标、實驗内容等等,并按老師們的學科專業進行分工,在每一次集體備課時,共同進行教材解讀。學校幾乎每個學科都有以教材為基礎的拓展活動,例如針對科學教學開展了為期一天的科學(科技)、信息技術實踐活動,設置了幾十種項目,如,化學魔術、科技模型、科技制作等等項目活動,在科學教學、科技活動方面有一定的基礎。
面對新課标的出台,我們也有一些新的思路。首先,針對新課标的對比學習,尤其是與先教材的對比。從兩套教材和課标來看,雖然專家也解讀了,在教學内容上進行了調整,一些較難的内容放在了高年級,但内涵的要求更高。在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上很值得深思,比如培養學生對科學的喜愛和好奇,保持一顆好奇心,是對傳統的教學法的挑戰;新課标中很多地方都要求教師構建一種真實的情境,尤其是技術、工程與社會這個核心概念的教學内容,遠遠超越了理化生專業的畢業生,是對科學教師自身的挑戰。高段教學中,很多工程都必須帶着孩子進行方案的設計,這是以前教學中忽略的。教師在一節課的教學中,有時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忽視學生自主探究、操作的過程,隻重視教學結果,新課标恰恰在這方面要求很高。
因此教師亟需進行觀念的轉變。隻有加強學習、培訓,教師自己多動手多操作,才能補短闆,才能勝任教學。我校準備在新的學年裡,利用延時服務時段,開設趣味科學活動課,利用一些社會資源,給孩子們開設一些重在操作、制作方面的課程,而這些制作的内容正是科學教材的拓展。利用這一途徑來增加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提高興趣,正是對新課标的落實。
校本課程資源為綜合實踐活動的開設搭建了平台。我校校本課程資源《多彩生命課程》中的《彙和》課程,為綜合實踐活動設置了具體的内容,讓學生的學習回歸到開放的、真實的、平實的社會生活。社會生命課程加強課程與社會的聯系,創新社會實踐内涵,增強活動體驗效應,提升社會适應能力。具體包括以下幾部分:
生活達人課程:家庭生活課程基于每一個孩子的需求,由家長和孩子們自己設計和安排;學生應知應會的生活技能課程由教師和家長共同開發實施,培養學生利用知識解決生活問題的能力。這種課程内容主要在寒暑假開展,學校編撰的《假期生活指南》中有相關要求。
項目學習課程:依據學校的育人目标、各學科學習内容與學生年齡特點設置,進行社會資源引入,體現在分年級設置項目活動課程。
傳統節日主題課程:例如春節大課堂、二十四節氣探究;分學段開展研學旅行主題課程,低段走進自然觀察了解大自然的動植物學習,中段科技體驗實踐(重慶科技館、某些實踐基地活動)、高段樹立夢想(小紅軍基地、西南大學、名人故居參觀等等)。
2022版課程方案提出,鼓勵将小學一二年級的道德與法治、勞動、綜合實踐活動、班隊活動、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等相關内容整合實施,統籌各門課程跨學科主題學習與綜合實踐活動安排,也給了我們新學年新的啟示。
議題三: 勞動教育與信息科技教育如何有效加強?
浙江省甯波市江北區新城外國語學校副校長 徐宏達
勞動讓孩子擁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新頒布的“勞動教育”課程标準,從認知基礎、實踐基礎、行為與品格三個視角,提出勞動核心素養即培養“勞動觀念、勞動能力、勞動習慣和品質、勞動精神”,那麼如何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加強勞動教育呢?
循序漸進,進階提升。我們要結合不同的年齡段和不同的班級特點,開展适合現階段學生發展規律和身心特點的勞動教育。每位教師要準确把握學生的年齡特點,清晰把握新課标中規定的不同年段的勞動教育内容、目标,遵循“連續性、順序性、進階性”的原則。
規範日常,加強指導。首先,面對義務階段的學生要提煉最基本的勞動教育内容(經常性勞動内容),将其細化成在校或者在家的常規,并給予重點落實。其次,對于學生而言很多初次學習的勞動技能都需要日常的細緻的指導。在準備階段或者實施階段,老師或家長要注重利用微視頻、現場示範等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項目涉及的勞動紀律、知識技能。
教育形式,靈活多樣。注重勞動教育課的上課方式,除了知識方法和技巧的介紹外,更要注重運用和實踐。以勞動項目為載體,以勞動任務群為基本單元,可以長短課結合;勞動空間延伸,校内校外相結合,勞動不僅僅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在課外、校外進行;學科融通,拓寬育人渠道。
活動推進,注重實踐。學校營造勞動教育氛圍,讓校園勞動教育處處可見;定期開展勞動技能比賽活動,激發勞動興趣;設置勞動教育專門場所;開展勞動研學課程;開展校外公益活動,使學生在沉浸式的勞動中,體會自己的勞動價值。
強化管理,注重評價。将勞動素養納入綜合素質評價,除了期末綜合素質評價之外,更要建立過程性勞動評價體系,家庭勞動也應成為評價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技術”到“科技”的變革
課程内容的設計體現數字素養與技能,信息科技課程将圍繞“數據、算法、網絡、信息處理、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六條邏輯主線,培養學生信息意識、計算思維、數字化學習與創新、信息社會責任四個方面的核心素養,培養學生從技術消費者變為技術創造者。學校課程的實施面臨的困難和挑戰集中在教師、課程設置、教學方式、裝備四個方面:
一是師資能力缺失與補齊。“信息科技”新課标還将強化學科大概念、項目式學習等,這些新概念理解難度大,實施門檻高,一線教師在教學法維度上存在較為明顯的“理念鴻溝”。在現有師資基礎上,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心态,理解新課程的意義,接受新課标的改變。對新課标有整體的認識與把握,從心底裡認同改革方向,理解課标精神和要求,并積極開展教學實踐探索。
二是課時數量不足與增加。目前,信息課一般每周1課時,而學生的學習能力差異較大,新課标倡導的學科大概念、跨學科主題式學習等因素都将需要足夠的課時來支撐,需要根據實際增加課時的安排(1%—3%)。
三是學習方式變革與創新。注重“跨學科、主題式、項目式”學習,推進學生學習方式創新。通過真實情境化的實踐活動展開,積極圍繞“場景分析——原理認知——應用遷移”的教學,結合學段特征與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水平,融合不同學段的信息科技模塊内容,映射信息科技概念。
四是教學裝備缺失與建設。信息科技課程離不開信息科技實驗室的建設,離不開數字化學習環境的保障與支持,教學資源和硬件條件的缺失會對課程開設造成影響。要确保信息科技課程的有效開展和實施,勢必需要建設真正意義上的信息科技實驗室或實踐創新空間,為全體學生提供教學要求所需要的教學裝備。創設開展信息科技探索與實踐的學習環境,為學生動手體驗、深度參與、設計制作、系統搭建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策劃:姜乃強 編輯:李嘯
來源: 《教育家》雜志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